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美中关系

纪永添: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中对抗无法逆转
2023-01-01

近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因乌克兰战争而延宕多时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22年的国防战略报告与中国军力报告,让外界能一窥美国接下来的国家战略与国防发展方向。与2017年川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国防战略报告相比,拜登政府有持续不变的政策,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非常值得进一步讨论。拜登...

中文推特用户热议美中关系与台湾问题(图)
2022-12-29

美国和中国国旗。华盛顿—近日来,中共当局一方面声言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一方面又在台湾岛附近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在美国行政当局反复表示严重关注和反对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之际,中国声言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这究竟是在下一盘什么棋?在一些推特中文用户看来,中共当局显然精神...

彭博:北京不会猛烈报复美国,因为…(图)
2022-12-22

彭博资讯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高阶官员表示,美国为重新平衡与中国大陆关系所付出的努力,使拜登政府在严格管制对陆芯片出口的同时,不会遭受北京当局的危险报复。美国自川普政府时期以来已对中国大陆企业发起多轮制裁,迄今涉及约600家企业或实体以及研究机构,涵盖高科技、建设、物流等不同领域。...

王丹:美中关系中里的季辛吉苟合路线(图)
2022-12-21

在目前美中两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回顾美中关系的历史,应当会让我们对现实的判断增加一些参考依据。最近我重读美国著名记者James Mann撰写的相关著作《转向》(About Face),颇有心得,可拿来与读者做一些分享。我们知道,美中关系的开拓者,美国外交界教父级人物基辛格,几...

王丹:改变中国,应当是美国的政策核心
2022-12-19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由于美中关系的突破,来自于美国联中制苏的战略需要,因此美国自始至终淡化对中国内政的批评,甚至还有意无意美化中国,使美国人民误以为中共有别于苏联政权。James Mann对中美关系做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分析和判断:美国与中共领导人达成的关系,是根据一项心照不宣的假设:中国是个独特的国家,不能用套在别国之标准与原则来对待。美国从来不愿意触及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问题,只谈人权问题,但他们忘记了政治问题不解决,没有人权问题的改善空间。

美国人视中共为敌民意之高出乎意料 两国关系已难回头
2022-12-18

近期美国知名智库发表年度民调指出,高达七成五受访者视中共为敌,显示美国民众担心中共威胁,主张团结盟邦强化民主体制,忧虑中共进逼台湾,并且支持阻止中共对台湾潜在侵略行动。美国雷根总统基金会暨研究所(The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Foundation ...

美中关系恶化 中国企业“洗新”躲地缘政治风险(图)
2022-12-01

过去一年有500家中国公司赴新加坡注册,以躲避地缘政治风险。(路透)金融时报报导,过去12个月,有多达500家中国公司悄悄到新加坡注册,以避免美中紧张局势升级的地缘政治风险。金融时报形容这是去“洗新”(Singapore-washing),最这样做的一批公司包括快时尚品牌Shei...

美中科技战另一关键战场:风险投资(组图)
2022-11-27

风险投资是现代科技创新的源头之一,孵化出众多高科技公司。中共利用外国风险投资,不但吸收资本,而且能够获取外国的技术与市场,在美中科技竞争的大环境下,风险投资也成为一个关键战场。

颜纯钩:美中对抗是长远战略,打打谈谈属各取所需
2022-11-26

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在拜习会之前,习近平曾派出一个代表团秘密访美,与美方一个由政商在野人士组成的代表团私下会面,为拜习会打前站。因为这个消息,海外有评论即寄望美中关系开始解冻。拜习会的结果,并没有带来什么令人鼓舞的消息,只是拜登透露中共短期内不会攻台,王毅又强调美国承认一个中...

前美国军官:美中关系:有时沉默是金
2022-11-25

中共很久以前就明白了(和许多其它国家一样)这个道理:如果想迷惑美国人,就不要和他们对话。美国人会局促不安,想知道他们做错了什么惹恼了对方。然后美国人开始做出让步,放弃一些东西,以恢复对话。今年夏天,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共对拜登政府的态度愈趋冷淡,拜登政府似乎陷入了恐慌,试图寻求重启与中共的沟通。

习近平讲话拜登专注倾听不时低头记录?(图)
2022-11-25

G20峰会结束好几天了,官媒还在回顾习近平出席峰会的“高光时刻”,机会难得,‘人民日报’还有点沉醉在习拜会的“花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