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孙文的三民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孙文的演讲稿:关于中华文化的说明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曾经问孙中山先生:“你的革命思想,基础是什么?”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


四维」一词,指礼义廉耻而言。据管子「牧民」篇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四维张,则君令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由此可见四维之重要。贾谊在上汉文帝之治安策一文中,曾特引申管子四维要义,并深以秦灭四维为鉴戒。

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在南昌行营发起「新生活运动」,特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准则,并将其重新解释为:「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抗战时期,又另解释为:「礼是严严整整的纪律,义是慷慷慨慨的牺牲,廉是实实在在的节约,耻是轰轰烈烈的奋斗。」后来政府又将礼义廉耻,规定为全国各级学校的共同校训;可见其对四维之特别重视倡导。

「八德」,系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而言,国父在民族主义第六讲中,特别重视倡导。因共计有八字,故一般惯例简称为「八德」 国父当时称为固有的道德。

国父在述讲词中说:

「穷本溯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有了固有的道德,然后固有的民族地位,才可以图恢复。讲到中国的固有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要保存,不好的才可放弃。

此刻中国正是新旧潮流相冲突的时候,一般国民都无所适从。…所以中国从前的忠孝仁爱信义种种的旧道德,固然是驾乎外国人;说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驾乎外国人。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我们要将来能?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便是我们民族的真精神。」八德之特别重要,由此可以想见。

1、民族主义与华夷之辨

    孙中山的早期民族主义主要是指满汉之间的冲突,主要是以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去反对满族对汉族的统治。在本质上是中国思想传统,尤其是儒学传统中的华夷之辨的延续和发展。据他自己说:"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或狎习而与之同化;其在政治不修及军事废驰之时,虽不免暂受他民族之蹂躏与宰制,然率能以力胜之。观于蒙古宰制中国垂一百年,明太祖终能率天下豪杰,以光复宗国,则知满洲之宰制中国,中国人必终能驱除之。盖民族思想,实吾先民所遗留,初无待于外铄者也。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2、民权主义与民本思想

    他不止一次地说:“中国自有历史以来,没有实行过民权,就是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十三年来也没有实行过民权。但是我们的历史经过了四千多年,其中有治有乱,都是用君权。到底君权对于中国是有利或有害呢?中国所受君权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害参半。但是根据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来讲,如果应用民权,比较还是适宜得多。所以,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政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在那个时代,已经知道君主不必一定要的,已经知道君主一定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便判定那些为民造福的就称为'圣君',那些暴虐无道的就称为'独夫',大家应该去反抗他。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二千多年以前已经早想到了。”

3、民生主义与大同理想

    孙中山先生言:"将来倘能成立新国家,另有新组织,则必不似旧世界之痛苦。预料此次革命成功之后,将我祖宗数千年遗留之宝藏,次第开发,所有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国家皆有一定之经营,为公众谋幸福。至于此时,幼者有所教,壮者有所用,老者有所养,孔子之理想的大同世界,真能实现,造成庄严华丽之新中华民国,且将驾乎欧美而上之。
在思想方面,(孙中山)先生是最热烈地主张中国文化复兴的人。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全世界文明史上最有价值的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要求全人类的真正解放,必须要以中国固有的仁爱思想为道德基础,把一切科学的文化,都建设在这种仁爱的道德基础上面,然后世界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而文明的进化,也才有真实的意义。在思想一方面,先生的民族主义同时就是大同主义的基础。先生认为,中国民族应该为世界大同而尽力。而达目的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恢复中国民族固有之道德文化,因为这一个道德文化,是人类同胞精神的产物,要把这一个道德文化的精神恢复起来,以之救国并且把他来做统一全世界的基础,才是完成了中国人在全人类中的使命。

*******************

道统

道统说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

道统之说最早滥觞于孟子,其言曰︰“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

唐朝

韩愈明确提出道统之说,《原道》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1]韩愈又说:“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曾子。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2]韩愈本人则以孟子继承者自居,并自谦说:“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3]。李翱说:“孔氏去远,杨朱恣行,孟轲拒之,乃坏于成。戎风混华,异学魁横,兄尝辨之,孔道益明。”[4]皮日休说:“千世之后,独有一昌黎先生,露臂瞋视,诟于千百人内。其言虽行,其道不胜。苟轩裳之士,世世有昌黎先生,则吾以为孟子矣。”[5]

宋朝

程颐把其兄程颢尊为道统传人,他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出,揭圣学以示人,辨异端,辟邪说,开历古之沉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复明,为功大矣。”[6]宋代朱熹进一步将韩愈儒道传授系统的思想概括为“道统”[7],把伏羲列为首位,朱熹在《中庸章句序》里说:“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绍熙五年(1194年)十二月,朱熹筑成沧洲精舍,率诸生行释菜之礼,祝文曰:“恭惟道统,远自羲轩。集厥大成,允属元圣……周程授受,万理一原。”[8]

但朱熹把韩愈排除在外,认为是程颢程颐继承孟子,朱子认为“千百年来无人晓得,后都黑了。到程先生后,说得方分明。”[9]又说:“吾少读程氏书,则已知先生之道学德行,实继孔孟不传之统。顾学之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10]黄斡《朱子行状》说:“窃闻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11]又在《徽州朱文公祠堂记》中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生,而道始行;孔子孟子生,而道始明;孔孟之道,周、程、张之继之;周、程、张子之道,文公朱先生又继之。此道统之传,历万世而可考也。”[12]《宋史‧道学传》更充分肯定朱熹继承儒家“道统”的地位。

清朝

康熙帝有言“朕维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之道统,即万世之道统所系也。自尧、舜、禹、汤、文、武之后,而有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自《易》、《书》、《诗》、《礼》、《春秋》而外,而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书,如日月之光昭于天、岳渎之流峙于地,猗欤盛哉?”[13]清初桐城派以“道统自任”,戴均衡《方望溪先生集外文补遗序》说:“平心论之,宇宙间无今汉学家,不过名物、象数、音韵、训诂未能剖析精微,而于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无损也;而确守程、朱如先生者,多一人则道看一方,遂以昌明于一代。”梁启超说:“桐城派又好述欧阳修‘因文见道’之言,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者互相轻。”

民国

民国时代,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也曾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蒋介石说“继承了国父的革命遗志,而其道德思想和政治理想,更随国父之后,嬗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统。”[14]

批判

道统之说则受到陆九渊叶适等人的批判。陆九渊说:“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甚事?”[15]又说:“自周衰此道不行,孟子没此道不明。今天下士皆溺于科举之习,观其言,往往称道《诗》、《书》、《论》、《孟》,综其实,特借以为科举之文耳。谁实为真知其道者?口诵孔、孟之言,身蹈杨、墨之行者。盖其高者也。其下则往往为杨、墨之罪人,尚何言哉?孟子没此道不传,斯言不可忽也。”[16]

叶适不承认“曾子、子思、孟子”的继承孔子说法,他说:“曾子不在四科之目,……舍孔子前宗孟轲,则于本统离矣!”又说“程氏诲学者必以敬为始”,认为“学有本始,如物始生,无不懋长焉,不可强立也”,“是则敬者,德之成也。学必始于复礼,故治其非礼者而后能复。礼复而后能敬,所敬者寡而悦者众矣,则谓之无事焉可也。未能复礼而遽责以敬,内则不悦于己,外则不悦于人,诚行之则近愚,明行之则近伪;愚与伪杂,则礼散而事益繁,安得谓无!此教之失,非孔氏本旨也。”[17]

注释

  1. ^ 《原道》,《韩昌黎全集》卷十一
  2. ^ 《送王秀才序》,《韩昌黎全集》卷二十
  3. ^ 《与孟尚书书》,《韩昌黎全集》卷十八
  4. ^ 《祭吏部韩侍郎文》,《李文公集》卷六
  5. ^ 《原化》,《皮子文薮》卷三
  6. ^ 《明道先生墓表》,《伊川文集》卷七
  7. ^ 朱子说:“此道更前后圣贤,其说始备。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却何处讨分晓?孔子后若无个孟子,也未有分晓。孟子后数千载,乃始得程先生兄弟发明此理。今看来汉唐以下诸儒说道理见在史策者,便直是说梦!只有个韩文公依稀说得略似耳。”(《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8. ^ 《朱熹集》卷八十六,第4446页,《沧洲精舍告先圣文》
  9. ^ 《朱子语类》卷六十一
  10.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建康府学明道先生祠记》
  11. ^ 《黄勉斋先生文集》卷八
  12. ^ 《黄勉斋先生文集》卷五
  13. ^ 《东华录》康熙十六年记康熙“亲制”《日讲四书解义序》
  14. ^ 王升《领袖与国家》第六章
  15. ^ 《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16. ^ 《与李宰》,《陆九渊集》卷十一
  17. ^ 叶适《叶适集》,第163~164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120/11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