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对华战略

王赫:“气球事件”与美国外交战(图)
2023-02-11

美国军方2023年2月7日公布的图片显示,美国海军水手在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比奇(Myrtle Beach,又称默特尔海滩)海岸附近回收中共间谍气球残骸。气球事件正在发酵。在国际关系层面,相关国家的站队步伐加快。例如,2月4日美国战机击落气球后,一些国家积极表态。(一)加拿大。总理...

推进对华战略竞争 2022美国两大成就太亮眼
2023-01-07

2022年4月7日,美国电动车巨头Tesla公司在美国建设的第二座工厂投入了生产。图为位于德州奥斯汀的新电动车工厂开工,众多电动汽车爱好者参加开幕派对。2022年,拜登政府继续锁定中共为最主要的对手,推进战略竞争,并赢得主动,处于有利战略态势。仅就经贸方面而言,美国的如下两大进展...

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图)
2022-11-09

译者:仁者乐山尽管美国拜登政府对支撑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的基本假设进行质疑,是正确的,但20多年前制定这一战略的人,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也是正确的。当时和现在一样,必须要为远期的可能性留下开放的空间。在其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美国总统乔-拜登的政府认识到,俄罗斯和中国各自带来不同的挑战。...

习近平不知如何应对 困境前所未有(图)
2022-06-09

美国前担任负责人事和战备的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威尔基撰文说,某种宿命论已经潜入西方思想的某些角落:即崛起的中国注定要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大国。然而,不管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多么激昂地捶胸顿足,中共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其主导世界之路也不是命中注定的。事实上,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指出,中共正在迅速步入一个经济衰退的时代,而习近平政府不知道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经济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多年积累下来之后已经到了再也无法回避的地步,中国目前的困境前所未有。

何清涟:拜登的对华“战略模糊”还能坚持多久?
2021-07-15

拜登上任半年以来,在美国视为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上,拜登政府坚持战略模糊策略,在一点一点放松的同时又采取一些看似严厉的禁制令,例如从6月以来,拜登撤销川普政府对TikTok和微信的禁令签发行政命令,随即又重设并扩大对中国涉军和监控企业的制裁,以保持国内政治平衡...

白宫中国事务主任新书 显示美国更强硬对华战略(图)
2021-07-15

书中以大量中共领导人讲话和文件为依据,揭示了冷战结束以来,中共领导人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到习近平的“百年未见之大变局”,30多年来实行一项削弱美国实力、自主发展、逐渐取代美国在亚洲和全球领导地位的“大战略”。

中共高层继续施压美国 还会误判多久?
2021-07-11

中共外交部与王岐山的口径一致,没有再提以往的“不冲突不对抗”,应该不是偶然,相当于中共试图对美国展开新一轮外交攻势,再度向美国政府施压,拜登团队想不接招都难。或许中共高层看到美国政府没有关于疫情追责的进一步行动,才再次放胆一搏。

杨威:美放生“北溪二号”的对华战略考量
2021-05-27

中共刚刚建政时,曾被斯大林怂恿,为前苏联在朝鲜打了一场代理人战争。中苏交恶后,中共从共产阵营反水,又投向了美国;如今,俄罗斯眼看美中全面对抗不可避免,自然不会把自己送上前线,而是借机从美中两方捞取更多好处。

G7改造第一步 中共胆战心惊
2021-05-08

现在,英国借担任G7轮值主席国的机会,邀请印度、韩国、南非和东盟与会。这仅仅是G7改造的第一步。就这一步,就足以使中共胆战心惊。

日本战略转变 中共为何称已“撕破脸皮“
2021-04-29

东京时间2021年4月15日晚,菅义伟在出发前往美国前对记者说:我想与拜登先生建立信任,并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使我们以自由、民主、人权和法治的普遍价值观团结在一起。(STR/various sources/AFP)正体简体4月27日,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在...

李林一:杨洁篪打破拜登对华战略三角平衡
2021-03-25

2021年3月18日,阿拉斯加中美会晤3月18日到19日,美中双方在阿拉斯加的会谈,中共政治局委员、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对美国务卿布林肯团队的强硬讲话,其中几段有关国际秩序的对话是关键,透露了很多信息。杨洁篪的强硬讲话会打破拜登对中共的战略竞争、合作、敌对的三...

美国对华大战略呼唤凯南式的智慧与远见
2021-02-04

“更长电报”指出,美国的对华大战略应明确其目标:遏制中国建立对西方不利的敌对国际秩序;遏制中国试图扩大中国的边界,包括武统台湾……美国应该实施“红线”策略,只要中共逾越红线,美国就应当遏制。

王赫:是川普对华战略误判 还是左媒要误导?(图)
2020-09-04

川普政府对华战略判断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根本不存在“误判”问题。川普的现行对华政策,正是在“把中国国内已经处于休眠状态的民主自由力量激活,并吸引更多的中国民众进来”。川普竞选纲领显示,在新的任期里,其对华战略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