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也许能决定俄乌最终的战局(图)
2025年8月18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左四)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三)和欧洲领导人在会晤后合影留念。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Tanvi Ratna撰文/信宇编译)
上周,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德国总理默茨(Friedrich Merz)、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欧洲领导人齐聚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会晤,这张集体照片迅速走红。川普总统坐在办公桌“坚毅桌”(Resolute desk)后面,两侧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政府首脑。这姿势、这视角、这取景,似乎印证了一个熟悉的叙事:华盛顿引领,欧洲跟随。
当然,真正的影响力平衡并非体现在图像中。它存在于更隐蔽的机制中,这些潜藏于表面之下的系统在谈判中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不为外界熟知的权力结构的核心,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机构,总部位于比利时的SWIFT系统。
在乌克兰冲突的背景下,SWIFT(全称为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已然成为决定性杠杆。尽管它常常被误认为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然而在当今形势之下,SWIFT已经成为了一种战略工具,具备着筛查、冻结和排除资金的能力。在这场战争中,被排除在SWIFT之外,其经济后果比任何单一战场上的损失都要更为严重。
有一个案例可以清楚表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俄罗斯的俄罗斯农业银行(Rosselkhozbank)。
俄罗斯农业银行在俄罗斯农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对于大多数金融圈外人士来说,它却鲜为人知。该银行为俄罗斯约15%的农业综合企业提供融资,包括化肥出口和粮食运输等。莫斯科一直将重新接入SWIFT系统作为延长黑海粮食交易的条件,此举凸显了即使是非军事领域的经济往来,获得准入也至关重要。
然而,俄罗斯的访问权限仍然被切断。没有了SWIFT,俄罗斯农业银行无法可靠地处理跨境支付。虽然俄罗斯有SPFS(全称为Financial Messaging System of the Bank of Russia,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替代方案,然而这个系统功能有限,而且被标记为“存在制裁风险”,甚至连莫斯科的一些更亲密的合作伙伴都避之不及。中国和土耳其的金融机构的态度也变得更加谨慎。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OFAC)的审查使,得参与SWIFT的成本不菲。实际上,在没有SWIFT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出口必须设法找到应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延误的变通方案。
华盛顿已释放出灵活性信号。自川普总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中旬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峰会以来,白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制裁豁免方案:将尝试性豁免与人道主义问题、资源贸易甚至停火路线图的进展挂钩。这种做法体现了一种更广泛的战略:将有选择性的制裁豁免作为谈判筹码,而非退让。
然而,欧洲对这种思路却有不同的看法。
今年早些时候,欧盟各国领导人在巴黎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重申了其立场:在俄罗斯全面撤出被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之前,任何俄罗斯银行都无法使用SWIFT系统。这项政策不仅仅是一种谈判策略,更是一项基础性政策。欧盟委员会重申了这个立场,称俄罗斯撤军是金融重新融合的“不可谈判的先决条件”。
这种分歧意义重大。华盛顿视制裁为一种可变的工具,而布鲁塞尔则将其视为一项原则。就SWIFT而言,布鲁塞尔掌握着行政管理的关键。尽管受到美国的巨大影响,SWIFT仍在欧盟管辖下运营。关于会员资格、重新连接和合规性的决定由比利时而非华盛顿负责。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克里姆林宫认为俄罗斯农业银行不仅仅是一家银行,而是一个楔子。如果一个实体能够基于人道主义理由重新加入,那么其它实体的大门就会打开。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俄罗斯储蓄银行(Sberbank)等。每一次新的重新加入都成为一个先例,每一次例外都可能削弱制裁壁垒。
不难看出这个战略的轮廓。俄罗斯将粮食出口与银行服务挂钩。停火提议与交易路线挂钩。莫斯科将金融连通性定位为人道主义必需品,试图将运营需求转化为谈判筹码。
然而,跨大西洋联盟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是真实存在的。美国的川普政府担心战争局势无限升级,因此倾向于采取适度的灵活性以迫使对方做出让步。而欧洲机构不太相信莫斯科发出的信号,所以仍然坚持附加硬性条件。
这种分歧可能发展成不仅是口头上的。欧盟所有成员国要求每六个月一致延长制裁一次。匈牙利在乌克兰政策上已经是欧盟的一个异类,现在它继续威胁要进行否决。一些欧洲国家担心,如果美国加大对欧盟灵活性的压力,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可能会减弱。现在,一些低调的声音警告说,制裁的一致性并非理所当然——这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的。
这就是悖论所在。美国指挥着北约部队,主导着外交,并向乌克兰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财政援助。然而欧洲——通过控制SWIFT的访问权限——却对俄罗斯重返经济拥有更持久的影响力。
本质上,这是依靠基础设施治国之道。不是依靠武力,而是依靠体系的力量。
正因如此,俄罗斯农业银行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却具有战略意义。它考验着制裁政策是否能够持续,还是在政治和经济压力下开始瓦解。它衡量着跨大西洋联盟的韧性是坚不可摧,还是有条件的。它也挑战着欧洲对制裁的承诺是否与华盛顿推动达成协议的意愿相符。
川普总统与欧洲领导人的合影可能会占据全球各大报纸头条新闻,然而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可能发生在数千英里之外的布鲁塞尔,而不是华盛顿的会议室里。
在这种无声的分歧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竞争:关于时间表、条款和手段等方面的竞争。
或许,归根结底,这是关于控制权的竞争。最终会如何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坦维‧拉特纳(Tanvi Ratna)是印度新兴科技政策智库Policy4.0的创始人。她曾在美国国会共和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任职,也曾参与制定印度莫迪总理的竞选策略。读者可以在X和Substack上关注她的作品。
原文:The Power Behind the Photo: Why SWIFT, Not Sanctions, May Shape the Ukraine Endgam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