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孙立平

孙立平:文明冲突会改变美国吗?
2023-11-20

我们过去经常讲,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现在看,就算美国以前真是一个大熔炉,现在这个熔炉要融化全球化时代带来的大量移民,已经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如果假以时日,事情会如何发展?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就能够明白,第一,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左右了人类社会走向的西方文明,正在经历深层的危机。第二,解决这个危机的窗口期在时间的意义上已经极为有限。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把过去几十年分成两段,能把“内循环”看更清楚
2023-11-06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的GDP,1982年突破5千亿元,达到5373亿人民币;1986年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76亿人民币;2001年突破10万亿元,达到110863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在20世纪最后那20几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从3000多亿增加到将近10万亿,增加了差不多30倍。问题是,改革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中共盛宴的末尾酒没了! 【阿波罗网报道】
2023-11-04

孙立平最后直言,你现在看到的岁月静好的一群人,在全世界旅游,买奢侈品的游客占14亿人的比例;不过是几千万人,他们是退休的官员,大国企旳员工,有编制事业单位的人员,和少数发了财的民企老板和高管及其亲属。在当今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发达或者不发达国家,有如此不公平的福利分配制度。现在的问题是盛宴的末尾酒没了。

孙立平:欧洲是如何走出相近相杀的?
2023-10-23

街头上的小混混,经常发生打架斗殴这样的事情,一言不合,拳脚相见。你瞅我干什么,瞅你怎么了。就这两句话,就有可能最后头破血流。而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中,就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区别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是否会权衡利弊。前者热血一上头,什么都不顾,而后者则要权衡值得不值得。这个区别是重要的。懂得权衡,知道利弊,这是理性化最粗浅也是最重要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念,人们开始寻找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利大弊小的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和文化。

孙立平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图)
2023-09-23

理想国丨乌托邦在深圳蛇口举行的"2023中国前海企业家峰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发表了"在不确定性时代寻找确定性"的主题演讲,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的非常到位,分享给各位。我们可能要经历一个并非短暂的经济收缩期。我不太愿意用通缩、衰退...

孙立平:从大拆解的角度理解美国为什么还没有衰退
2023-09-08

在一次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有时候会有种世界经济要崩溃了的感觉,但到了第二天,一切似乎又都好了起来,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现在到底在发生什么。"一位银行家说:"那些说自己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人是在自欺欺人,对吧?我们真的不知道,在利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我以为经济衰退应该已经来了,但并不是这样。"

孙立平:在历史中,你以为您会是谁
2023-07-04

那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竟有那么多人欢呼喝彩。国际上每每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尤其针对西方国家,都不乏叫好之声。恐怖主义本来是无规则、无底线、无差别的反人类,是世界公敌,好多人却当成了反对霸权的英雄。后来,塔利班组织在巴基斯坦一个高山上,杀害了多名登山者,其中包括两名中国人,有些人才惊异的意识到,恐怖分子原来也杀中国人。你以为你是谁?

孙立平:我们最大的问题, 是都想成为“人上人”
2023-07-04

刚才我看到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到:中国人奴性的本源是什么?就是都想成为人上人,从而放弃了自由和尊严。老实说,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很难马上把奴性和想成为人上人这两个东西联系起来,后来想想,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这个奴性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就是把成为人上人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奴性都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最高目标可以付出的代价。

中国经济三大红利 北京当局几乎全毁了
2023-06-28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孙立平表示,尽管三驾马车的分析在特定背景下是有用的,但实际上,在三驾马车的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所以,在最近的一个讲座中,我曾把三驾马车的分析脉络,放在浅层逻辑的题目之下。而在深层逻辑的题目中,则分析了另外一组我认为更重要的因素。 这组更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就是和平、改革、劳动力这三大红利。

孙立平:一个听起来就过于荒诞的事情如何演绎成为一个真实的故事?(图)
2023-06-08

【前几天发的《举债时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一文写于2020年7月16日。下面这篇写于2020年7月18日。这两篇文章虽然都写于将近三年前,但对于认识今天的债务问题,还多少有些价值】一个贫困的西部县,令人瞠目的四百亿债务,沸沸扬扬,网上已经议论几天了。但直到今天,仍有几个巨大的问号...

清华教授揭中国经济新二元困局 专家解读(图)
2023-05-26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近期就中国经济形势发表“三点看法”,指货币大量的增发,物价却处于低迷的状态,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在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国计和民生,大量的钱都在国计上循环。有海外专家认为,孙立平在暗示中共在经济体制上走回头路,导致国计民生都一塌糊涂,但没有解决办法。

中共经济环境遭国际大拆解!中国的钱都在这里循环…(组图)
2023-05-22

我们的国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把它叫做大拆解的过程,这是我去年4月份提出来的。现在人们用“脱钩”这个词,但“脱钩”只是一个局部性的、技术性的概念,“大拆解”则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的概念,两个逻辑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