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奥数夺冠在美国是啥反应 又在传谣信谣了?!组图

作者:
接下来网上流传的“新闻”,就有点奇怪了,诸如美国举国欢庆、奥巴马总统破例在白宫接见这些说法就出现了,包括一张奥巴马接见代表队成员、成员的面孔几乎都是亚裔这样的照片也开始广为流传。再得细一点点,还有拜登副总统流泪、教皇开光之类的说法,我这才意识到,国内人民又在习惯性地传谣信谣了。

关于今年奥数比赛的结果,标准一点的新闻大致是这样报道的:2015年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美国队时隔21年,重新夺得冠军,中国韩国分列第二、第三。有的报道还要补充一下,在过去的多年里,中国的成绩一直在前两名里。

接下来网上流传的“新闻”,就有点奇怪了,诸如美国举国欢庆、奥巴马总统破例在白宫接见这些说法就出现了,包括一张奥巴马接见代表队成员、成员的面孔几乎都是亚裔这样的照片也开始广为流传。再得细一点点,还有拜登副总统流泪、教皇开光之类的说法,我这才意识到,国内人民又在习惯性地传谣信谣了。

对美国大概有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副总统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他激动得流泪,那算是什么事儿?而美国有一条很重要的国策,就是没有国家宗教,所以这个事跟教皇能有什么关系。如果队员里有犹太人或是穆斯林又怎么办?其实查查美国历史,美国在1984才跟罗马教廷正式建交,教皇上一次访问美国,应该在2008年了。所以举国欢庆,再扯上副总统和教皇的,就纯粹是瞎说了。

为了看看关于这届奥数比赛的谣言传到了什么程度,我对这个话题做了一点网上搜索。我这个天天关心美国新闻的人,要从网上搜索入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在美国的新闻里没有听到相关的报道!

在Google上,中文搜索跳出来的第一页内容,都来自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这样绝对重量级的门户网站,而英文呢,几乎全是一些专门讨论数学或是科技的专业网站,唯一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出自《华盛顿邮报》。这一篇报道里提到的一些基本事实,很有的意思。

先说奥巴马接见的事情。国内网站已经有出来辟谣的了,说那张奥巴马接见、穿着红色上衣的队员几乎全是黄面孔的照片,是5年前的老照片,那是奥巴马接见一个初中的数学竞赛代表队。本来,总统接见这些队员,是正常的行为,例行公事而已。历届奥运会的金牌得主,就会集体得到总统接见,美国国内诸如篮球棒球的各项职业比赛的冠军队,也会得到接见。早些年在国内,国家给奥运功臣发奖金、房子,还有报道列举世界各国的将金是多少,比如沙特的亲王就自己掏腰包发多少奖金等等,而美国得到的就是总统接见,很多人都认为是假新闻。其实,美国的国家行政是不介入这些金钱运作的。奥运冠军可以自己去签出场费、广告费,但是不要指望国家给。这一次的奥数队,将来得到总统接见是必然的,不过呢,时间上怕是要等,要排日程。这又不是什么急事,多少人等着总统接见呐。

《华盛顿邮报》怎么报道的呢?是说白宫的推特账号,发出了一条祝贺,并附了张奥巴马总统贺信的图片。这一条祝贺词如下:“美国队,加油!美国自1994年来首次在国际奥数比赛中获得第一。”(Go Team USA!America took first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1994.)

这贺词算是中正平和了吧,不可能让副总统激动到流泪吧。我找到推特上去看了一下,白宫最近主要的内容全是伊核协议的事情,那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好容易在15号的内容里找到了这一条,仔细一看奥巴马的贺信,是6月1号写给美国奥数协会的。具体当时有什么事情要写贺信,我不太清楚。就现在而言,显然是白宫的办事员,发了这条推特,然后附上了总统过去的贺信,总统没有直接过问。今后的总统接见,也同样会是职员们安排日程、按部就班走程序的事情。

报道用的标题,就更有点意思了,是说印度裔帮助美国夺冠。这一次美国队的6名队员,3名白人,2名印度裔,1名华裔。从下面这张清晰的美国队全家福来看,后排有2个孩子,外观就像印度人吧。主要是后排左二的这一位,好多报道把名字写成“Yang Liu”或是“Yang Li”,好像是个大陆的写法。其实更深度的报道,他的全名是“Yang Liu Patil”,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中国人。如果一定要父系母系平等的角度说话,那么中国人印度人也是各半而已(前排左一叫Allen Liu,姓氏应该是大陆拼音的刘)。这个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打败在中国读书的中国孩子是说法,也就成了不攻自破的谣言了吧。

美国华裔对于今年比赛的贡献,还是有的。在文首的那张现场的全家福里,右一和左四的两位亚裔,名字分别叫Po-Shen Loh和Alex Zhai,是美国队的教练和助理教练。都说美国队用的是中国人做教练,从主教练名字的拼法上看,还不是大陆的,香港拼法可能性最大。

中国队在奥数上表现强劲是不假,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不去探讨。可是一些其他国家,比如东欧国家,数学也是很强的,像前苏联和匈牙利、罗马尼亚获奖都不少。美国队的成绩也不差,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前三名里,1994年那场夺冠,还是奥数历史上唯一次所有队员都满分的情况。用美国主教练的话说,就是对手的人口基数是我们的4倍,要赢不容易呀。

就这么一场奥数竞赛,美国队赢了,而美国静悄悄,没有上新闻,老百姓们基本上都不知道奥数是个什么。而中国队输了,都还是新闻与谣言齐飞,好不热闹,就好像中国美国要怎么了、中国人华裔又怎么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中国人一天到晚盯着奥运金牌和各项球赛结果是一个道理,就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需要在这些赛场上你赢我输地找回来。我多得了金牌了,就比你强了;我没得到,还是华裔在得的,还是比你强。有这份精力,多看看现实生活,提高一点自己生活的实际水平,不是比在那个赛场上战胜了谁,就老大了就了不起了的意淫行为实惠多了?

我们看一个充满自信教孩子数学的例子,美国从今年开始的全国统一教学大纲“共同核心”公布的6年级数学统考的示范题。

题目大致说,班上要组织春游,有科学博物馆、水族馆、动物园三个可选择目的地,在上面的地图上标出了学校到各点的距离分别是10、30和34英里,要请学生分析,春游应该去哪里。下面一页又分步给出了一些其他信息,如全班30名学生投票选择了最想去的地方,并列出了一个统计表。接着又给出了每个点的门票价格、每英里路程校车需要的油钱,同时给出一个条件,就是学校只承担200美元经费,如果有多出来的费用,需要学生平摊。这样,学生解题,需通过计算去分析前往不同景点所需要的总费用以及每个学生实际需要出的钱等因素,还要结合大家投票的统计结果考虑各个点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路程的远近对于消耗时间的影响也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可变因素。

这样,学生最后答题需要做出一个报告,说明自己认为应该去哪个点,并解释为什么。显然,这个问题就没有一个最终的标准答案了,学生要根据已知信息去分析和推演结论,不但涉及计算和统计的问题,还牵涉情商和财商的因素。我们想一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长大成人、能够胜任将来一辈子的社会生活。那么是这样一套没有标准答案的分析,综合个人的兴趣、班级群体的意见、时间和金钱的成本、以及怎样利用已有经费的数学题,能够帮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里生存,还是那些艰深到正常人大脑根本没法对付的奥数题有帮助呢?

奥数是极少数有特殊数学天分的孩子去做的事情,一般的美国人和美国学校并不太了解。这里还不要误解,到了高中大学阶段,美国的数学水平可不差,相关的文章多了。而中国呢,源于在赛场上证明自己,进而把奥数弄成了全民考试升学的指挥棒,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没有自信的教育系统,就只会带着大人孩子去拼考试成绩,根本都忘了孩子成长和做人的目的了。这重缺乏自信、掏空下一代智商情商财商的“伪教育”,赶快醒醒吧。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王青博士的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