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地方债务

【禁闻】北京通报隐性债务案例 与地方矛盾激化?(视频)
2025-08-04

中共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严重,其中隐性债务占很大比重。日前,中共财政部再通报六起隐性债务问责案例。评论认为,这反映了中共内部财政秩序混乱,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日益激化。

王赫:中共“城市化”政策走成死路(图)
2025-07-20

中共“城镇化”政策有三个公认的特点:政府主导;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快于人口市民化;城市房价飙升。走到今天,支撑以往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投资红利”都已显现“拐点”,诸多“结构性失衡”大爆发,老路已成死路。今后中国城镇化“从失衡到均衡”需要付出的成本,将越来越高。等于中共制造了一个烂摊子,祸害无穷。

“财政吃紧”的真相,终于有人讲明白了!原来钱是这样花掉的(组图)
2025-06-23

近些年,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各地都在喊没钱。而各地方财政吃紧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出来:①地方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情况,屡见报端;②有的地方连公务员的奖金都延期发放;③部分地区大幅削减编外人员,以减少财政支出的压力。于是,有不少人感到困惑,我们不是年年都纳税,政...

全国地标级“烂尾楼”,集体复活
2025-04-28

天津117大厦成为了中国第一烂尾楼。直至今年4月份,天津117大厦重启施工,施工许可证“参建单位”栏里中有4家公司很扎眼: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一眼望去,全是国家队。

黑噪音|化债的尽头,是谁的钱包?(图)
2025-02-13

究竟是谁的钱包在承担地方债? 1、中央财政(全国纳税人):通过转移支付、专项债政策、央行流动性支持,间接承担部分债务成本。 2、地方政府(地方纳税人):通过提高税收、土地出让、压缩支出等方式,地方居民承担一定的化债成本。 3、市场投资者:部分债务可能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投资者可能承担损失,如城投债违约或债务重组。 所以,地方债化解的本质确实可以理解为“纳税人买单”。

被封杀文:老干体v|仓促放人,他们丢尽了“远洋捕捞”的脸!(图)
2025-01-04

货殖新传全国上门采访写作家传、企业创业史。家传编辑部热线18657107601要钱还是要官他们选择了保官说明还没饿急1912年,清末朝廷已与革命党妥协,达成优待条件主动共和,岂料陕西巡抚多罗特升允却未得到通知,依然在战场上激战,险些扭转了历史方向。根据小说《白鹿原》记载,好在朱先...

巴九灵|浙江与“远洋捕捞”斗智斗勇(图集)
2024-11-27

从2023年到今年4月,仅广州一城,就有近万家企业遭遇了‘远洋捕捞’。最近,#两警察私带警用装备跨省抓人索财#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该话题背后是一起性质非常恶劣、有损司法公信力的案件,详情如下:2023年5月下旬起,外省某县公安局民警杨某某、协警占某某为谋取个...

允许再多借一点 来了!放水12万亿
2024-11-12

集中花钱天然存在浪费和无效投资倾向,当然没有分散花钱高效。目前的状态,越是让钱能直接进入群众口袋的越是利于增加保障、改善预期,而且是花小钱、办大事。比如能不能推动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比如能不能增加生育福利。这些政策对改善民众预期和现实困难功效极大,但花费却不到12万亿的十分之一。

被封杀文:嬉笑创客|是什么推动了政策豹变?
2024-09-28

我们来试着讨论下,是什么推动了政策方向和力度的豹变?领导的信息输入和优先级被哪些数据和事件影响?以后有办法预测吗?本文核心观点是,各级政府的财政困局+外资的反馈共同推动了心态变化,而重量级 social事件的发生加大了急迫度。当美联储降息和人民币异常坚挺后,打开了行动窗口。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