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台湾大选

史板明夫:侯郭之争显示国民党正在面临的一场“转型之痛”
2023-05-17

最近台湾舆论热点之一,就是本周三5月17日究竟是侯友宜还是郭台铭被征召为国民党总统参选人?对此议题,日本产经新闻社台北支局长史板明夫14日晚在脸书上表示,征召如果处理不好,国民党就有可能陷入分裂的危机。他并认为,今天侯友宜和郭台铭的对立,可以说是国民党正在面临的一场转型之痛。史板...

颜纯钩:龙教授你为什么不生气?
2023-04-22

国民党亲共反美,民进党亲美反共,这是台湾基本政治立场的两极,在两极中间,还有人希望保持现状,不战不和,多做生意,平安生活,台湾裂痕不自今日始。龙应台列举不同人对和战问题的态度,没有强烈表达她的立场,但在字里行间,还是泄漏了她的心声。

程晓农:世界紧张局势中的台湾总统大选
2023-04-21

台湾的危险,并非仅仅来自中共的攻台威胁,同样也来自中共的和平统一谋划。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对明年初的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会高度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台湾的这次总统大选,其实已经成为一项牵动世界和平的国际事件。

郭育仁:中共锁定的真正目标不是台湾而是美国
2023-04-16

2023年3月底-4月初,台湾中华民国前总统马英九和现任总统蔡英文几乎同时出访。前者成为1949年以来,首次踏上中国大陆土地的台湾卸任最高领导人,而后者则在前往中美洲拜访邦交国的途中,两次过境美国,并于4月5日在洛杉矶,与美国众议长麦卡锡会谈。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月8日至...

中国展开对台湾贸易壁垒调查 目标是台湾大选?(图)
2023-04-13

中国商务部周三(4月12日)宣布,已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商务部在公告中表示,调查涉及2,455项产品,包括农产品、五矿化工产品、纺织品等,调查将在2023年10月12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三个月。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邱达生分析说,这...

变相介入台湾大选?中共调查台湾贸易壁垒惹议(图)
2023-04-13

资料图。一名台湾男子站在台北一家超市的货架前。(PATRICK LIN/AFP via Getty Images)*继绕台军演后,中共当局又宣布要对台湾进行贸易壁垒调查,且调查时间可延长至明年1月中,即台湾总统大选投票前夕。台湾陆委会批此举破环两岸经济合作发展,更有专家指此举涉嫌...

中共操弄信息影响台湾大选 美议员示警(组图)
2023-04-12

中共一方面不放弃武力进犯台湾,一方面试图改变台湾政治。图为2023年4月10日,一艘中共海警船驶向称平潭岛东北部实弹演习的区域。台湾明年1月举行选举,选战空前激烈。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Michael McCaul)日前对此发出警讯,指中共可能不开一枪,通过影响选举...

警钟大响!不费一枪一弹 习最大梦想胜利在望
2023-04-11

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今天表示,台湾明年1月举行选举,中共可能“不费一枪一弹”,藉影响选举即可控制台湾。

陈奎德 李恒青:何所求而来?何所得而归?—评马英九大陆行(图)
2023-04-01

台湾的前马英九2023年3月29日上午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祭奠仪式向遇难者献花致祭。(马英九办公室提供)主持人:陈奎德座谈人:李恒青先生,经济学家与政治评论家台湾中华民国前总统马英九于3月27日赴中国大陆祭祖,并率青年学子与中国大陆学生交流。马英九此行访问南京...

美媒:双英出访大比拼? 北京打马英九牌、反制蔡英文恐适得其反
2023-03-30

台湾总统蔡英文3月29日启程出访中美洲友邦,预计过境美国并可望拜会美国国会众议院院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引发中国强烈抗议。早在蔡英文出访前,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已踏上中国祭祖之旅,互别苗头的意味浓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刻意安排马英九访中,旨在反制蔡英文访美的效果,...

林岑心:双英出访分赴美中 多方角力拼2024大选(图)
2023-03-30

2023年3月29日,中华民国前总统马英九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接受媒体访问(左图),同日,总统蔡英文展开民主伙伴共荣之旅,启程访问中美洲友邦,于专机上发表谈话(右图)在美中竞争框架下,台湾总统蔡英文启程访问友邦、过境美国,台湾前总统马英九赴大陆展开祭祖行,中共一方面频频打出统战牌,...

王沪宁刚就任,中共对台秘密计划开始实施【阿波罗网报道】
2023-03-17

近日,台湾副总统赖清德正式宣布角逐2024年总统大选。迹象显示,由旅居澳洲著名法学家袁红冰教授披露的中共最新计划,似乎已经展开。

何清涟: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之变:中美关系是杠杆
2023-03-03

在国际关系中,相对中国而言,美国仍然具有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能否保持,一是取决于美国国内经济政治状态,二是取决于国际社会在新的多极世界中追随谁;三则取决于美国的外交手段是否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