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英媒:李克强,中国来的“收银机”

李克强访问英国,签订140亿英镑协议。

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英国,签订140亿英镑协议成为英国各报纸的关注焦点。

《泰晤士报》说,中英两国在能源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可以设计并运行英国下一代的核电站。

报道说,在核能方面进一步的合作能为英国企业带来数亿英磅的商机,但也让人担忧其安全。

《泰晤士报》政治事务记者特勒内曼在署名的政治讽刺文章上说,李克强的英语拼音名字(Ke-qiang)听起来很像英语里形容“收银机”发出的声音(Ker-ching),而这个字也正好符合他来英国访问的主旋律。

特勒内曼还说,卡梅伦在唐宁街首相府以午宴款待“收银机先生”(Mr Kerching),但准备餐点的竟然是曼彻斯特的一家中国餐馆,她开玩笑的说,“请中国人在英国吃中国菜?难道我是唯一一个觉得奇怪的人吗?”

《卫报》评论说,中英签订协议的两个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允许中国企业拥有并营运中国设计的核电站,允许中国企业建造并营运铁路线。

《卫报》记者克雷斯在一篇政治讽刺文章中形容说,大门打开,走进来了英国最重要的一个人,卡梅伦紧跟其后。140亿英镑大概只是中国的零头,但对英国而言却是巨大的商贸协议。

他说,卡梅伦为李克强准备了红地毯式的待遇,对他有求必应,先是同意让李克强与女王会面,然后又快速通过中国富豪的签证,李克强此行访问轻松愉快,笑口常开,“和中共领导人应该表现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同”。

苏格兰独立

李克强在英国就苏格兰独立公投发表看法,也是英国各大报纸关注的焦点。

《每日电讯报》报道,李克强在和卡梅伦的联合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希望看到一个“强盛、繁荣以及统一的联合王国”。

文章评论道,李克强的发言对苏格兰首席部长,苏格兰民族党领导人萨蒙德又是一次打击。

支持苏格兰独立的阵营批评中国说,“苏格兰人民和中国人民不一样,我们拥有自由和民主,能够在9月18日投票决定我们国家的未来。”

金融时报》的报道称,李克强是过去几天以来第四位质疑苏格兰独立的国际领袖级人物,在他之前,奥巴马、教皇方济各希拉里·克林顿都表示不支持苏格兰独立。

中国养老院

《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养老院和银发人口的文章。

文章说,根据联合国统计,到了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成长一倍,占总人口的18%,到了2050年,中国将有5亿人年龄在60岁以上,比美国人口总数还多。

“中国一胎化政策导致人口结构向银发人口倾斜,为老年养护行业提供了一个机会。”

文章说,虽然为有长期医疗照顾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的医院病床数量不足,但是那些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院,却不如那些让老年人能独立自主生活的养老院来得受到欢迎。

看好中国养老院商机而投资的外国企业,对这个现象百思不解,他们原本预料推出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院会吸引很多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BBC中文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