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尼高铁波折多 中方险胜付出巨大代价

印尼国有企业部长日前表示,中国方案是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目前唯一的选择,国企部已成立专门小组与中方对项目合同的细节进行商谈,并有望于本月底签署协议。而在上月底对日本的访问中,印尼国家发展规划部部长也表态称「我们想接受中国的提案」。尽管有分析人士提醒项目还存在变数,但应该基本可以确定,中国最终夺得该项目没有疑问。

印尼首个高铁项目可谓戏剧性。在印尼宣布将建设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后,中日成为竞逐者,为表示自己不偏不倚,印尼称将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估再决定项目花落谁家。然而在揭晓答案前夕,印尼突然放弃高铁项目,改建中速铁路。世人对印尼政府这一举措,多认为是不想得罪有瑜亮情结的中日任何一方,因为无论谁最后胜出,都会怀疑对方受到印尼政府偏袒。然而,对中日两国来说,准备了这么久却被取消,郁闷可想而知,只是不便发作。

政治利益綑绑商业

对于高铁项目发生这个波折,印尼国企部长的解释是,印尼政府从未宣布放弃建设雅万高铁,上月初之所以退回中日方案,是因不愿为这一项目耗费政府预算,政府不想成为建设该项目的主体。但政府依然认为建设这一高铁能够推动雅万沿线经济发展,因此转变思路,将这一项目交由企业实施。而且,二百至二百五十公里时速的「中速铁路」实际上也属高铁范畴

这个解释与中方中标雅万高铁项目的理由似乎一致。按照该部长的说法,雅万高铁建设项目最终选择中国方案,技术不是唯一的标准,中国所提出的融资结构和毋须政府担保的方案更具吸引力。也就是说,融资方式而非技术水平是印尼作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原因。中国方案符合印尼政府「不佔用国家预算和使用国家担保」的要求,而日本方案由于要求印尼政府为项目贷款提供担保而被否决出局。

由此来看,印尼显然是利用了中日之间的矛盾,来精心设计这场高铁之争,以达到成本最小化目的。中日为了赢对方,把一个原本正常的商业竞争赋予政治意义,然而,当双方带着这种情绪在国际市场竞争时,难免不会被第三者所利用。

中方此次中标印尼高铁项目,除承诺不佔用印尼国家预算和毋须政府提供担保外,还承诺确保三年建成,以及以合资经营的方式共建高铁等,由四家印尼国企组成的联合体将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对雅万高铁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如果从商业角度看,中方这次夺得印尼高铁项目,成本其实有些高。这也提醒中国,地缘政治利益是否应与商业綑绑在一起,要仔细权衡。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林亿

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