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胡平:关于十七大和差额选举

也谈十七大

中共十七大即将举行,和五年前的十六大相比,外界对十七大似乎没有多大的兴 趣。这也很好理解。十六大关系到最高权力的交接,江泽民两届总书记任满,在十六大上应该把大权移交给胡锦涛。这次十七大,胡锦涛的总书记刚做满一届,还没 有交斑的问题。十七大不涉及最高权力的交接。所以,十气大没有十六大重要。所以,外界对十七大的关注不如对十六大。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 看,我们又可以说十七大也很重要,甚至比十六大更重要。十六大虽然上演的是最高权力交接的大戏,但这出戏是有剧本的。邓小平早就指定了胡锦涛作江泽民的接 班人。可是,胡锦涛的接班人却没有确定。固然,胡锦涛移交权力的大戏要等到五年后的十八大才上演,但剧本现在就要准备。十七大就是为十八大准备剧本。所以 十七大也很重要。

过去,共产党的接班人都是由政治强人一手指定的,如今党内已经没有了政治强人,谁也不能一言九鼎,一锤定音。于是, 如何确定第五代核心,对共产党来说,就成了"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既无先例,又无成规。十八大的剧本谁来写?怎么写?这是十七大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 题。事情是很清楚的:谁主导了十七大,谁就主导了十七届政治局;在很大程度上,谁就主导了未来的十八大,到头来,谁也就确定了第五代核心。可以说,十七大 是共产党掌权以来第一次不靠一个政治强人,而靠几个寡头们确定最高权力的较量与交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十七大甚至比十六大更重要。

随 着十七大会期日近,有关高层权力的人事安排的传言也越来越多,各种版本差别很大,有的消息来源自己发出的消息就前后不一致。政治局常委几个人退几个人进, 至今仍没个确定的说法。不消说,在有关十七大人事安排的种种传言中,有的只是主观臆测,有的则是党内某派势力故意对外吹风,以图制造出对自己有利的舆论效 果。不过这至少表明上层权力的争夺很激烈,以至于长期内定不下案,或者是虽然有了定案,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满。以后各方会不会照剧本演出更是仍在未定之天。

毛泽东自己也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如今的共产党上层集团很像黑社会。一方面他们有着由于共同犯罪而形成的 危机感和抱团意识,所以都不肯把矛盾公开化表面化, 唯恐船沉了大家都掉进水里。这一点促使各方不得不学会妥协,不敢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但另一方面,由于各方的利益冲突以及缺乏规则与程序的约束,这一点又促 使他们在权力斗争中挖空心思出毒招出狠招,特别是打出反腐败的旗号,最能将对手置于死地。陈良宇的垮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为党内没有公开的派别竞争, 也因为大部分官员实际上都是没有坚定原则的机会主义者,几乎个个面目不清,民众看不出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明显的路线分歧,因此大多数民众无所谓支持谁反对 谁。这就意味着在宫廷斗争中,谁赢了谁算运气,谁输了谁算倒霉。又由于在党内权力斗争中,无规则,不透明和没底线,这同时也意味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 殃。

一党专制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套平稳有效的权力交接制度。明眼人不难从十七大前夕政治气氛的暧昧与诡异中看到其权力斗争的阴 影。尽管说到目前爲止,中共上层的明争暗斗还只涉及权力,不涉及路线,因此我们不应对之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在另一方面,专制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又常 常能引出超出当事者主观意图的后果,如今的中共上层,并不存在什么民主派,但是在权力斗争的阴差阳错中,却未尝没有人可能会打出民主牌,所以我们也不该对 之掉以轻心。中国民主事业的成功有赖于民间民主力量的自觉努力,而民间民主力量则必须善于利用矛盾,因势利导。在 21世界的今天,中国仍然处于一党专制之下,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十三亿中国人民不但没有投票选择的权利,甚至连起码的知情权都被剥夺殆 尽。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归根到底,只有进一步唤起亿万民众共同投入正义的抗争,中国的自由民主才有希望。

(9月24日 原载人与人权2007年10月号)


关于差额选举

有消息说,中共十七大将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政治局委员。于是有人评论道这是扩大党内民主的重大进步,还有不少人联系到二十年前的十三大,就是用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下了左王邓力群,并预言未来的十七大也会把那些保守派选下去。对于这类乐观的论调,我不敢苟同。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差额选举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多余的,累赘的,可笑的。难道还有等额选举吗?等额选举还能叫选举吗?选举而又等额,这在字面上就是自相矛盾的。没有差额、也就是没有多余,怎么还谈得上选择、怎么还谈得上选举呢?

不 错,在实行等额选举时,选民一般总会被告知:除了正式候选人之外,每个选民也可以填上自己喜欢的其它人。这看来该是比较民主了吧,然而问题是,如果选民在 投票前不能就候选人问题展开较为充分的自由讨论.彼此交换意见.到头来,我选张三,你选李四,他选王五,结果这些非正式候选人因为得票分散而都不能当选。 由于一般人都很容易估计得到这种结局,所以他们通常并不在选票上填写其它人的名字,除非某人本来就是广为人知,以致选民相信会有很多人不约而同地给他/她 投一票(如八七年北大学生选出李淑娴)。否则,他们宁肯采取敷衍的态度应付选举——其结果便是,正式名单上的人选往往能获得胜利。

民 主离不开选举,但有选举却未必就有民主。我们知道,古希腊的斯巴达是一个专制社会。但我们还要知道。斯巴达一向是实行选举的(这和古代中国大不相同)。在 那裹,享有最高权力的长老会,除开两个世袭的王以外。其余二十八个成员均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为什么斯巴达的选举制并不能使它成为民主呢!原因在于:在每 一次选举中,候选人的名单均由原来长老会单方面提出,公民大会只有表决权而已(这和目前中共的选举很相像)。另外,在斯巴达,没有自由讨论,没有派别林立 的俱乐部(政党的雏型)。因此在公民大会上,选民只是表决机器而已。像斯巴达这样,名义上允许人民享有公共权力,但由于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比选举箱更大的 活动空间,没有提供机会让人们能够听到和交换各种不同的声音,所以窒息了这种公共权力。

由此可见,要使选举真正具有民主的意义,人们必须要拥有比选举箱更大的活动空间。具体说来就是:

1、提名权决不能被上面垄断,候选人不能由上面单方面提出,下面也应有权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尤其要鼓励毛遂自荐。

2、必须要有充分的自由讨论和辩论,要允许候选人自由竞争。简言之,只有采取开放的自由竞选的方式,选举才能名副其实。

也 许有人会说,在二十年前的十三大上差额选举中央委员,结果是民意极差的"左王"邓力群落选中央委员。可见中共这套差额选举固然谈不上真正的民主,多少还是 有积极作用的吧。未必,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由于采取了差额选举的方式,一方面选下了邓力群这号左王,另一方面不是把朱厚泽这种声望很高的自由派代表 人物也选下去了吗?实际上,中共搞的所谓差额选举,由于它根本不是开放的自由竞选,因而到头来无非是一种清除异己的手段而已,和真正的民主无关。


(8月25日 原载人与人权2007年9月号)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岩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