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新闻 > 大陆 >

浙江大学35岁博导跳楼身亡 校方集体沉默

近日,浙江大学传出青年博导坠楼身亡事件,引发公众对社会压力和学术“内卷”的深刻讨论。而浙江大学相关多方对此保持“沉默”。

8月4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教学楼发生一起坠楼事件。据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坠楼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年仅35岁。浙江大学官网显示,该教师姓杜,系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农业机器人、仿生软体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极目新闻报导,浙江大学校方、院系、工会、同事对此事集体噤声,以“暑期不便回应”、“后续会发通知”回应。

该教师离世的消息传出后,其死因在网络上引发了多方猜测。有知情者透露,杜老师是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毕业,一路读到浙江985大学博士并留校任教,学术道路可谓步步艰辛。许多网友认为,其坠楼是源于巨大的工作压力与考核焦虑。

根据公开信息,逝者2020年入职浙大,签订的是“特聘副研究员”合同。与“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序列不同,该岗位更像一条“博士后延长线”:六年聘期内须通过考核,方能进入校内“百人计划”轨道;若未达标,合同自然终止。

杜老师的离世,也让学术界的“非升即走”制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该制度旨在激励青年教师在一定期限内(通常是3-6年)达成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否则将面临离开学校的风险。

一位自称杜老师好友的王教授在朋友圈发文感叹:“高校把老师当驴使,既要犁地(教学)又要产奶(科研),还要拉磨(拉经费)。”

有网友指,此言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多重压力,他们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必须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申请科研经费、指导研究生,任何一项短板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考核结果。

有网友分析,当前的学术环境竞争极度激烈,导致“老师也得卷”。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和休息不足,极易引发精神压力,甚至导致精神崩溃。并认为年仅35岁、正值学术生涯黄金时期的博导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令人感到无比痛惜。

目前,官方未就此事发出通报。许多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应介入调查,查明真相,给逝者和家属一个交代。

编辑:李华😎日期:08-06
来源:大纪元
浙江大学 自杀
和平鸽变祭品!北京8万只阅兵鸽大逃亡(视频) 2025-09-04
文革复辟!湖北安徽2网民仅因批评阅兵就被拘留(组图) 2025-09-05
北京阅兵 “突然飞过来一只黑天鹅 很震撼” 2025-09-05
四川成都警方内部文件外泄 2025-09-03
网传南大青年博导自杀去世 其副院长老公出轨(组图) 2025-08-30
ChatGPT竟劝“别找妈妈诉苦” 美16岁少年轻生 父母怒告OpenAI(图/视频) 2025-08-27
网传南京大学博导东思嘉自杀身亡 年仅33岁(组图) 2025-08-27
网传南京大学33岁海归博士自杀身亡 死因不明(图) 2025-08-27
女儿自杀后我去看了她与AI的聊天内容(组图) 2025-08-26
武汉楼市领跌全国 传80后被负债压垮自杀(图) 2025-08-24
广东一41岁海归副教授传跳楼身亡 上月刚结婚(图) 2025-08-21
这些名人为什么都自杀了?(图) 2025-08-18
遗书曝光 中国公民ICE内自杀(组图) 2025-08-12
陕西一医院禁止规培生进餐厅吃饭 被批歧视(组图) 2025-08-10
浙江大学35岁教师坠楼身亡 “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图) 2025-08-06
孙立平:中国企业家 他们为什么撑不下去了?(图) 2025-07-31
全家正准备移民 男子砍死妻儿三人后跳楼自杀(图) 2025-07-30
家居首富离奇去世 “蛇吞象交易”惹的祸(图) 2025-07-29
热搜第一!这个社会太冷了 他悲惨离开(组图) 2025-07-24
太可惜:河南男孩100元车费错付1010元 索要无果自杀(图) 2025-07-23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