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谢田:放长线钓小鱼 中共世纪举债的动机

作者:
中共世纪举债的真正动机,应该是放长线钓小鱼,亦即用超长期的公债,用强制性的手段逼使普通百姓去购买,迫使企业和机关从工资中扣除,从中国民众280万亿的存款中,收割新一批的韭菜,用制造新通货膨胀的恶果,来挽救奄奄一息的中国经济和中共政权。

中共世纪举债的真正动机,应该是放长线钓小鱼,亦即用超长期的公债,用强制性的手段逼使普通百姓去购买,从中国民众280万亿的存款中,收割新一批的韭菜。图为2006年3月7日的港交所。

中共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财政部5月13日公布了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按半年付息。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最早于5月24日发行;30年期国债,最早于5月17日发行;50年期国债,最早于6月14日发行。中共政府赤字的紧张局势,资金运作捉襟见肘,可见一斑。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年先发行一兆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也就是说,中共企图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刺激萎靡不振的经济,拉抬一些重点产业及重点建设的复苏与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中共10年期公债的殖利率跌破了2.3%的心理关卡。今年以来,30年期公债的殖利率也已经下跌30个基点。官方公布特别国债的发行细节之时,正值降到历史最低的国债利率,中国股市、楼市又都处于低迷,中国民众缺钱也缺信心,全民消费降级,长期国债如果是自愿认购,应该很难发得出去,百姓们不会有太多的购买意愿。

中共几十年来,每次在经济的最低谷时期,都透过增发国债来刺激经济。今年是中共第六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先发行一万亿,以后几年还会连续发行。中共政府已发行三次特别国债,包括1998年的2700亿,2007年的1.55万亿,以及2020年的一万亿,分别对应着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全球次贷危机,和2020年的武汉病毒新冠瘟疫。

即便是成功发行这一万亿人民币的长期公债,对挽救中国经济恐怕还是杯水车薪。中共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中央预算显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再次突破10万亿人民币大关。中央转移支付的主要受益者,是财政薄弱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河北和黑龙江都获得了超过4000亿的资金,用于缓解地区财政赤字。

美国政府的财务部和华尔街,尤其关注中共央行在此次债券发售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在一级市场上交易政府债券,中共央行过去二十年来一般也不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但在去年十月,习近平在一次金融工作的演讲中,要中共央行“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习近平这一违反惯例和中共相关法律的言论,显示出中国经济困境的严峻程度,和中南海试图利用央行债券交易来增加流动性的企图。但让央行认购政府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削弱了央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让央行利用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努力化为灰烬,注定会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危机加深、走向彻底的爆发。

美国财政部目前发行的最长期限债券,是继10年期债券之后的30年期债券。美国财政部30年的长期债券,也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美国国债和其它企业长期债券的重点,是投资长期收益,但这种投资有其自身的风险和一般来说较高的回报。在美国国债市场,30年期国债是所有产品中期限最长的。私营公司债也可以发行不同期限的债券,其期限可能为15年、20年或25年。

美国财政部的长期债券,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证券之一,也是世界上交易最活跃的债券之一。在健康的经济中,债券的收益率曲线通常是正常的,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长期债券的优势之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锁定利率。当然,长期债券有其自身的风险。当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时,该投资者就更容易受到利率风险的影响,因为利率可能会在长期内上升。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就会下跌,以较高的收益率折现现有债券现金流,会导致较低的价格。如果利率确实上升,投资者所拥有的债券的收益就会减少,而该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也会下跌,使其交易价值下降。

美国国债最大的优势是其安全性,美国财政部的支持,使美国国债成为债券市场上最安全的债券投资。美国国债的另一个主要优势,就是其流动性。国债二级市场规模庞大,且极其活跃,可以在任何特定交易日轻松买卖。美国民众可以直接从政府购买长期债券,无需透过债券经纪人。许多共同基金也提供长期债券。

美国国债目前最长期限的是30年,有些其它国家包括中共国,也会发行50年期的公债。相对于30年公债,50年公债的额外成本平均可能较低。有人建议美国政府把最长债务期限从既定的30年延长到50年。这样做的潜在好处,是保证长达50年的资金支持。因为政府有永久征税的能力,更长期的债务可能会更好地匹配其未来的债务支付和税收收入。学术研究的结果表明,发行50年期债券来补充目前30年期债券的额外成本可能很小,平均可能不到0.2%。

美国从1911年以来,就一直没有发行过50年期债券。美国上次出售超长期债券,还是为了资助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因为中共病毒、武汉瘟疫而发行新债的浪潮中,美国政府债务平均期限大幅下降,拜登的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曾经考虑了发行超长期债券的想法,但后来放弃了。2016年川普总统的财政部长姆努钦也考虑了发行50年期债券的可能,但也很快就放弃了。美国未来是否会发行超长期公债?拉斯穆森的研究表明,美国财政部“很有可能”发行收益率低于2%的50年期公债;而如果发行,5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可能约为1.8%至1.9%,或略高于目前30年期公债的殖利率。但因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无法预测此类发行将获得多少收益。

西方其它国家有一些也发行了超长期债券,包括50年期和100年期的债券。英国于2005年开始发行50年期的债券,最近一次于2020年10月发行了2071年到期、利率为1.625%的英国国债。爱尔兰和比利时也发行了100年期债券,但仅限于私募。法国和意大利也在出售50年期的债券。2017年,奥地利以2.1%的利率出售百年债券,投资者非常踊跃,目前该债券的殖利率不到1%。

2023年,印度首次发行50年期债券,因为印度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的需求不断成长,发行的债券全数售出。但印度是以7.46%的收益率出售了它50年期、1000亿卢比(12亿美元)的2073年债券,预期收益率为7.48%。发行长期债务失败的例子也有。阿根廷2017年发行了一种百年债券,但不到三年就因违约和重组而结束,导致投资者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初始投资。

西方私人企业发行长期债券也很流行。1993年,美国迪士尼公司以7.55%的殖利率出售了3亿美元的100年期债券。同年,可口可乐公司也紧追在后,发售了百年债券。福特汽车、阿纳达科石油、卡特彼勒、摩托罗拉和花旗集团也在1990年代后期发行了100年期的债券。美国一些大学,如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维吉尼亚大学、罗格斯大学,也都发行了100年期的债券,票息较高,但金额较小。

美国总统川普先前曾表示,美国应该为其债务负担“再融资”。美国目前有高达34万亿美元的债务,其中约70%由美国民众持有。川普的第二任期如果开始,相信川普会再度考虑发行超长期债券,来降低美国债务及利息的支出。

中共这次发行的长期国债,并没有标明是按通货膨胀调整过的国债,亦即所谓的ILBs(Inflation-linked bonds)。美国和英国等主权政府发行ILB,旨在帮助保护投资者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ILB与通货膨胀挂钩,因此本金和利息支付随着通货膨胀率而上升和下降。美国政府的财政部就出售一种“国库通膨保值证券”(TIPS,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期限为5年、10年或30年。顾名思义呢,TIPS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债券购买者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跟其它本金固定的国债不同,TIPS的本金可以在期限内上升或下降。当TIPS到期的时候,如果本金高于原始金额,购买者将获得增加的金额;如果本金等于或低于原始金额,购买者将获得原始金额。美国的TIPS每六个月支付一次固定利率,直到到期为止。购买者可以持有TIPS直至到期,也可以在其到期前出售。

欧美发达国家政治体制稳定,政权更迭有序,权力交接按法律办事,几乎不存在因为政治因素而可能导致的债券违约问题。但中共政权的合法性从来没有被认可,加上中共七十年的残暴统治,迫害和残害中国人民,使得神州大地民怨四起,中共的统治也摇摇欲坠,政府运作岌岌可危。中共政府目前发行的超长期公债,在世人眼里,跟辛亥革命前夜满清政府发行的债券,和国民党政府如果在1948年前后发行50年期的公债,有什么两样呢?美国民间许多人现在还持有满清政府发行的湖广铁路和四川铁路的债券,国民党政府不承认它,共产党政府也不承认它,现在这些美国人也拿不回自己老祖宗时代借给中国的钱。

中共政府滥印钞票、疯狂灌水,中国百姓深受其害。如今它又炮制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国债,50年后,累计的通货膨胀会达到多少呢?以今天的价格和利率购买的50年公债,经历几轮通货膨胀之后,会保有多少纸面的价值呢?这还是我们假定中共政权会继续存在50年,但中共会继续存在50年吗?有人相信中共会活过另外的十年、甚至5年吗?中共政权一旦垮台,后续的民主政府,会承认中共滥发的这些垃圾公债吗?看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那些持有中华民国的国债、清朝的国债的人们,他们经历了什么?

中共已经明确表示,此次发行的长期国债,卖家是政府的财政部,至少一部分会由央行购买,就像左手交给右手一样,皆大欢喜。但这样做的结果,在正常的经济体系中是不可想像的。例如美国央行美联储如果需要提高利率,他们会在公开市场卖公债,从而使美国国债的价格降低,使得利率升高;同样地,美联储如果需要降低利率,他们会从公开市场去购买公债,从而使美国国债的价格升高、利率降低。

中国的央行不是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没有任何独立性,中共政府直接命令央行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本来会使得国债的价格升高、利率降低;但利率太低、价格太高他们又会担心没有人去购买这些长期国债,国债承购太低。这就是政府干预、扭曲市场的典型例子。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万亿人民币凭空制造出来,充斥市面,可能会用于帮助地方政府渡过难关、给公务员发工资、润滑专制机器,但会制造新的、更高的通货膨胀,因为这就是政府另一种形式的滥发货币而已。

中共世纪举债的真正动机,应该是放长线钓小鱼,亦即用超长期的公债,用强制性的手段逼使普通百姓去购买,迫使企业和机关从工资中扣除,从中国民众280万亿的存款中,收割新一批的韭菜,用制造新通货膨胀的恶果,来挽救奄奄一息的中国经济和中共政权。

谢田博士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的市场学教授暨约翰奥林棕榈讲席教授)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