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健康养生 >

一代名医去世前留下家规:任何人都不许吃这东西!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夏天来了,炎热的高温太难受了,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到如果来一种冷东西是多么的享受啊!多舒服啊!可是其中的隐患又有几人知晓?

你的冰箱里是不是有各种的雪糕,冷饮,瓜果梨桃降暑的好东西啊,哈哈。每到下午就想来一杯冷饮,或者来一桶冰淇淋?

不过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

这位肾病学宗师邹云翔先生立下的:不准家人和孩子们吃冷饮

▲邹云翔(1896-1989),我国中医肾病学宗师,江苏省中医院创始人之一并任院长28年,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医师30余年。

邹云翔女儿邹燕勤

▲邹燕勤邹云翔之女,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暨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同样是一位肾病专家。85岁的邹燕勤女士,看起来却像58岁,家族三代人、80多年研究中医肾病的,一家三代人都是慢衰老+身体好。邹燕勤女士平常看报跳广场舞玩微信,晚上11点睡,早上6点起,生活是比较自由的。

邹燕勤介绍,家族饮食原则也没有什么特别,也没有什么忌口。不过据金陵晚报报道,她父亲邹云翔去世前,曾留下一句话:不论研究学问到多深、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有一条铁规不能破——不准家人和孩子们吃冷饮!

1

其实在中医里流传着一首打油诗:

冷言冷语听不得,冷饭冷菜吃不得。

喝温水,吃热菜,不拉肚子不受害。

一年四季喝热汤,郎中乘早去改行。

上面这段俗语虽然有些夸张

但却能够把最简单的意思表达清楚

中医:

邹云翔教授曾经和家人说过:“胃喜温不喜凉”,“肾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对胃伤害大。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靠肾脏排除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

西医:

这是因为胃的表皮有一层粘膜,能分泌粘液保护胃自身不被消化液消化掉。冷饮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使保护胃的“天然屏障”——粘液层受到破坏,导致胃的防卫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力增加,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最终形成慢性胃炎。

老年人:少吃冷,避免诱发隐性疾病

老年人少吃冷,避免触发各种隐性疾病

人到老年,吃药药效不好、吃营养品营养补不上,情况多半在于脾胃不好。津液亏损、肠胃功能逐渐虚弱本是正常退化,生活不良的饮食习惯却会让退化速度翻倍,中老年人食宜缓、淡、暖,不要吃冷饭冷菜,更要少吃冷饮。

中老年人牙口不好、有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以及长期腹泻、消化不良的病人,不宜吃冷饮食品。

大量喝冷饮,会致使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容易诱发脑溢血。

冷饮(果饮料、冰冷水)可使咽喉部炎症加重或诱发咳嗽,所以肺部不好的、呼吸系统有疾病、喜欢咳嗽的不要吃冷饮,不光是夏天不喝冷饮,一年四季要喝温水。

男人:豪饮冰啤酒,诱发心梗夺命

冷饮,一般人会想到是甜品,因而男人吃冷饮好像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豪饮啤酒这种常见的行为很容易被忽视:啤酒一般都是冰的呀。

据《城市信报》报道,家住青岛市南区的胡先生因为在一家路边摊喝了凉啤酒,没想到回家睡到半夜突然大汗淋漓。家人将他送到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经检查,胡先生被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大家可能不知道,通常饮用3杯以上的冰水,其心电图上就会出现异常变化。所以,男性吃冷饮的问题也要注意。虽然说冷饮不会直接致病,但是会诱发本身一些隐藏疾病,特别是现在大多数人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下,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女人:痛经、月经不调找上门

女性不但要一年四季少碰冷饮,冷水澡都要少洗,不然痛经、月经不调都会找上门,这些都是常识。

女性不但要一年四季少碰冷饮,冷水澡都要少洗,不然痛经、月经不调都会找上门,这些都是常识,还有一点:长期冷饮影响月经,还会造成口臭。

我国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月经紊乱者的卵巢功能不全和月经过多造成的贫血,与牙周炎的高发率有关。由于牙龈经常发炎、红肿,厌氧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病菌在口腔大量繁殖,牙龈及口腔黏膜溃烂,口腔冒出难闻的气味。

孩子:过度吃冷饮,会影响发育

冷饮会刺激孩子的肠胃,导致孩子胃口下降,进食减少。

长久这样必然导致患儿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及吸收障碍。小儿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及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等症。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痛苦,而且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冷饮不能清心火,还会导致头痛!

冷饮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让人感觉能够“瞬间降火”,而实际上,贪吃寒凉食品和冷饮不仅不能清心泻火,反而会损伤脾胃,过于贪凉图痛快,只会损伤人体阳气。

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如果外感风热,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具有清热泻火、凉血退热功效的药物,避免发生身心病变。

吃冰淇淋等冷饮一定要适量,且吃的时候要小口慢慢吃,吃多了,吃急了会导致头痛。

这主要是因为吃大量冷饮,嘴巴里上颚会迅速变冷,因为温度下降太快,后部的神经中枢的神经群会向大脑发送错误信号,导致脑部血管急速收缩。

短时间后,上颚温度又恢复正常,神经群又向大脑发送正常的信号,使脑部血管急速扩张,虽然这个过程只会持续几秒钟,但血管的收缩、扩张就会导致头痛。

每天要吃五种食品:

早晚两勺蜜,润肠舒胃气;

生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天天吃花生(去红皮),少把疾病生。

做好以上这些养生方法,长寿绝对不是难事。这么好的文章,放到圈子里,给朋友看看吧。

编辑:宋云😎日期:05-11
来源:搜狐
名医 家规 冷饮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别不信!人过50没这病,能活到90岁 2025-09-05
警惕,大脑缺血的人,脸上很可能出现这几个异常,快速自测下(组图) 2025-09-05
才知道,市场上这5种“药水”蔬菜,菜贩子:我从不给家人吃,建议了解一下(组图) 2025-09-04
全国高温警报拉响,医生提醒:千万别在高温天气做这“6件事”!(组图) 2025-07-20
神奇的药丸(图) 2025-01-19
夺10命?介绍病患赴大陆换器官 台湾移植医生被起诉 收了60多万美元 2024-11-30
明代四位御医与帝王有着不解之缘(图) 2024-09-07
博士的女人亲手端上毒药 他吃下后竟然…(图) 2024-06-23
一眼能断人生死 明朝市井大夫有奇术(图) 2024-04-24
一个家庭,立下这9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组图) 2024-04-08
中国老家规,这就是教养!(图集) 2024-02-22
史书记载 五位清代民间大夫的起死回生术(图) 2024-01-09
空腹不能吃香蕉、喝牛奶?错!空腹状态下,最好不要碰这“5物”(组图) 2023-12-23
宋代鄞县名医臧中立治好了皇后的重病(图) 2023-11-11
入伏后,有钱没钱,多吃6种“扶阳”食物,驱寒补阳气,轻松度夏(组图) 2023-07-15
2023三伏时间表出来啦!一年中最危险的40天,照顾好自己(组图) 2023-06-29
多位院士名医集体总结:不生病的10条铁律!非常难得(组图) 2023-05-28
中国医学界再有多个专家及名医去世(图) 2023-01-04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