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评论 > 好文 >

《告诫西方》至今仍振聋发聩

1994年6月1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俄罗斯知名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在火车上挥手致意

五十年前的6月份,苏联流亡者、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1918-2008)向美国和英国听众发表了五次演讲中的第一次演讲,这些演讲随后结集为《告诫西方》(Warning to the West,1986)一书出版。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索尔仁尼琴和他的警告。

首先是索尔仁尼琴这个人,美国年轻人对他大多知之甚少。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经历了前苏联时代和如今的俄罗斯时代。他在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毕业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军队服役。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战功卓著,被授予勋章,并晋升为上尉。然而,1945年2月,当他还在前线服役时,他给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批评了苏联独裁者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苏联秘密警察读了索尔仁尼琴的信,将其定为叛国罪。他被判处在苏联集中营劳改八年,然后流放到苏联的一个偏远地区。

1956年,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为斯大林的一些暴行进行了平反。赫鲁晓夫为已在集中营服刑八年的索尔仁尼琴免除罪责,并解除了他的国内流放处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索尔仁尼琴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则偷偷写书。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也是最直接导致索尔仁尼琴在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本书,就是《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该书于1962年经赫鲁晓夫批准出版。该书详细描述了苏联战俘营的生活,令人毛骨悚然。它充分揭露了苏联制度的残酷无情,使西方知识分子几乎不可能再继续空洞地赞美,鼓吹苏联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在道德上优于西方民主制度。

1964年,赫鲁晓夫在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中被废黜,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冷酷无情的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索尔仁尼琴继续秘密写作。他的主要作品是三卷本巨著《古拉格群岛》(The Gulag Archipelago),于1968年完稿,但第一卷直到1973年才正式出版,此前手稿被偷运出苏联,交给了一家法国出版商。到1975年,所有三卷都已顺利付梓。

《古拉格群岛》残酷地记录了遍布苏联广袤大地的数千个奴隶劳改营网络。这是一部极具爆炸性和震撼力的力作。作为回应,勃列日涅夫和政治局剥夺了索尔仁尼琴的苏联国籍,并将其驱逐出境。在欧洲逗留数月后,索尔仁尼琴迁居美国。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数年,他才回到他深爱的俄罗斯安度晚年。

1975年,在抵达美国仅一年后,索尔仁尼琴就向西方发出了警告。他既是美国的朋友,也是苏联压迫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开敌人。他不仅告诫美国人苏联制度的罪恶,还告诫美国人他所认为的美国社会的一些危险缺陷:缺乏精神价值观,新闻界尚未觉醒而软弱无力,心理上无法坚定地应对苏联扩张主义的无情罪恶,尤其崇拜物质主义,而这会杀死人的灵魂。索尔仁尼琴担心,美国人如此强烈地相信物质上的舒适和安逸至上,以至于他们不再相信有任何更高的道德价值观值得为之战斗或牺牲,而这种缺乏道德清晰度的情况会危及我们作为一个自由国家的未来。

索尔仁尼琴警告说,如果没有精神价值观,美国就没有勇气和意志来对抗像苏联这样的真正邪恶势力。在《告诫西方》一书中,他竭尽全力揭露苏联共产主义政权的本质。他讲述了1921年伏尔加河大饥荒(the Volga famine)之后,美国救济署(the American Relief Administration)的人道主义援助如何拯救了数百万俄罗斯人的生命。而苏联共产党政权是如何对美国的恩惠表示感谢的呢?索尔仁尼琴说道:“他们不仅试图将整个事件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以至于今天在苏联报刊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美国救济署的报导,他们甚至谴责美国救济署是一个秘密的间谍组织,是美帝国主义在俄罗斯建立间谍网的狡猾阴谋。”

在苏联开始实行集中营制度,消灭所有反对党,对农民实施种族灭绝,策划大饥荒,以至于1932—1933年,600万至1000万乌克兰人被蓄意饿死,以及其它恐怖事件之后,美国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和美国国会正式承认了苏联政府,这让索尔仁尼琴回想起来感到惊讶和恐怖。

索尔仁尼琴对美国自二战以来对苏联的绥靖政策表示遗憾。用他的话说,“从雅尔塔(Yalta)会议开始,你们西方的政治家们出于某种莫名其妙的原因签署了一份又一份投降书。西方国家或你们的罗斯福总统从未对苏联提出任何获得西方援助的条件。他给予的是无限制的援助,然后是无限制的让步。在没有任何必要的情况下,在雅尔塔默默地承认了苏联对蒙古、摩尔达维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占领。此后,西方社会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保护东欧,又有七八个国家投降了。”

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75年索尔仁尼琴向西方发出警告,这位俄罗斯作家发现了他所认为的“(在西方社会)……非常危险的心态:尽快屈服,尽快放弃,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和平与安宁。”他勇敢地试图说服我们,安抚苏联是不可能的,与他们暂时妥协,与他们达成交易(只要对他们有利,他们随时都会出尔反尔),向他们做出让步,妄想他们会放弃进一步侵略,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他的结论是,美国已经失去了以唯一能够取得有利结果的方式来对付苏联的能力:坚定不移。

索尔仁尼琴的警告洋溢着真理和智慧,但他并非对一切都洞若观火。他斥责西方错误地愿意与无情的邪恶对手妥协,同时也谴责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的寻求与苏联缓和(相互妥协以缓和紧张局势)的绥靖政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绥靖政策可能是苏联政治局不是将这位世界著名作家送回古拉格集中营或直接将他暗杀,而是将他流放的唯一原因,而他却在流放期间揭露了苏联体制的真实面目。

现在回过头来看,《告诫西方》的一个明显缺陷是索尔仁尼琴对美国精神的误判。在他发出警告仅仅半个月后,美国人民就选举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为总统。里根在道德和精神上都很清醒,正如2024年由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主演的美国电影《里根》(Reagan)所准确展示的那样,他看到了“邪恶帝国”(Evil Empire)的罪恶,并以索尔仁尼琴所说的绝对必要的不屈不挠的坚定态度来对付它。里根对战胜邪恶的不懈追求换来了冷战的胜利,邪恶帝国自相残杀。

诚然,索尔仁尼琴在1975年时低估了美国的精神储备。美国最终战胜了苏联。但今天呢?《告诫西方》对我们如今如何应对苏联的继承者、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的斯大林主义政权有什么有益的见解和建议吗?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与俄罗斯政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共政权呢?这些都是值得几十年之后的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简介:

马克‧亨德里克森(Mark Hendrickson)是一位经济学家,退休前任职于宾夕法尼亚州格罗夫城市学院(Grove City College),目前仍然是该校信仰与自由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Faith& Freedom)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研究员。他著述颇丰,研究议题涉及美国经济史、《圣经》中的无名氏人物、财富不平等问题和气候变化等。

原文:Remembering Solzhenitsyn’s‘Warning to the Wes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编辑:江一😎日期:06-30
来源:大纪元
作者:Mark Hendrickson文/信宇译
中共政权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告诫西方 精神价值观 苏联制度
【微博精粹】法西斯美学画面:大吼-踢腿-复制粘贴 2025-09-05
颜纯钩:习近平阅兵没名头 只能偷换概念 2025-09-05
法西斯美学三大核心:崇高感、归属感、自豪感 2025-09-05
【微博精粹】习博士,明天阅兵小心心梗哦 2025-09-02
没见过比这更无耻的!中新社明晃晃阉割川普(图) 2025-09-05
袁斌:从中南海吼声到重庆高楼上标语 意味着什么?(图) 2025-09-03
掸封尘:民仇官冲天花板 中共垮台剩“最后一公里” 2025-08-25
吕洪来:为什么当前中国呈现出整体性国民素质差(图) 2025-08-24
看到自己的命运!抗暴升级 中国人冲破了高压恐惧(图) 2025-08-10
袁斌:江油民众抗暴事件四大看点(图) 2025-08-09
大尺度!御用教授暗示中共王朝覆灭时刻(图) 2025-08-05
释永信被抓?重磅消息在后面(图) 2025-07-27
郝明阳:暮年政权 从社会崩塌看中共终局危机(图) 2025-07-23
中共政权大转折前兆!习近平成众矢之地(图) 2025-07-08
新中央真的成立了!? “没有一个元老”(图) 2025-07-05
崩溃在眼前!北京顾不上面子了 一天一变(图) 2025-06-20
恶劣至极!最近发现世界上最反华国家(图) 2025-06-17
周晓辉:温家宝诗作与田纪云文章被重提 预示什么(图) 2025-06-08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