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国年轻人

余秀华:小谈天门山事件:我们不配穿长衫
2023-04-12

在文档前沉默良久,不知道如何着笔。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艾略特说四月最残忍,残忍的是天门山玻璃栈道的悬崖下三个年轻的男孩的尸体和医院里也许在太平间叫王婷的女孩的尸体。我写下这些的时候,他们也许已经化成了灰,风把他们在人间的痕迹已...

项栋梁:月薪八千的农村青年,会因为贫穷而跳崖自杀吗?(图)
2023-04-12

当下社会,没饭吃的人几乎不存在,但看不到希望的人可太多了……——基本常识项栋梁清明节的前一天,4名年轻人相约在张家界天门山跳崖自杀,其中3人当场坠亡,1人被现场游客挽救未跳成,但此前已服下剧毒,后经抢救无效,也遗憾离世。决绝的死...

因经济困难,中国年轻人“似乎迷失了方向”(图)
2023-03-31

法国世界报上海通讯员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在该报刊出的报道文章表示,在中国,三年严苛的清零政策已经结束,但现在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忙着裁员和减薪。最受影响的是年轻人。中国年轻人因经济困难而“似乎迷失了方向”并寻求“稳定”。

韩青说书:年轻人上个香,到底招谁惹谁了?(图集)
2023-03-25

真是搞不懂了,一些人但凡能敲两行字,就想着给年轻人上课。对于最近火热的孔乙己文学和去寺庙上香现象,前有央视网叮嘱,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后有新京报教育,奋斗才是人生的底色。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懂年轻人的焦虑,同时也是揣着糊涂当明白,不懂佛学的底蕴。今年就业有多难,随便看三个数字...

老牌恶棍:最大的谎言: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图)
2023-03-25

孔乙己文学爆火之后,央媒就此发表了一篇名为《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的社论,借此规劝广大青年放下架子,不要像孔乙己一样被学历的长衫束缚住手脚,而应该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换句话说就是,该进厂进厂,该打螺丝打螺丝,因为工作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虽然该文对孔乙己的理解与其本身的内涵南辕...

阅读过亿!曹德旺批中国年轻人热衷考公(组图)
2023-03-24

不少网友对曹德旺的上述言论进行讨论。有网友表示,目前的学生之所以热衷于去考公务员、不愿意进入制造业,主要是因为进入制造业后会面临待遇太低、没有尊严、前途未卜等情况;而中国企业还存在“直接无视劳动法,以‘奋斗’之名,行996之实,肆意剥夺打压工人的基本权利”的问题。

Z世代的觉醒让中南海如临大敌
2023-01-19

2022年11月下旬,中国年轻人在全国各地高举一张白纸,发起抗议清零政策的活动,要求自由。白纸运动成为习近平上台以来遭遇的最大规模公众愤怒情绪。在习近平第三任期,也面临对未来日益悲观的中国Z世代带来的挑战。在经历了三年的封锁、核酸、经济困难和孤立之后,中国Z世代(1995年至20...

“我一定会长期战斗下去”
2022-12-13

他们很高兴看到中国公众正在从长期的检测、隔离和封锁中摆脱出来,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令他们愤怒的是,政府没有为失误道歉,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道歉——这一失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死亡和苦难。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仍然受制于一个人的意志,即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他们担心,中国在放宽限制方面缺乏适当的准备,将使公众再次遭受治理不善的后果。

“中国年轻人带着强烈的诉求,重新站出来了!”(图)
2022-12-06

周一出版的法国世界报刊出了塞尔吉-巴黎大学的中国问题研究教授张伦的一篇文章。文章写道,中国的示威抗议活动显示,“带着强烈诉求的(中国)年轻人重新站出来了”。文章还表示,中国人也是向往自由、尊严和正义的人。在张伦看来,由于中国人动员起来了,由于接二连三的抗议浪潮,政治问题将在中国的公共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

加拿大站出来反共的中国年轻人暴增(组图)
2022-11-29

几位曾经因为六四事件而来到加拿大的民运人士,看着年轻面孔自发性地出现在抗议现场感到无比欣慰,甚至有人感动地流下了眼泪,觉得中国终于可望有了新希望

官媒民调称中国年轻人越来越自信,年轻人:都躺平了,润了,哪来的自信?
2022-10-26

在中共二十大期间,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发布了一份民调,显示中国年轻人“平视”乃至“俯视”西方的比例高达九成,中国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但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中国年轻人却说:“都要躺平、要润(run)了,哪来的自信?”分析人士说,中共通过民族主义与仇外主义催生了不真实的自信,借以转移年轻人对未来的无力感,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巩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二十大连任第三任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