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香港支联会向马力下战书 天主教团体促公开道歉

1。天安门母亲运动声明;

2。香港天主教团体支援中国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谴责;

3. 香港支联会向马力下战书;

4. 中共专门新闻评论网站, 中国评论新闻网(中评社)对民建联的报道

天安门母亲运动声明:

马力言论对死者不敬,对生者不仁,立即彻查“六四”屠城真相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七日 

“王楠,男,遇难时19岁,北京市月坛中学高二学生。1989年6月3日晚上11时离家,6月4日凌晨在南长街南口头部中弹倒地,戒严部队禁止救护队抢救,两、三小时后身亡,当即与其他尸体被埋于天安门西侧北京市28中学校门前绿地内。6月7日尸体发出异味,经校方交涉,将尸体挖出,因穿军服被疑为戒严部队士兵,送往护国寺医院,其家人6月14日才找到尸体。”

“吴向东,男,遇难时21岁,北京东风电视机厂职工,夜大经管系三年级学生。1989年6月3日晚上11时多,吴于木樨地桥头附近,颈部中炸子(即达姆弹,射入人体后弹头会爆开,以增加杀伤力。由于过份残忍而被国际禁用),被群众送往复兴医院,因流血过多于6月4日凌晨5时左右死亡。

“王卫萍,女,遇难时25岁,北京人民医院妇产科实习医生,北京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1989年6月3日夜,王在木樨地附近救治伤员时颈部中弹,被送到北大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王培文,男,遇难时21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86级学生。1989年6月4日凌晨,王走在从天安门广场撤出的学生队伍头排,在六部口被坦克辗死,尸体被辗碎。”

“马承芬,女,遇难时55岁。1989年6月3日晚,与楼内邻居在院内(水利科学院对门)纳凉,遭行进中的军车射击,腹部中弹,送304医院抢救无效,于6月4日凌晨身亡。”

民建联主席马力日前会见传媒时,一方面否定“六四”屠城,认为解放军没有刻意杀人,同时亦指出“当年大家都蒙查查”。马力的言论暗指“六四”的死伤人数并不严重,这除了反映他自以为是,将公众矮化外,更是对死者的不敬、对难属的不仁。“天安门母亲运动”作为支援国内“六四”死难者家属的群体,要求马力立刻为其冷血言论公开道歉,并应以其港区人大代表身份要求中共政府彻查“六四”真相。

“六四”屠城后,不少伤心的父母走遍北京大小医院的太平间才找到亲儿的遗体。失去至亲已为“六四”难属带来极大的伤痛,亲人死后被诬衊成暴徒,更令难属不能沉默。这些年来,“天安门母亲”群体背负着巨大的悲痛,四处奔走搜集受难者的证辞,至今已纪录了一百八十六名受难者的个案,并于2005年9月在香港出版《寻访“六四”受难者》一书,为的就是要拆穿中共政府的谎言,向世人公开“六四”真相。

从“天安门母亲”辛苦搜寻得来的证辞,我们看到有被枪杀后尸体埋在空地;有死者被国际禁用的达姆弹所伤致死;救治伤员的实习医生亦被射杀;有学生被坦克辗死,尸体被辗碎;甚至只是在庭园纳凉或在家中亦遭军队射杀。不少死难者遇害的地点是在六部口、木樨地、西单等,难度这不是刻意杀人?如不是刻意杀人,何以解放军会使用致人于死地的达姆弹?何以连救护人员也不放过?何以那么多并没外出的人也遭射杀?马力的言论,显然无视“天安门母亲”的证辞。

马力亦指出“现时不少教师把‘六四’形容为‘屠城’、‘血流成河’,是不负责任的说话,担心对学生造成影响。”但是,真正对学生造成影响的不是“屠城”、“血流成河”等字眼,而是专制独裁的政府以机关枪、坦克镇压一群和平爱国,敢于向国家提出意见的学生,其后更把死难者诬衊为暴徒,对死难者家属加以逼害。马力的言论,是要淡化中共政府在“六四”的暴行,以免他们推广的“爱国教育”蒙上污点,这种“爱国教育”只是掩耳盗铃,指鹿为马而已。

“天安门母亲运动”要求:

一.马力立即就否认“六四”屠城言论道歉,特别为冒犯“六四”死难者家属道歉。

二.马力作为港区人大代表,既然承认政府在“六四”杀害民众,应立即要求中共政府调查“六四”真相以及公布死难者名单。

三.请马力拿出仅存的良知促请中共政府停止迫害“天安门母亲”群体,不要动辄以各种理由监控他们,更不应阻挠他们的对外通讯及接受人道捐款,以及还他们公开悼念亲人的权利。

四.民建联不要再逃避每年立法会就“平反六四”的动议辩论,公开向市民交代对“六四”事件的立场。

最后,我们感谢那些面对各种压力仍坚持向学生讲解“六四”历史的老师。希望各位老师继续进行有关八九民运的教育活动,不致令“六四”屠杀被淡化、歪曲,甚至失传。

 

=======================

 

抗议马力否定“六四”屠杀

促请马力公开道歉

 

我们对民建联主席马力日前有关“六四”的言论,深感遗憾,他的言论不但对“六四”死难者极度不敬,更是公然在“六四”伤残者及死难者家属的伤口上撒盐。作为一个关注“六四事件”的团体,我们对马力这番冷血、麻木不仁的言论表达强烈的抗议,并促请他立即收回有关的“六四”言论,公开向公众道歉!

 

马力说,屠杀有刻意杀人之意,“揸”住支枪周围射杀就是刻意杀人;又说,如果要屠城,四千个学生应该都死了,并坚持中央政府没有刻意清场杀人(见“苹果日报”,5月16日)。

中共政府若真的没有“刻意”杀人之意,为何当年戒严部队要用真枪实弹,甚至用上“炸子”,去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及北京市民?不少香港及国际传媒当年亲眼见证了戒严部队如何清场的残暴情况,以及看到了北京医院内布满伤者及尸体的惨状,并拍下一些脑浆涂地的照片,这都是真实的纪录,谁都不能否定中共政府杀害人民的事实。不论中共政府是“刻意”或“无意”去杀害人民、是死了“四千个”学生或“一个”学生。总而言之,政府用如此残忍的方法去对付自己的人民,视人民的生命如草芥,这个政府就应受到谴责!

 

更何况,“六四”当天,在北京木樨地、复兴门大街、六部口等地方,确有不少市民及年轻学生为了阻挡戒严部队前进,而被枪弹射杀致死;有的更因为协助抢救伤者和搬运死者尸体时,被夺去生命,这些人都是无辜的,他们为何竟遭如此残害的对待?丁子霖、张先玲、张振霞、黄金平等“六四”死难者家属从此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丈夫,弄到家破人亡。难道马力看不到这些惨剧吗?还是遇难的人不够多?难道要四千个家庭一同受害,才是“屠城”吗?

 

马力又质疑指坦克车把学生“辗成肉饼”、天安门曾经进行“烧尸”的说法。

 

“六四”镇压不仅令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亦导致不少人伤残(根据“六四”死难者家属的资料,直至2003年,已知的“六四”伤残者共有71位),其中北京体育学院学生方政,因见到一辆坦克车快速地向学生队伍冲杀过来,为救一名女学生,在躲避不及下,他的上半身被夹在坦克车两条履带之间,两腿不幸被坦克碾压而致失去双腿。可见戒严部队的坦克车,曾不理人民死活,冲向学生,方政便是活生生的见证,马力可向他查证。另外,“六四”死难者家属所搜集的资料亦显示,至少有8 位遇难者是被坦克和装甲车碾压过去的。

 

中共政府一直拒绝公开调查“六四”真相,我们的确无法知道天安门是否真的曾“烧尸”。但不论中共政府用何方法去处理尸体,最重要是她的确曾经企图毁尸灭迹以掩盖真相。

 

根据“六四”死难者家属的证辞,有一批死难者的尸体曾被戒严部队就近埋葬在二十八中学校门前空地,由于尸体埋得浅,又正值盛夏,未及数日,便传出异味。后经校方的交涉,当局才将尸体挖出来,再行处理。亦有家属指出,戒严部队曾从医院搬走尸体,在死者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毁尸灭迹”。当局更曾强迫死难者家属说,如果不接受当局颁发的死亡证(上面指死者是死于交通意外或其他虚构的原因),尸体就不准送去火葬。

 

现时,“六四”死难者家属至少搜集到13位失踪者的名单。这些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若中共政府没有毁尸灭迹,为何这些人会从此“人间蒸发”?

 

马力说,他是希望可寻求“六四”真相;又说有不少老师对“六四”并不清楚,在教科书上,政府应说明该如何形容六四、“不能只听死难者家属的说法,也不能只看外国报道,应该连官方的说法也看,鼓励学生思考事件”(见“香港经济日报”,5月16日)。

 

我们认为马力促请香港政府为“六四”定调是一种荒谬的做法。教育最重要是,让学生有空间去探究、讨论,训练学生的独立批判思考能力及存疑的精神,不是进行思想箝制或灌输。而认识中国,亦不应只停留在对国旗国歌、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等的敬爱上,必须勇敢地面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以及正视历史,检讨历史。现时,本港有些教科书在论及“六四”时,用词十分含糊、回避及淡化了不少事实,本已存在不少问题。马力若真的关注学生能否全面了解“六四”事件,就应该关心有些教科书对“六四”的描述欠缺周详客观。若不,只会令人更感到他的虚伪,以及相信他是为了讨好中央政府,才说出这番言论。

 

事实上,我们和马力一样,亦希望能寻求“六四”真相,并了解不同方面,包括死难者家属、当年参与事件的官员、中共政府等等的观点。但事实是,一直不愿意面对及寻求“六四”真相的正正是:中共政府!

 

“六四”死难者家属从1995年起,便每年向全国人大发出公开信,其中一项要求便是对“六四”事件进行独立、公正的调查;从1999年起,死难者家属又向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交证辞及证据,要求立案侦察“六四”真相。多年来,死难者家属一直要求公开“六四”真相,促请政府当局立即解密当年下令镇压的所有文件、档案,以及公布惨案中所有罹难者的名单和人数、解除对“六四”的言论及出版禁区,让“六四”真相能呈现出来。香港有民间团体亦一直声援“六四”死难者家属此项诉求,但中共政府一直拒不回应。十八年来,这些死难者家属得到的是,一再的监视、骚扰及被剥夺公开、自由地悼念亲人的权利。

 

马力既是民建联的主席,又是港区人大代表,我们认为,他若真的爱国爱港,愿意寻求“六四”真相,和关注本港老师是否了解对“六四”的真相,就应该勇敢地面对“六四”真相,立即:

. 公开道歉,特别是必须向“六四”死难者及其家属作出道歉。

. 要求中共政府立即停止打压“六四”伤残者及死难者家属;

. 要求中共政府开放对“六四”的言论、网络、出版禁制,包括撤销对宗凤鸣先生《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丁子霖《寻访六四受难者》等书的查禁,以及准许当年有份参与事件的官员之──李鹏公开出版《关键时刻》(又称《六四日记》一书,让各方的观点可以自由发表及交流;

. 尽上人大代表的责任,要求中共政府解密所有“六四”档案及文件,对“六四”进行公开及独立的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香港天主教团体支援中国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

2007517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致:
 
各“民主风筝行动”参加者、友好团体及人士:
诚邀出席5月20日在维园举行的“城市论坛”
“民主风筝行动”改在维园集合出发
  就民建联主席马力对“六四”事件的冷血、无耻言论,香港电台将于5月20日(星期日)中午12时举行的“城市论坛”进行“‘六四’事件与国民教育”专题讨论,支联会秘书何俊仁是其中一名主讲嘉宾论坛。支联会呼吁各位出席,发表对“六四”见解。
  支联会当天下午2时在西贡清水湾郊野公园风筝场举行的“民主风筝行动”,原定于下午1时在旺角麦花臣球场外集合,现改在维园音乐亭。支联会呼吁各“民主风筝行动”参加者、友好团体及人士先出席“城市论坛”,然后一起集合出发往放风筝行动。
  “民主风筝行动”旅游车尚余小量名额,如有兴趣参与的朋友,请电邮 [email protected] 或致电27826111向支联会秘书处留座,并于中午12时45分前往维园音乐亭报到及缴交费用。
  八九民运期间,天安门广场静坐的学生,即使面对操纵军队的中共政权,亦毫不畏惧,并以风筝干扰半空中的直升机,抵抗中共的威吓。支联会自1993年开始举办“民主风筝行动”,仿效北京学生放风筝,今年更特别制作了“平反六四.支持维权”民运风筝,表达对建设民主的决心。活动详情如下——
日期:5月20日(星期日)
地点:西贡清水湾郊野公园
时间:下午2时至4时
程序:(a) 集合时间:下午1时正
   (b) 集合地点:维园音乐亭
   (c) 民主风筝行动:下午2时开始
   (d) 回程时间:下午4时左右
备注:活动当日如遇风暴或雷雨,活动将会取消,请留意通知。
 
=============
 
中共专门新闻评论网站, 中国评论新闻网(中评社)对民建联的报道:
曾庆红赠民建联: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3 13:49:16  


曾庆红寄语民建联努力奋进,为特区多作贡献;图为曾庆红去年9月访港情况。

  中评社香港9月13日电/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昨日下午假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接见访京的香港政党民建联一行12人,双方座谈约两小时,期间曾副主席更以八字真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寄语民建联努力奋进,为特区多作贡献。民建联主席马力更透露,曾副主席在会面中亦提出,政党要为香港作无私贡献,凡事应以香港利益出发。他并希望民建联继续在港人与中央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之间做好桥梁及纽带作用。 
 
  香港《文汇报》报道,民建联主席马力表示:今日下午两时收到通知,他与叶国谦、谭耀宗、谭惠珠、杨孙西、黄容根、李国英、曾钰成、陈鉴林、黄定光、简志豪、刘汉铨等一行12人应邀到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与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政协副主席兼港澳办主任廖晖、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及中联办主任高祀仁进行座谈。 
 
  会上,曾庆红对民建联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希望,前者是指民建联会员人数激增,有需要提高会员质素。据透露,曾副主席即场提到03 年民建联人数才是1800人,但现在却已逾7000,准确度更连个位数也充分掌握,令与会的民建联成员大受鼓舞,认为曾副主席的确关心民建联的发展。至于外树形象,曾副主席则是期望民建联在香港社会上建立一个新的形象。 
 
  马力续说,正如去年曾副主席赴港出席迪士尼乐园开幕时,曾表示此行是要带来“无私为香港奉献的讯息”,他认为中央政府为香港所做的事情,均为香港繁荣稳定着想,一切以香港利益为依归,是无私的奉献。曾副主席此次亦叮嘱他们,要努力奋进,为香港作无私的奉献。 
 
  据了解,民建联亦就多项有关特区政府的政策,包括烂尾楼、一地两检、双重征税等,向曾庆红表达意见,曾庆红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具体研究民建联的建议,能采用的就要采用。”但马力强调,双方并无提及行政长官曾荫权角逐连任,及特区政府管治成效的问题。有与会者亦明言,此座谈会是曾副主席对民建联成员的一次鼓励,而非训话。

  马力又指,曾副主席邀请他们出席座谈会,是希望该党就香港问题表达意见,并鼓励成员要做好工作,为香港长期稳定作出贡献。他强调,曾副主席是针对民建联提出的方案作回应,藉以鼓励他们,希望日后可继续努力。另外他引述说曾副主席提出,希望民建联继续在港人与中央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之间发挥好桥梁及纽带作用。 

关于我们

  一九九八年一月,随着《中国评论》月刊在香港的创立,中国评论的品牌正式诞生。现在中国评论已经发展成爲综合性的网络型新闻出版集团。

  中国评论由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命名。

  中国评论旗下拥有:

  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新闻网、中国评论月刊、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国评论总部分别设立在香港、北京、广州,并设立温哥华分社。

  中国评论月刊是迄今爲止唯一得以在台湾海峡两岸公开发行的时政杂志。

  中国评论通讯社是大中华地区第一家数码化网络通讯社,于二零零五年六月三日正式发稿,实行新闻信息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发。

  中国评论新闻网是大中华地区最为追求深度的中文新闻网。


  管理层

  中国评论网络有限公司     中国评论通讯社
    李志强 董事长        徐 鹰 董事长
    刘明辉 副董事长       郭伟峰 副董事长兼社长
    郭伟峰 董事兼总裁      周建闽 常务副社长
                   林道进 副社长
                   陈耀桂 执行副总编辑
                   罗祥喜 副总编辑
                   王  平 副总编辑
                   韦  民 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各组织给媒体新闻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518/4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