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德媒:薄熙来案庭审 “事与愿违”

薄熙来案庭审结束。德语媒体相信,北京最高层并未因这次充其量半透明的庭审而收取预期效果。党的领导层竭尽全力,想表明,薄案只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个例。然而,事与愿违:薄案显示,党的最上层只是一个由腐败、阴谋和滥权组成的沼泽地。

薄熙来案庭审结束。德语媒体相信,北京最高层并未因这次充其量半透明的庭审而收取预期效果。

法官让被告薄熙来和辩护律师有充分时间反驳和陈述意见;主审此案的济南中级人民法院主动通过微博方式公布庭审文字记录。—中国官方媒体称此为司法公开和透明的一步,一些观察家也发出赞扬之声。8月27日一期的《日报》则指出,较前相比,此案司法程序表面上看似乎要透明一些,但实质上,谈不上司法程序公正,而且也未达到官方原来的目的:

“不能不看到,庭审过程中没有独立的观察员。而且,程序本身也完全是预设好的。掌权者决定,什么东西可以向外透露。……现在只等判决的这个引起关注的审判案,本来也并不决定薄的未来具体命运,而是他在公众中的形象。他的命运应该早在此前的党内纪律委员会的程序中就决定了。……没有人会怀疑,薄此次也将被裁定有罪。

“此次庭审延续5天,长得不同一般。薄被允许反驳指控,扮演了一个符合其形象的敢斗角色。然而,他也严守事先的安排,只围绕腐败和滥用职权问题,而绝不涉及他的引起争议的政治行为或去年11月党代会之前的内部权力斗争。薄在庭审过程中完全没有攻击党内对手。

“这个网络时代2.0审判秀案表面上的公开性原本是要展示共产党的自信和司法程序的可信度,从而使判决更易得到认可。相关的细节是为说明,这个曾经的打黑猛士和廉洁奉公者其实深涉腐败,从而在他的支持者中引发对他的不满,与他划清界限;是要表明,他的垮台完全无涉政治原因。

“细节暴露了这是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审判秀。将此案审判地点移至省城济南就是为能少受干扰,便于控制。在庭审画面上,身高超过一般人的薄的左右两边各安排一个比他还高出一头的法警。这并非巧合,而是要确保让公众的记忆中留下薄身材并不高大的印象。”

《日报》的文章指出,薄熙来在庭上称其妻谷开来“精神不正常”,亦是事先安排的结果,而在作出何种判决的问题上,煞费苦心的是党而非法庭:

“薄对其妻子精神状态的表态替共产党并替自己提供了一种脱身战略,让这位遭罢黜的前政要可以那位‘发疯’的妻子牺牲品的形象出现,从而可以使对他可能的轻判显得有理有据,并能解释,何以拘押了他这么长时间。

“党的领导层在量刑方面反正要费一番心力。对薄惩罚过重,他的支持者不仅会闹事,而且也会要求对其他腐败案作出严厉判决。这场审判秀的目的也在于,把政治和权斗排除在外。……而如果对薄判得太轻,党和国家的新领导层就会得到这么一种形象:没有坚决打击腐败和滥用权力。党的领导层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留下这样的印象。

“党的领导层竭尽全力,想表明,薄案只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个例。然而,事与愿违:薄案显示,党的最上层只是一个由腐败、阴谋和滥权组成的沼泽地。”

老龄化问题

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引起《南德意志报》的关注。该报8月27日刊登一篇报道,强调,中国正以比西方国家迄今所曾经历过的快得多的速度从一个年轻就业者国家进入退休老人社会:

“在达到富裕之前,这个国家便将垂垂老矣。这一巨大的移位将掣肘经济、就业市场和医疗健康体系。1980年起实施的一胎政策同提高了预期寿命的经济上的飞速增长相碰撞。独生子女一代成长了起来,这一代人要独自赡养迈入老境的父母们。根据联合国的计算,60岁以上老年人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将由2010年的12%增至2050年的34%。‘欧洲用了80年时间,中国只用了20到30年’……”。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