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巨头寒武纪股价大跌 市值蒸发超694亿
2025年9月4日,A股开盘,中国AI巨头寒武纪再次大跌,一度跌超13%。图为中国股市资料照。(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9月4日A股开盘,中国AI巨头寒武纪再次大跌,一度跌超13%。与前一日相比,该股市值蒸发超694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界面新闻,9月4日,寒武纪一度跌超13%。截至上午收盘,该股跌幅为11.90%,报1,237.83元/股,市值为5,178.5亿元。与前一日相比蒸发超694亿元。
寒武纪从8月28日取代贵州茅台成为第一高价股后,经历多日调整,已从最高价1,595.88元回撤超过20%。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寒武纪最近期调整,与一则指数调整公告有关。8月29日,上交所宣布,根据指数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寒武纪在科创50指数中的权重将面临被动调整,从当前约15%的占比降至10%。
科创50指数相关基金是寒武纪创新高的重要推手。寒武纪半年报显示,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分列寒武纪的第四、第五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4.7%。
此前,8月27日,寒武纪一度成为A股股价第一高,但盘中7分钟便被茅台反超;28日,寒武纪再次超越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多家媒体引用分析指出,寒武纪估值极高,滚动市盈率、一倍市盈率、市净率等均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存在过度估值风险。
据腾讯新闻报导,寒武纪被纳入多个重要指数(如科创50、上证50、沪深300、富时中国A50等),吸引指数基金买入,这是寒武纪股价被推高的原因之一。
8月28日晚,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指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东海证券分析认为,国内各产业算力需求增加,而国内云端AI芯片稀缺性,推动了寒武纪营收高企及净利润的盈利。
在美国对华AI芯片管制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获取英伟达芯片的难度变大。寒武纪是国内唯一一家上市的AI芯片企业,属于稀缺标的,这是寒武纪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很多专家分析认为,中国股市本质上是政策市,即中共政府利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而出现的股市涨跌现象。
中国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徐真曾对大纪元表示,仅靠政策救不了股市,从中国的经济和就业的基本面看,大陆股市向好的基础不存在。“所以说,目前老百姓的储蓄资金进入股市,短期看获利的可能性很大,长期看只能是被收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