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新鲜事 > 万花筒 >

俗话:男女授受不亲 下一句更具有挑战性 却十人九不知!

生活中我们一定常听到「男女授受不亲」这句俗话,不管开玩笑还是其他情况,这句话基本每个中国人都从小听到大,也能理解它的意思:男女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不能随意发生身体接触等。那它下一句是什么?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其实,这句话的来源,跟儒家的一位学术大佬孟子有关。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写文章和分析论点都非常出色,但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跟他一样满腹才华的人不少,所以有一次,孟子也遇上了挑战他的对手。

根据《孟子·离娄上》的记载,这个挑战孟子的人叫淳于髡(约前386年—前310年),这个人不简单,他虽然身高不满七尺,却长了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滑稽善辩,跟人辩论起来大道理一套又一套,齐王非常重视淳于髡,他的很多建议都被齐王采纳。

孟子是个学者,学者跟学者之间难免有切磋。众所周知,儒家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礼教,「男女授受不亲」就是儒家理念之一,当时它的意思和现代人的理解有点不一样:男女之间表达爱慕之情、传递信物应当含蓄一点,保持基础礼节,不可过分亲密接触,或者交谈。

当然,这话也有任何男女(除了夫妻)之间都不要过度亲密、授受的意思。淳于髡早就听说过儒家的这个「礼」,见到孟子后,他直截了当地问:「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一派淡定地表示肯定:「礼也。」——我听说你们儒家有这么一条礼法,是不是?孟子:是啊。

淳于髡不愧是个擅长辩论的人,他借这一点发挥,步步紧逼,试图让孟子噎住:「嫂溺,则援之以手乎?」直接抛出了一个难题,那要是嫂子掉到水里去,身为小叔子,是不是该伸手拉她上来?(如果拉,等于违背礼,如果不拉,你这礼简直藐视人命)。

淳于髡等着看孟子左右为难,没想到孟子半点不怕,一脸正气地回道:「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嫂子掉到水里还不救,跟禽兽有什么区别?虽然说男女授受不亲,但事急从权,救人应该摆在第一位啊!

大概没想到孟子思想还挺开放,淳于髡愣了下,眼珠一转,给孟子出了第2个难题:「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如今天下纷乱不止,百姓们生活艰难,孟老夫子,你也看到这种情况了,怎么不马上做点实际的事情,来挽救天下的命运呢?

孟子没上他的当:「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天下不安的情况,应该用大道去慢慢挽救,嫂子掉到水里,伸手就能救上来,怎么,你还想让我伸伸手就能改变天下局势啊?我又不是上帝,没那么大的本领。

淳于髡明显偷换概念,但孟子不按他的思路走,这场辩论以孟子胜利告终。所以,「男女授受不亲」的下一句就是「嫂溺援之以手」,孟子本来是赞成变通、不赞成死守教条的,只不过后来礼教发展越来越严格,男女大防也越来越谨慎,所以流传至今,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编辑:宁成月😎日期:10-18
来源:大时代
俗话 孟子 儒家 理念
初代丁克现状曝光,“后遗症”来了:既怕复制不幸,又怕老无所依(图集) 2025-09-05
凡是动不动就生气的人,生活多半过得一团糟糕(图) 2025-09-04
因妈妈姓氏太特殊,全家一致通过“随母姓”,网友:是我也随母姓 2025-09-03
梅拉尼娅不吃一种流行海鲜 她喜欢吃什么(图) 2025-09-04
“朋友妻不可欺” 下一句更耐人寻味 2025-07-08
谈孔子的特异功能(图) 2025-05-10
巴菲特加大押注一国 坚守其投资理念 2025-04-12
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害人俗话(图) 2025-02-15
俗语“枕下放三物,家兴人丁旺”哪三物? 2024-10-22
【老照片】嗜杀成性!陈诚对中共的总结可谓入木三分(图集) 2024-07-02
颜纯钩:蒋介石是台湾民主奠基人 2024-05-17
习总为“使国家走上正轨” 加大油门往前冲了【阿波罗网报道】 2024-02-23
俗话说,俗话又说,谁写的,太绝了(组图) 2023-11-20
剩男剩女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所以,他们很难交集到一起(组图) 2023-10-24
俗话说,俗话又说,谁写的,笑死我了!(组图) 2023-06-01
俗话说:门前亮灯旺人丁,后堂无光家不兴。这句话有道理吗?(组图) 2023-05-29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