看到一篇讲中国媒体现状的好文,转载到这里,给大家看看。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墙内的新闻媒体记者写手,已经100%变成了行尸走肉。中国的信息环境,已经劣化到了骇人的地步:越浅薄成绩越好,为经济利益公然扯谎,已经是行业的标准,写国际新闻的记者,连VPN都没有了。
我中英双语,一直都有一个体验,就是所有墙内的中文文章信息,质量是骇人的低。毫无中立,抄袭多,错误更多,时间落后。
经常有英文新闻段子,在西方先出现,过了几年又被墙内回收利用。
搜索中文的社会现象,问题,历史,基本看到的是一个重复十遍的复制黏贴低质量写手文章。
哪怕是分析中国的情况,认真愿意找的话,英文分析的质量也通常高于中文的。比如分析中共体制的,习近平的毛左理念的,西方专家也远比海外民运的更为中立严谨。
哪怕跟政治完全无关,国内的任何产品评测和西方的比起来,都跟笑话一样。墙内能出现b站知名自媒体人,公然收钱给垃圾游戏《大圣归来》赞赏的事情。这种事情,放在西方的游戏自媒体业,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就这样,还有粉丝给那个收钱自媒体辩解。
墙内连个游戏评论都不可信任,那更重要的信息,会受到多大的污染?因此,我的严肃信息摄取,99%都是来自英文的。
但我之前不了解,为什么中文信息的质量如此之低,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总算知道了。在中共的全面思想钳制下,墙内媒体业的环境已经恶化到接近文革时期了。中国为什么骗子横行,骗局不灭,莆田杀人,就是因为媒体业的完全失灵,信息环境的极度污染。无底线无道德的人混的红火受羡慕,有抱负追求的人在落寞中堕落同化,自然不会有人去打假。中共的体制,就是世间至恶的培养杠,你们读读这篇文章,会有一种巨大的恶心和恐惧感。
最后,建议所有的品葱人学好英语。不光是反共有用,生活中的任何信息,随着中国信息条件的飞速恶化,和墙外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哪怕生个病,查个症状,英文信息的可靠性也要远高过国内的莆田系提供的信息。
下面是全文:
-------------------------------------------------------------------------
——第一个片段——
"我们得先吃饭"。这句话在不到10分钟的交谈中,他说了六次。
一位从纸媒下岗的资深员工秉着为老同行们谋福利的炙热爱心,搞了一项约稿中介服务,在传媒群组里推荐大家加入。他的自荐语很模糊,只是"重新致富、共同发财"之类,这让我对他的生意产生了点兴趣。
私下交流时他告诉我,"我们主要写产业文章,为行业产业服务",他说。就是软文吗?我问。
不一定,有人付钱写的那种可以算是,你叫它软文我也不反对,还有一种是行业观察与分析,可以说是独立创作的,"能确保你的观点自由",他解释说,并希望我把曾经写过的类似题材文章发来看看。我发给他的是《苹果卖的究竟是什么》。
他读过后很不高兴:"不能这样批评啊,会惹上麻烦的,你知道,那些巨头的公关都很强,钱多后台硬,得罪不起的。中国公司和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都不能得罪,如果你还想混下去的话"。顺便警告我:记住,你只是个写字的,不要给自己找难受。
他告诉我,他希望帮助大家"转型"。纸媒正面临洗牌,你大概也听说过,最终能留下来的都是以政府机关部门为固定订户的报纸和杂志,其余的都会出局。虽然很多传统纸媒在利用最后的时间拼命讨好政府,希望能跻身被订阅的圈子,但很可能没用,"政府不会轻易信任的,媒体这么多,为啥一直以来就几家可以享受内参通道?那些理想主义者只是不敢承认现实"……"我们必需提前下手,不能等着饿死",他说。
"如何能更好的二次、三次就业,这是关键问题。从事文字工作推荐这是我们的强项,不论是甲方乙方,或者自媒体,或者市场、品牌,我们这边都有大量需求",他说,"大家都是干这个的,就不多解释了,你一定能懂。你写得再好也没用,如果没人推荐的话,你不可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这就是现实"。
我有些不解,媒体的工作不是监督和曝光吗,"转型"的结果如果是逆转媒体原本的职能,究竟有多少人能迅速适应这种完全逆反的变化?
他笑了,"你以为在职的人就是在监督权力?别逗了,大家都是在吃饭,永远别惹那些能砸掉你饭碗的人,这事关你的生存问题。人有一万种活法儿,能让自己活得舒服的人,就是赢家",他说,还特别强调了一遍:"我们只是在延续所有同行一直以来的生存哲学,是让它发挥更强的效用,让那些能掌握这套生存哲学的人享受到更多的回报。正义是什么?如果没有收入来源,一切都是扯淡"。
他顺便批评了"你们这些外国人",他说"你们不懂中国国情,在中国想要活下去,你就必须放弃所谓的原则大义,你需要擅长投机取巧,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我们这边也有些老媒体人比较矫情,总喜欢跟别人讲道理,呵呵,等他饿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看他还有什么力气讲道理……",他说,"我们在做善事,为老同行服务,虽然老同行很可能最事儿逼。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孩子们非常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招新人成本很低,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呢?还不是因为惦记老同行!"
他告诉我,在中国,光凭写字的本事是可以吃饭的,甚至有机会吃香喝辣,但前提是,"你得识时务、懂事儿、会做人,而不是只会做你自己","否则你会因为写字而饿死,甚至进监狱。只有这两个选项,你随便挑一个吧"。
他奉劝我:"没事别在网上讨论社会问题,尤其是沾政治的话题,否则你肯定在中国找不到工作。你说的什么所有人都能看到。想招人的老板不会希望招来一个只会惹麻烦的员工"。
——第二个片段——
"我现在只想赶紧凑够买房的钱,娶个拿得出手的老婆,过上无忧无虑的下半生",他说。
您现在的女朋友已经很不错了,又漂亮又有本事,我说。
"麻烦就在这儿了。正因为她自己太有本事,如果我的地位不能压过她的话,将来肯定会受气。她现在已经看不上我的工作了",他说。
你们也算是官媒了吧,官媒都很有钱的,这个我懂。
"问题是她也在官媒啊,而且还是领导的红人,我不能仅仅追求和她平等,这样她不会尊重我。我需要进国社,不是薪水的问题,而是地位,我需要看到她在和朋友介绍我的时候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他说。
兴奋?
"是啊,我在美国的同学也是她的熟人,现在就在国社,还是个小领导,她在给别人介绍我那同学的时候就是这种兴奋的表情。我跟她三年多了,三年,从来没享受过她这样的表情,就像换了辆宝马拍照上传朋友圈时的表情,就像那荣耀是她自己的。我要把这份荣誉拿出来,它应该属于我"。
我不觉得国社是荣耀,抱歉我说话比较直白。
"我也不觉得啊,可女朋友觉得是,社会上几乎所有你认识的人都觉得是,那就必需是。你的荣耀从哪儿来?就是从他们身上啊,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早就不存在了。"
——第三个片段——
"我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写作?还是特么的表演,表演给领导看吗?你看啊我在工作,结果呢,什么也发不出来",他说,"这次一共三篇,被删掉了两篇,有谱的人几乎快没了"。
审查标准是模糊的,越模糊空间越窄,问题在于审查本身。它不应该存在。
"谁说不是呢?问题是这事越来越恶化,在以前,红线还算相对清楚一些,哪些能说哪些不能,基本大家心知肚明,现在可倒好,尼玛没人愿意担责任,整个就是个踢皮球运动。底下送上去的稿子周刊自己不敢批,送到新华社审,新华社也拿不准,再送去外交部审,外交部不理让新华社自己决定,然后新华社说周刊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前后一个多礼拜过去了,热点也特么过去了,直到现在稿子还在那儿搁着,没人敢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