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曹长青:杨黄美幸家族传奇和彭明敏

作者:

曹长青(美籍华裔评论家、网络影视评论“长青论坛”主持人)

▲杨次雄和杨黄美幸夫妇。曹长青摄影

1964年,杨黄美幸正在台中的东海大学读书,有个周末感到家里气氛有点不寻常,因住高雄的彭亲家母来访求援:她儿子彭明敏教授因发表〈台湾人民自救宣言〉被国民党抓走了。杨黄美幸的父亲黄天纵是从日本留学的法律专才,战后回台湾做法官。

法官父亲没有提出什么法律攻防,只是凝重地说:“法律是正义的最后防线,但台湾这种土匪政府对政治犯是没有法律的。”他建议这位远道而来的亲戚以母亲的身份写一封向国际求援的申述信。只有国际舆论,才可能改善被关押的彭明敏处境。

当时还不到20岁的美幸,第一次感受到彭明敏这个亲戚的重要性。按辈分,杨黄美幸应该叫彭明敏“三叔”,但她从来都叫他“彭先生”。在这个女孩子心里,她敬仰彭教授并非是亲戚关系,而是他的理念及勇气。这个高大、帅气、勇敢的“三叔”是引导她人生道路的“先生”和导师。

▲彭明敏和杨黄美幸在台北酒会。曹长青提供

台湾独立事业的战友

今年,杨黄美幸出任了“彭明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从第一次见到彭明敏,到这次担任“彭明敏基金会”董事长,超过60年!这一个甲子,杨黄美幸追随导师彭明敏,参与和见证了台湾人的大历史。

六十年代后期,杨黄美幸和夫婿杨次雄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杨次雄后来成为外科医师,杨黄美幸则获得社会学硕士。但他们都做了专业之外的一件大事:从事台湾独立运动。

这又跟“三叔”有关。1970年联合国大会前,彭明敏在国际友人帮助下逃出台湾,转辗瑞典到了美国。他在纽约的“台湾民众大会”首次演讲时,吸引了全美2,000多台湾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这位勇敢的台湾人领袖致敬!

杨黄美幸就在听众之中。这时的她已不是当年那个台中的大学生了,而是美国的社会学硕士,她更深知和敬仰彭教授所从事的事业和人格力量。

后来在彭明敏、谢聪敏等人鼓励下,杨黄美幸竞选成为“全美台湾人同乡会”第一次女性总会长。在担任全美会会长期间,她深知女性的能力及正直个性,创办了“北美洲台湾人妇女协会”。她和彭教授之间,不仅是亲戚,更是思想同志、台独事业的战友。

听彭明敏演讲,要戴口罩面具

那是白色恐怖时代。在美国的台湾作家江南被国民党派黑社会人员杀害了。在美国获博士学位的台湾人教授陈文成回台探亲时,被国民党警总叫去问话,隔天被发现死在台大图书馆的水泥地上。他只因参加蓬明敏的演讲会,捐款给《美丽岛》杂志,支持党外运动。后来,杨黄美幸出任了“陈文成博士纪念基金会”董事长。

当年参加蓬明敏教授在纽约演讲会的很多台湾人都戴上口罩面具,那时没有新冠疫情,他们是恐惧被国民党特务和线民偷拍报告。要知道,那不是在台湾,而是在美国!在那个多数人都恐惧谨慎的情况下,杨黄美幸勇敢地走上台独之路,成为彭明敏教授的精神弟子。

当然她更得到自家“先生”的力挺,因为夫婿杨次雄医师也是台独先驱性人物。他从美国的医院结束驻院医师的训练后,当胸腔外科医师,早在1984年就在美国与台独医学前辈周烒明医师等创办了“北美台湾人医师会”(现已发展成一千多人的海外最大台湾人医师组织),并担任第二任的会长。

▲2020年底赖清德副总统到台北新北投彭明敏的住处看望彭教授。右起:赖清德、彭明敏、杨黄美幸、前总统府资政吴澧培、时任总统府发言人谷辣斯‧尤达卡。曹长青提供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看》杂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5/1116/230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