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德国联邦总理勃兰特40年前下跪谢罪

勃兰特40年前下跪谢罪

 

德国联邦总理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对邻国波兰的访问被认为是德波战后关系史上的一次突破。不过,此次访问不仅因为签署协议而载入史册。它的历史意义更因为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而成为永恒的瞬间。

 

这样做,是因为语言已失去了表现力

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总理正式的访问日程中包括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逗留数分钟。在那里,他为当年起义的牺牲者敬献了花圈。在拨正了花圈上的丝结之后,勃兰特后退几步,突然双膝下跪。这一举动事先没有计划,它也无需语言解释。据说事后勃兰特曾说过,"我这样做,是因为语言已失去了表现力。"

德国总理下跪谢罪的画面传偏了世界,在德国国内也引发了不同的反响。许多人批评指责,但更多的是尊敬。当时担任德国内政部长的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这样回忆道:

 "我被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勃兰特以他全部的人格向每个人做出了明确的表述。由此,我对他十分尊重和敬佩。"

当年波兰的共产主义统治者没有料到勃兰特的举动,兴奋之余,也产生了不安。毕竟波兰的宣传语境中,德国的形象仍然是"敌人"或者"侵略者"。一个忏悔的德国总理与这一形象实在太不相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勃兰特下跪谢罪的举动一开始在波兰并没有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因为除了少数高层人士,在民间知道这一举动的人几乎没有。波兰的教科书直到1989年才收入了这幅照片。不过,当年勃兰特访问波兰的动因并不是要下跪谢罪。

首次承认德波边界

Bildunterschrift: 1971年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40年前,勃兰特访问波兰并不是寻求宽恕,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希望促成两国间关系的正常化。在"通过接触达到转变" 的过程中,同波兰举行对话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勃兰特必须认可的前提条件是,承认战后盟军划定的奥德河与尼斯河的新国界,而战败后成立的联邦德国直到那时还没有正式承认这条边界线。当年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高参巴尔(Egon Bahr)说:

 "我们很清楚,不对奥德-尼斯河国界做实际的承认,德国统一便永远实现不了。但这条国界当时在德国是禁忌的话题。如果二战战胜国担心,德国还会提出领土要求,那么它们永远不会让德国获得自由。"

1970年12月7日签署的《德波协定》首次承认了波兰的领土完整。于是,勃兰特做了一件他的前任拒绝做的事情:他承认了奥德-尼斯河为德波国界,也由此认可了东部领土的丧失。这位社民党籍的政治家使得同波兰重新建立关系成为可能。这时,战争已经结束25年。波兰历史学家特拉巴(Robert Traba)这样说道:

 "从各个方面看,1970年12月的访问都是德国东方政策的最亮点。当然,这里首先牵涉到的是两德关系,但它必须通过与波兰及苏联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途径。对波兰而言,这一协定至关重要,因为德国首次承认了波兰的西部边界。此后勃兰特的下跪谢罪,则超出了任何人的期待。这一举动成为欧洲实现和解的象征,成为东西之间、德国同波兰之间和解的象征。"

第一次向波兰提供了前往西德的奖学金

这个协定还规定了两国间互换留学生以及在经济、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合作。许多人,其中更多的是年轻一代,利用这一新出现的契机。莱特在20年前选择了攻读日尔曼学,波兰转型之后他成了首任驻德大使。他回忆道:

 "那是一个前往新世界的发现之旅。这个协定第一次给波兰人提供了前往西德的奖学金。它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社会方面的意义,今天来看,都是无与伦比的。"

责任编辑: 杨秀  来源:德国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1208/18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