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李鸿章

马拉火车的残酷真相
2024-12-23

当初李鸿章主张修建唐胥铁路时,遭到了朝中顽固派的阻挠,在他们看来,唐山是清东陵的所在地,若在此修建铁路,列车经过将会震动龙脉,喷出的黑烟有害庄稼,绝对不行。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好换了个说,说我要建的不是行驶火车的铁路,而是一条“快车马路”。于是,唐胥铁路竣工后,李鸿章为了堵住反对者的嘴,真的用骡、马来拉车运煤。

改革34年,一战破功
2024-11-22

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洋务派对他们所选择的自强之路充满了美好的展望:“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潜慑其狡焉思逞之计。否则我无可恃,恐难保无轻我之心……今既知其取胜之资,即当穷其取胜之术。”但,历史很残酷,真理总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中日大战,结局早已注定(图集)
2024-11-20

有学者发现,在1890年之后,北洋水师得到的拨款并不比之前少,却再未购入军舰,除为慈禧修建颐和园的费用外,还有大量军费损失源自北洋水师内部的腐败。 北洋水师的后备兵,最初的名额为250人,到后来膨胀到几千人,可他们从未参与训练,甚至连军舰都没见过,纯粹是进去混日子,吃空饷。北洋水师中,甚至还有人借军舰之便参与走私。

天子西逃,督抚媾和! 谁该为“东南互保”负责?
2024-10-28

慈禧太后受了洋人刺激,公然对列强十一国宣战,结果招来了八国联军。当时由于义和团破坏铁路电线,南方督抚对朝廷发生的事情有些雾里看花。再加上朝廷政令一日三变,发来的圣旨有时候甚至都前后矛盾,这就给了督抚们玩弄文字游戏的空间,可以截取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执行,比如“联络一气,以保疆土”。

是清官却将中国拖入深渊 李鸿章骂其误国误民(图集)
2024-10-27

他把全省40多名洋教士及家属,或骗或捕,都集中到他的巡抚衙门,然后剥掉上衣,一个个用刀砍死,被害者中包括12名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意大利籍主教、修士和修女,34名英国浸信会传教士,其中有11名幼童。 毓贤在山西究竟杀了多少洋人,无法统计,有记载的就超过一百人,受到株连的中国教民更是多达万人。毓贤的做法,引发了在华洋人的惊恐,毓贤以一省巡抚的身份,带头杀人,完全超出了洋人底线,可以说,辛丑事变,部分因他而起。

他者眼中的李鸿章(图)
2024-09-08

李鸿章侧面照李鸿章于1870年末成为首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的28年,他一直担任此职。在这28年间,因其职务职责与个人识见、能力,举凡中外重要交涉,李鸿章无不参与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在一些交涉中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一位英国外交官曾说,李鸿章是大清国事实上的外交部长。此说...

国足这0比7,让我想起李鸿章的“看足球之问”(图集)
2024-09-08

谬矣哉,谬矣哉!各位好,今天眼睛还是疼的厉害,不更正稿了,看了昨晚国足0比7小负日本的那场球,觉得9块8白花了,想写个球评,赚个本。说写球评其实也没什么好写的,我看从技术分析到体制反思,这一天写的人已经蛮多的了。我就想起一个段子,是关于李鸿章看足球的。说1896年的时候,李鸿章因...

晚清最惨烈的鸿门宴!八大将军人头落地
2024-08-25

自古以来但凡鸿门之宴多有悲壮故事,刘邦在鸿门宴中死里逃生,最终成就了汉家基业,成了一段佳话。鸿门宴也因此被后世用来比喻不怀好意的筵席。鲜为人知的是,清朝末年也发生过一场鸿门宴,设宴的是李鸿章,赴宴的是太平天国的八大将。这是一顿残忍的午餐,八大将高高兴兴入座,还没动筷子就人头落地了...

雷颐:从李鸿章隐瞒疫情说起
2024-08-22

李鸿章:我任直隶总督时,我们那里发生了鼠疫,死了数万人,然而我在向皇帝写奏章时,一直都称我们这里太平无事。当有人问我,你们那里有没有什么疾病?我回答说,没有任何疾病,老百姓健康状况良好。人类可以说与各种疫病相伴而生。从先民的烧香拜神、祈康祛病到科学日益昌明、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人...

文革中被挖坟辱尸的历史人物(图)
2024-07-07

据专家们的保守估计,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者达773万人。在这场浩劫中,许多中华历史上的先贤与优秀儿女的坟墓被挖,尸骨被毁被辱。

汉阳铁厂与洋务派经济思想的困境(图)
2024-06-25

近年来,史家们热衷宣扬办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其实,张之洞办汉阳铁厂是花了大笔公共资金买来失败和挫折的官办企业的典型。办这样的工厂,张之洞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走的都是这条错误道路;而到了20世纪,从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开始,中国人一再重蹈覆辙...

真厉害!甩中共战狼们十万八千里 清朝外交官纽约答问太超前(图)
2024-05-17

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时,纽约报纸用李鸿章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来打响广告: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天的报纸。(见图)9月2日上午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翻译插话:在...

甲午之败,庚子之败,根本不是败在武器落后,而是人心崩坏了
2024-04-26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结于武器落后。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纯粹是胡扯。甲午战败,并不是武器落后,本质上是清廷无信,淮军无义,是国家制度之败。而庚子之败,也和武器无关,是由于清廷的腐败,民众的愚昧,总之是人的失败。

大清外交官郭嵩焘慧眼预见未来 却屡屡被身边小人陷害(图)
2024-03-24

刘锡鸿的投靠,得到了朝廷中一帮守旧大臣的支持,这让刘锡鸿大受鼓舞,索性秉承他们的旨意,暗中监视郭嵩焘的一举一动,不断在背地里打郭嵩焘的小报告,采用诬陷手段,编造种种罪状,混淆视听,意欲置郭嵩焘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多年后,刘锡鸿的《英轺私记》曝光,人们才发现他口是心非,在朝堂上大骂西方,在日记里却尽说西方的好话。

王朝灭亡前加速时刻:四大征兆齐备 亡无日矣
2024-02-28

小团伙的利益凌驾于集团利益,集团利益凌驾于国家民族利益,是统治集团进入脑死亡的重要标志。可以做个假设,如果年轻的光绪能够活下来(只活了37岁,并无绝症),清朝很可能立宪成功,中国很可能进入君主立宪的宪政时代。但是,历史不容假设,也就是说,光绪必须死,清朝必定灭亡。 五 一句话结论 四大征兆齐备,亡无日矣。

《纽约时报》专访李鸿章,100多年后依然震撼(图集)
2023-11-20

当地时间1896年8月28日,大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油轮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李在美国受到了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并和美国一些要员及群众见面,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专访了李鸿章。纽约报纸用李鸿章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

近代史上的李中堂
2023-11-03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为钦差大臣便宜行事,同各国谈判。这是李鸿章刚抵达英国驻华使馆的情景,迎接他的是英国远征军司令阿尔弗雷德·盖斯利(右二)。1900年。按:今晨金钟兄发我一微信:附呈兄一掌故——1900年西太后召李鸿章上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