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史海钩沉 >

怎样评价慈禧这个人?

怎样评价慈禧太后这个人?是我在教学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按中国传统史学的讲究,称谓本身就说明问题。一般来说,称晚清当政的叶赫那拉氏为慈禧太后,就包含了肯定意味,因此慈禧是两个好字眼,而且是经她认可的尊号。而称她为西太后,就多少有点贬义,因为按满人的习惯,东为上,西为下。东太后钮钴禄氏,在被尊为太后之前,已经是皇后,地位实际上要高一些。那个时候,有人还带有蔑义的称其为“西边的”。

不过,史家最好的立场是价值中立。最好的称呼,应该是直呼其名,但人们已经习惯了称其为慈禧,我在这里就叫慈禧吧,而太后,是她的身份,她是清朝的太后,又不是我们的太后,所以,太后在这里就暂时免了。

古代的女性,地位不高,但有的汉人士大夫之家,女孩子还是会受一点教育,至少会教她们识字,能读一点书。个别才情高的,也可以吟诗作赋。但是,满人对于学来的汉人礼教,贯彻得特别刻板,所以,满人的女性,即使是阀阅之家,也不让她们识字。所以,慈禧在被选秀女入宫之前,基本上就是文盲。识字,是得宠之后才慢慢习得的。尽管如此,垂帘之后,亲笔的朱批,还满是错别字。

慈禧所受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小传统系列的。最明显的,是戏曲。由于传统宫里演出的昆曲她基本上看不懂,所以才引进当年属于花部的,由徽调和汉剧融合而成的高腔,即今日所说的京剧进宫。结果一个副产品就是,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得到了慈禧的高度关注,得以蓬勃成长。所谓同光十三绝,都是在她的培养下,光耀一世的。当然,做了太后之后,她和东太后也请翰林们给她们讲过一点历史课,但是效果如果,是很难讲的。

一个人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后来的眼界和见识。没有受过正经八本的传统教育,固然使得她在秉政的时候,没有她的夫君咸丰皇帝那么多教条和框框。跟洋人打交道时,身段放得比较低。而且,也会有一些只有戏迷才有的道德品质,比如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其实,作为君主,是无需报谁的恩的。但是她很在乎。对于在她看来拯救了大清的中兴名臣,她一直都很客气,从来不会严厉的处分。对于庚子逃难途中及时赶来勤王的岑春煊,即使后来袁世凯陷害他,说他有反心,慈禧也会放他一马。这种戏剧性格,会让慈禧看起来,比别的清朝统治者更有人情味一些。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实际上的领导人,她的格局还是不够大。任人唯亲,是她始终摆脱不了的死结。终其一生,她真正信任的人,从醇亲王奕𫍽,到庆亲王奕劻,以及短时间的端郡王载漪,还有荣禄,基本上都跟她娘家方家园,有点关系。

在晚清的大变局中,没能认清世界大势,把握好转型的大局,这也许是苛责她了,在那个时候,也许换一个人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但是,在甲午之后,亡国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形下,居然为了个人的权势,发动政变,废掉变法。进而掉进光绪忘恩不孝的感情漩涡里不能自拔,为了能顺利废掉光绪,不惜冒崩盘的危险,贸然支持义和团,跟西方决裂。浑到这个地步,几乎丧失了满清统治的最后的机会和合法性。后来即使倾全力投入改革,回旋的余地已经很小了。她死之后,选择的接班人居然还是在方家园周围打转,选了一个少不经事的第二代醇亲王载沣,清朝的辛亥年的脆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一手造成的。

总的来说,慈禧是个聪明人,比她的老公要聪明多了,但是,却是一个不识大局,不辨大势的聪明人。机缘凑巧,成为转型时期的清朝当家人,实在是不合格。

编辑:李广松😎日期:10-04
来源:张鸣
作者:张鸣
慈禧 晚清 清朝 义和团 光绪
如果发生粮荒会怎样?历史告诉我们的惨痛(图) 2025-09-06
红朝谍影 周恩来布局引诱江青入陷阱 2025-09-04
帝国的黄昏:从主席台到断头台 2025-09-05
共军谋杀平民挖肝吃人肉杀夫占妻(图) 2025-09-05
停手吧,已经都让你偷光了(图) 2025-09-04
玫贵妃:清最后1位生育皇子的妃嫔,历4朝曾与慈禧一较高下(图集) 2025-08-29
震撼! 大清的司法甩了中共100条街 2025-08-21
大清的“续命人”(图) 2025-08-16
清朝第一美人有多美?黑白照片也难掩美貌(组图) 2025-07-27
清朝女子都很丑? 老照片让你误会了 美女在此 2025-07-26
庚子事变中清军打仗如儿戏,战死者多为拳勇(图) 2025-07-23
大清外交官的“郭嵩焘困局”(图) 2025-07-09
晚清的“留美幼童”们,后来都去哪了?(图集) 2025-06-25
记住那个被砍头的校长(图) 2025-06-06
大清的牢里很黑(图) 2025-06-05
慈禧唯一被证实的畸恋?53岁爱上光绪20岁侍卫(组图) 2025-05-28
被康熙赞为“几近完人”的陈廷敬(图) 2025-05-25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