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李鸿章

他者眼中的李鸿章(图)
2025-08-11

这次欧美之行的所见所闻肯定对李鸿章有相当大的影响,他认为欧美的强大是从制度上保障了“上下一心”,在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时“沥陈各国强盛,清朝贫弱,须亟设法”。但清朝政治舞台留给他演出、施展的时间、空间已经无多。回国后他依然处于投闲散居状态,并因误入圆明园受到朝廷的严厉呵责,“罚俸一年”。直到1900年1月,他南下广州任两广总督才重返政坛,但不久他就忙于处理庚子之事、辛丑缔约,于1901年11月初病逝。

李鸿章为何不许北洋舰队出海(图)
2025-07-29

甲午海战期间,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不能远离本国海港,要游弋在近海海面上,威慑敌军,作猛虎在山之势,这种保守战术惹来后人耻笑。然而,李鸿章真的那么神经大条,不懂军事技术吗?战略虽然错误,但更重要的是找出后面的缘由。孙子云:兵贵神速。把它用在近现代海战上,不妨也可以理解为军舰行驶速度和...

杀降的“国情”与“公例”(图)
2025-07-26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江南重镇,清代是江苏省城。太平军占领苏州后,为太平天国苏福省省会,忠王李秀成长期精心经营苏州,想将其建为第二个天京,是太平军占领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攻占苏州,当然是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梦寐以求之事。1863年春李鸿章率淮军和常胜军陆续攻下常熟、太仓、昆新、吴...

李鸿章左宗棠可曾想到死后会被刨坟暴尸?(图)
2025-06-21

左宗棠后人当官的不多,孙子左念恒做过余杭太守,是个诗人。到了第四代以后,多学者,多名医。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是著名外科专家,毛泽东早年在湖南搞农民运动的时候,左景鉴也搞过农运。据左宗棠曾孙女婿梁赐龙回忆,文革时,左景鉴被打成“牛鬼蛇神”,被迫去打扫厕所。 俗话说,挖人祖坟是最缺德的事,而这样缺德的事在中共治下还少吗?

一女子生得丑嫁不出去,嫁给了哥哥,婚后生了一孩子成晚清名人!(图集)
2025-04-19

▲姻缘天注定,很多名人的诞生常伴随着传奇故事!(示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名人的诞生,背后总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清朝一位名叫李殿华的农家子弟,以种地为生,半耕半读,是个五十年没有走出农村的读书人。李家穷得需要举债才能过日子,不过略懂医术的李殿华,在穷困潦倒之时,仍不忘行善积德,还...

马拉火车的残酷真相
2024-12-23

当初李鸿章主张修建唐胥铁路时,遭到了朝中顽固派的阻挠,在他们看来,唐山是清东陵的所在地,若在此修建铁路,列车经过将会震动龙脉,喷出的黑烟有害庄稼,绝对不行。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好换了个说,说我要建的不是行驶火车的铁路,而是一条“快车马路”。于是,唐胥铁路竣工后,李鸿章为了堵住反对者的嘴,真的用骡、马来拉车运煤。

改革34年,一战破功
2024-11-22

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洋务派对他们所选择的自强之路充满了美好的展望:“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潜慑其狡焉思逞之计。否则我无可恃,恐难保无轻我之心……今既知其取胜之资,即当穷其取胜之术。”但,历史很残酷,真理总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中日大战,结局早已注定(图集)
2024-11-20

有学者发现,在1890年之后,北洋水师得到的拨款并不比之前少,却再未购入军舰,除为慈禧修建颐和园的费用外,还有大量军费损失源自北洋水师内部的腐败。 北洋水师的后备兵,最初的名额为250人,到后来膨胀到几千人,可他们从未参与训练,甚至连军舰都没见过,纯粹是进去混日子,吃空饷。北洋水师中,甚至还有人借军舰之便参与走私。

天子西逃,督抚媾和! 谁该为“东南互保”负责?
2024-10-28

慈禧太后受了洋人刺激,公然对列强十一国宣战,结果招来了八国联军。当时由于义和团破坏铁路电线,南方督抚对朝廷发生的事情有些雾里看花。再加上朝廷政令一日三变,发来的圣旨有时候甚至都前后矛盾,这就给了督抚们玩弄文字游戏的空间,可以截取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执行,比如“联络一气,以保疆土”。

是清官却将中国拖入深渊 李鸿章骂其误国误民(图集)
2024-10-27

他把全省40多名洋教士及家属,或骗或捕,都集中到他的巡抚衙门,然后剥掉上衣,一个个用刀砍死,被害者中包括12名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意大利籍主教、修士和修女,34名英国浸信会传教士,其中有11名幼童。 毓贤在山西究竟杀了多少洋人,无法统计,有记载的就超过一百人,受到株连的中国教民更是多达万人。毓贤的做法,引发了在华洋人的惊恐,毓贤以一省巡抚的身份,带头杀人,完全超出了洋人底线,可以说,辛丑事变,部分因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