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抗癌四秘诀」不可不知

癌症一直是国人最大的梦魇,已连续廿五年位居国人十大死因的头号杀手。根据卫生署公布2006年十大死因统计,恶性肿瘤(癌症)仍为榜首,平均每十三分五十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依死亡率排序,前三名分别为肺癌肝癌、大肠直肠癌,而且每年还以1%的比例持续增加中。 

大肠直肠癌的主要症状大致如:血便、体重减轻、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小、腹涨、腹痛等,特别是有家庭病史的,不限年龄,有这些现象都应该尽早来院确实检查。虽然大肠直肠癌大多发生在五十岁以上的成年人,但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平衡,偏重于肉食,缺少了蔬菜水果,罹癌的族群渐渐有年轻化的倾向,三十至四十岁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了,且不少是晚期的症状。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若能调整正确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则可以降低癌症的罹患机率。 

台东基督教医院外科医师曾茂雄指出大肠直肠癌若能及早发现,早期如第一期五年的存活率达九成,第二期则减少至50~70%,第三期降至三成以下,第四期更少于1%。根据统计显示,大肠癌的病患求诊时只有三分之一是早期,显示大多数的人把大肠直肠癌的症状当成是痔疮等看待,并未能够及早发现和治疗。(注:癌症存活率一般以五年来计算,五年没有复发,大概几近痊愈。) 

大肠的长度约一点五公尺,位于人体腹腔的周边及骨盆腔的后方,直肠为大肠的一部份。大肠的基本功能是吸收水分、大便贮藏及排便。食物在胃及小肠消化吸收后便移向大肠,大肠会把其中的水分及有用的电解质再吸收,而其留下的废物则形成粪便。粪便经由大肠的蠕动移至直肠,而环绕于直肠末端的括约肌可以控制粪便的排出。依据医疗研究得知,肉食者、少摄取纤维食物(蔬菜水果)者、嗜酒者、老菸枪及缺乏运动者皆是罹患大肠直肠癌的高危险族群。任何疾病都是预防重于治疗,关于大肠直肠癌的预防,主要有下列四项: 

一、正确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少菸、少酒、少槟榔。 

二、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肉食、油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三、定期的健康检查:依年龄定期做防癌检查。 

四、危机意识的观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优活健康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