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中国文化 >

赵炎:被误读的千年“红杏出墙”

被误读千年的“红杏出墙”

最有名的“红杏出墙”诗,无疑非南宋叶绍翁的那篇《游园不值》莫属,曾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5课,诗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如今我们提到“红杏出墙”,会怎么想?大概立马会想到某某出轨了、某某跟别人有一腿了,对不对?别不承认,如今的“红杏出墙”,其实代表着“越出常理的情爱”,属于不正当男女交往。

遗憾的是,它真的是被误读了,至于怎么被误读的,我不知道,但它的原意,其实非常的优美和高洁。

最早的“红杏出墙”诗

作者是晚唐诗人吴融:其诗《途中见杏花》云:“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人行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曙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皇州。”

怎么赏读呢?以杏花怒放为感兴的发端,赞美帝乡。

全诗流露出的是对帝乡无限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中的“红杏出墙”,仅仅是诗人眼前的景物,是勾起思乡情绪的媒介而已,而不含有言外之意。

后来的“红杏出墙”诗

金代刘豫的《杏》:“竹坞人家濒小溪,数枝红杏出疎篱。门前山色带烟重,幽鸟一声春日迟。”这是一篇写实景的代表作。

陆游也写过一首《马上作》诗:“平桥小陌雨初収,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栁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这首诗比叶绍翁的稍微早几十年,但在写景上与叶绍翁颇为相似。从时间先后来看,貌似叶绍翁效法了陆游。但从韵味和意境来看,陆游的诗其实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叶绍翁其诗的妙处

“游园不值”一诗,已然入选《千家诗》,其选者曰:“诗题‘游园不值’,意思是诗人去朋友的花园游玩,可园主人不在,园门紧闭,只能欣赏到墙头伸出园外的一支红杏,并由此而得此诗。前两句写诗人高兴而来但叩门不开颇为扫兴,后两句得来十分珍贵,一个‘关’字,一个‘出’字,却使情绪急转直下,失望中忽见浓浓春景,不觉一喜。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勃勃生机是很难禁锢扼杀的,诗文妙趣横生,活泼感人。”

如此理解可否?当然可以,但常言道“诗无达沽”,尚未切合叶绍翁的其人其品及其追求的实质,需要重新解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二句写诗人想去访问一位隐士园亭。但轻轻敲门,隐士的小院柴扉不见打开。于是诗人推测道,这可能是担心游客们的“屐齿”会踩伤他家的青苔吧。暗指主人不愿意就俗。

我以为主要应该着落在“苍苔”二字上。《陋室铭》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采用刘禹锡的这一联想,诗的下句意思就明显了。“红杏出墙”在这里不仅是写景,还有了韵外之意:“你的品德修养深厚,声名远播,就像这墙头的红杏一样,是遮掩不住的。”

也就是说,“红杏出墙”在这里,既有对隐士品德的赞赏和敬仰,又有对隐士拒不见客态度的一种善意警醒,当然也似乎颇有微词。首尾照应,意脉贯通,可谓深有意味。

说清楚了吧?“红杏出墙”原先并非贬义或中性词,它是一个极其优美的诗歌艺术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需要我们去正确解读和传承,而不是肆无忌惮的调笑和曲解。

编辑:赵亮轩😎日期:03-25
作者:赵炎
千年 中国文化 误读 叶绍翁 千家诗 红杏 刘禹锡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10大禁忌,不可不知!(组图) 2025-09-05
《中庸》经典20句,句句发人深省 (图) 2025-09-03
什么叫做有福?有福之人,有七种心态!(组图) 2025-09-03
明朝人有位高人活了120岁,长寿秘诀只有五个字,后世人争相模仿(组图) 2025-08-25
才华洋溢的苏东坡竟早就有惊人之举?(图) 2025-08-18
陆媒|不服爱因斯坦?这教授说中国早2千年(组图) 2025-08-10
新疆赌徒卖“千年裹尸布” 牵出20年前盗墓案 2025-06-06
史上最小和亲公主,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13岁(图集) 2025-04-15
帕克曝重磅预言!全世界正在等待的信息:中国未来的模样(图/视频) 2025-02-14
英著名预言家帕克:神韵演出与我的梦境一样 老子说:这就是中国的未来(图) 2025-02-14
华人与春节:美国人就不怕中国文化殖民? 2025-01-31
高蔚言:他比以往更狠辣了!川普被世界严重误读了 2025-01-24
项羽的千年冤屈!冤案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图) 2025-01-0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另外两个是什么?(图) 2024-12-24
俗话“男占凹必发 女占凸必寡”啥意思? 2024-12-19
千年古种子不死!树种已灭绝 科学家复育圣经传奇“犹太香脂”药树 2024-10-04
这篇文章只有81个字,却已经是中国古文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组图) 2024-06-01
中国人特有的贫困:没有激情的生命(图) 2024-05-30
唐在日本,宋在越南,明在韩国,我们是如何败光家底失去信仰的 2024-04-26
2000年前酒色之都精美壁画面世!人们沦丧到如此不堪(图) 2024-03-24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