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民生 > 正文

宋朝小资的幸福日子:美酒美食的夜生活


倍可亲(backchina.com)  小资的菜谱:凉菜 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越梅、芥辣瓜旋儿、细料馉饳儿 热菜 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烙润鸠子、蝤蛑签、石首鱼、糊炒田鸡 热羹 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

  



  宋朝时,茶馆会奖给“斗茶”夺魁的人一壶龙井

  


  斗茶、听书构成了宋小资的夜生活

  早起床 洗脸漱口水也要买来用 夜生活 斗茶得龙井闲坐听三国

  宋朝小资 酒楼 瓦舍 茶馆见天报到

  ■时间:宋仁宗嘉祐三年夏(公元 1058年8月)

  ■地点:大宋国都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代表人物:

  主人公:赵林

  年龄:24岁

  学历:举人

  职务:开封府司户参军

  ■朋友们:

  王乐

  年龄:21岁

  学历:秀才

  职务:自由撰稿人

  张溪

  年龄:24岁

  学历:秀才

  职务:宏文馆高级刻书匠

  陈袖

  年龄:23岁

  学历:秀才

  职务:翰林图画院画师

  回望大宋王朝,虽然从版图和军事上一直受周边民族的胁迫,但经济的发达、社会生活体制的完善、创造的城市文明可谓是一个奇迹。生活在宋朝城市里的小市民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而城市里小资们的生活更是有滋有味、逍遥自在。

  
早晨

  自家不开灶 洗脸漱口水也要买来用


  清晨,汴梁的街巷中响起报时人清亮的嗓音,他们负责唤醒这个沉睡的城市,而且还负责当天的天气预报,所以不用看天,就可知晓天色晴朗,还是阴晦。赵林也在这叫喊声中醒来,他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调查城东刚搬来的几户人家,然后入册登记。

  喧嚣声开始渐次涌入耳中,各种小贩的叫卖声吟唱出早市的风景,许多铺子已经开始营业。早点档,供应“灌肺”、“炒肺”,粥饭点心每份20文。同时开铺的还有卖洗面汤的,如果没心思自己点灶烧水,就可以到这些摊档上去洗脸、漱口。

  赵林要了份“炒肺”,喝了一碗粥,吃完早饭便去了城东。城里的僧侣们在市场边坐下开始化缘,他随便给了他们5文钱。这就是近千年前小资的早晨。

  
中午

  下馆子挑老店 “焌糟”嫂旁侍烫美酒


  赵林的工作很顺利,到了中午就完成了那几户人家的登记。于是他就打道回府,回家歇息片刻,然后找朋友喝酒。

  家中的娘子已经买回了各种水果,等着赵林品尝。那时的水果没有现在多,主要有桃子、李子、金杏、林檎(就是苹果)、樱桃,想吃西瓜是没有的,因为那时西瓜刚从西域传到辽国境内,还没有流传到大宋境内,苹果也没有改良,个头很小。

  不过那时还新上市了一种叫“茄瓠”的水果,而且这种水果在皇家的专供市场——“东华门”那里行情火爆,被炒得价格极高,要几两银子一个。

  吃罢水果,赵林的胃口大开,准备去下馆子。他先去汴河边找自由撰稿人王乐,王乐正在根据顾客的要求现场写诗、作文出售。等着王乐给顾客写完了诗,又一同邀上宏文馆高级刻书匠张溪、翰林图画院画师陈袖二位。

  《东京梦梁录》记载:那里的百姓,寻常家里都不开灶的。城市的小资们吃饭已经基本上在外面搞定。

  据记载,当时东京汴梁的酒楼正店有72户,而小店不能遍数,皆谓之“脚店”。正店例如有: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城西宜城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城北八仙楼、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

  这四位去的是他们心仪已久的丰乐楼。这家百年老店开在马行街,东接皇宫。恰逢丰乐楼刚装修完毕重新开张,先到的嘉宾送礼券一张,当时乃一面旗子,四位领了礼券,便到了雅间就座。

  四位入座后来了一位小二,询问客官都来些什么?他们根据自己的口味点了不同的菜,小二记下后,到包厢门口唱菜名,报给厨房听。

  小二被叫做“行菜”,厨房里面接听的叫做“着案”。这些小二都是聪明伶俐的角色,如果出错,就会被客人骂,扣工钱,甚至开除。《东京梦梁录》记载:“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一有差错,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

  小资的菜谱

  凉菜 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越梅、芥辣瓜旋儿、细料馉饳儿

  热菜 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烙润鸠子、蝤蛑签、

  石首鱼、糊炒田鸡

  热羹 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

  小资的美酒

  东京汴梁的酒店里出现了专门的“茶饭量酒博士”,后来简称为“酒博士”。《东京梦梁录》记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 ‘焌糟’。” 当时的人喜欢把酒烫热了喝,可以让“焌糟”嫂嫂帮你烫着,一定是要热热的喝才好,杯中一空她会帮你满上。但是当时酒店里的酒价格不菲,所以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是一个噩耗,一瓶好酒开价最低也要70文。

  当时酒的品牌有:真珠泉、皇都春、常酒、和酒、浙西产皇华堂、浙东产爰咨堂、扬州产琼花露、苏州产齐云清露、越州产蓬莱春、秀州产清若空、南京产秦淮春。

  
下午

  瓦舍里面看相扑 小资惊声尖叫


  这四位酒足饭饱后,下午的活动早已安排妥当,那就是去汴河众安桥的“瓦子”看文艺演出。

  宋朝时市民的娱乐生活很丰富,他们主要的游乐场所叫“瓦子”和“勾栏”。“瓦子”又称“瓦舍”,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聚易散”之意。“瓦子”是城市中大型、综合性的文艺演出场地。它的内部由不同的专业艺人圈成许多小圈子,用栏杆、绳索、幕幛分开,这种分开的小圈子称为“勾栏”。

  当时汴梁城中有50多家“瓦子”,“瓦子”里玩闹的项目很多,有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这些内容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颇有今日争看“贺岁片”的架势。总之,瓦子给人们以视觉、听觉、心情愉悦等多重享受,当然也要花费不少银两。而这四位表面看起来文绉绉的才子最喜欢看的竟是相扑比赛,随着比赛进入高潮,尖叫声此起彼伏,四位小资也沉浸其中,随声附和。

  
夜生活

  斗茶夺魁得龙井 闲坐品茗听三国


  夜晚,汴梁城的街市依然灯火通明,人潮汹涌,从红灯高挂的各种酒楼、茶馆中传来的艺人作乐声、市民欢笑声、丝竹管弦之调、畅怀痛饮之音,久久不息。这四位小资也在其中,他们晚上的主要活动是喝茶和听书。

  有名的茶馆大都集中在汴河的虹桥附近,虹桥是汴河13座桥梁中最富特色的一座。这座桥没有用柱子,是一座木拱桥,桥上用红色的颜料装饰,宛如飞虹,因此称为虹桥。

  宋朝的茶文化是非常发达的,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式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而且对于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要想斗茶夺魁,关键在于操作:一是“点”,即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二是“击拂”,即在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四位当中张、陈二位可说是斗茶高手,二人经常斗茶夺魁,茶馆给夺魁者的奖励是一壶上好的西湖龙井。四人便一边喝着龙井茶一边听说书人说书。

  说书,是宋朝新创的艺术形式之一,根据说的内容不同,大致分为三种:讲史、说经、小说。讲史主要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进行说书,当时最成熟的题材是三国故事,称为“说三分”。这种“说三分”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说三分”也是四位小资最喜欢的节目。他们听到刘备失败就皱眉叹气,甚至痛哭流涕,听到曹操失败就眉开眼笑,可以说是刘备的忠实的粉丝。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821/5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