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近日利用光学雷达(LiDAR)技术,在墨西哥东南部丛林中发现了一处深藏地表的马雅古文明建筑群遗迹。根据最新发表在《科学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报告,这座遗迹已有约3050年历史,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马雅建筑群,更揭示了当时马雅人对宇宙秩序与时间循环的深刻理解。
据CNN11月5日报道,这处名为“阿瓜达菲尼克斯”(Aguada Fénix)的遗迹,曾被误认为天然丘陵。考古团队通过光学雷达扫描才揭开其真实面貌。主平台高约15米、由泥土而非石块建造,整体使用时间约300年。主导研究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教授猪俣健(Takeshi Inomata)指出,建筑群布局呈十字形结构,象征着马雅人所信奉的宇宙秩序,“他们认为宇宙以十字形为核心,时间与方向密不可分”。
建筑群的核心是一座大型长方形高台广场,可容纳上千人聚集。两条东西与南北向大道在广场中央交会,被推测为宗教仪式的行进路线。考古学家在广场下方发现一处十字形祭祀坑道,坑中放置了以十字形排列的玉器,象征四方信仰。猪俣健指出,器物颜色亦具方向意义——蓝色代表北方,绿色象征东方,黄色为南方,红色可能对应西方。
研究还发现,这座建筑群的东西轴线大道与每年10月17日与2月24日的日出方向精确对齐。这两个日期相隔130天,正好是古中美洲260天宗教历的一半。猪俣健认为,这意味着“阿瓜达菲尼克斯”是举行重要祭祀仪式的圣地,象征时间与宇宙秩序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团队未发现任何社会阶层或强迫劳役的迹象。研究推测,这一宏伟工程可能由自愿者共同建造。主平台体积达360万立方米,预计需千人每年工作数月、累计1080万个工日方能完成。部分水道尚未完工,显示当时工程仍在持续演变之中。
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何斯顿(Stephen Houston)评论指出,这项发现揭示了古中美洲文明的核心信念——以宗教仪式方位和代表色构建世界秩序。“阿瓜达菲尼克斯的存在,让我们得以窥见马雅文明最初的宇宙观与社会理想。”

光学雷达遥测重建的古马雅文明“阿瓜达菲尼克斯”(Aguada Fénix)遗迹3D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