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8个小秘诀 快乐很简单

一年之初,不论大环境如何,设法让自己快乐些,让心理更健康,可避免大脑功能不稳定引发精神疾病。

维持心理健康很简单,只要天天做到以下八个招数,身体自然会分泌可让情绪变好的血清素、可提高专注力和活力的多巴胺、可提高当下应变能力的正肾上腺素、可让自己冷静下来的脑内啡;此外,还可抑制具破坏性的压力荷尔蒙-可体松,如果体内长期堆栈可体松,会干扰记忆力、免疫力,引起心脏血管疾病或肠胃问题,一旦累积到临界点,很可能因此崩溃,引发严重精神疾病。

1.每天有

能笑、能动、能睡

能笑:每天开怀大笑20分钟,不仅能按摩内脏、刺激体内分泌脑吗啡,让心情放松,笑的过程会动到横隔膜进而拍打到肠胃道,让排便更顺畅,身体更轻盈舒畅。

嘉义荣民医院精神部医师黄敏伟印象深刻的是,有所谓”三米微笑理论”,前方三公尺处看到邻居、同事时就主动微笑,自己与对方整天都很开心。因为效果良好,美国知名连锁沃尔玛(Wal-mart)超市也开始推行,让顾客感受到更好的服务,”心理健康应该变成全民运动,在生活中推行。”

能动:常常听到人们说”要活就要动”,这不仅能保持好身材,还可保养脑部,”避免用尽废退,”这是台湾前脑中风医学会理事长许重义保养心脑的秘诀,能走就不要坐、能爬楼梯就不要搭电梯,让自己经常保持在”动”的状态。

能睡:在小镇当眼科医师的庄聪吉认为只要天天常动,自然就能睡。他早起固定到公园打两个小时网球,有楼梯绝不搭电梯,睡前再陪妻子快走操场十圈,让自己汗流浃背后冲个热水澡,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梦乡,”走出户外,大自然的阳光是远离忧郁不可或缺的一环”。

2.说出心事

只要发现自己不太对劲,怪怪的,最好能找好朋友或家人倾诉,即使乱聊一通也没关系,总比闷在心里好。当发现找亲友这招也失效时,不妨试着找心理谘商专家谈话,有助于整理自己内心杂乱无序的念头。

3.唱歌

很多人应该有这个经验,情绪低落时会躲在浴室伤心掉泪。试试看,让浴室变成快乐的泉源,淋浴时趁着流水哗哗随兴唱歌,不要管歌声是否优美,大声唱出来,你会发现,梗在喉头的情绪纠结,很奇妙地化开了。

4.每天做腹式呼吸

经常深呼吸可帮助心安定下来,也是精神科医师引导个案放松身心的重要技巧。杨聪财建议每天做80次腹式呼吸,可分四段,每段20次,采鼻子吸气、嘴巴吐气的方式;吐气时,想象正把内在的不快乐一点一点地吐出去,吐到尽头;吸气时,彷佛把外在阳光空气美好的正面能量深深吸进来,身体充满朝气。

5.写快乐日记

别让当天的不愉快陪你入睡。睡前回想今天让自己开心的事,至少一~三件,写下来,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心愈来愈有力量。

精神科医师杨明仁满怀理想开设精神复健中心,却因年年亏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拔河,不免为钱苦恼烦心,他每天晚上写日记,写下今天哪些事做得还不错,哪些事还能更好,持续至今五年多,他认为这是让身心更添力量的好法子。

没时间写日记的人,睡前可以多祷告,感谢上苍让自己有机会与能力做成今天的事,想想明天的挑战,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就交给上天去烦恼,告诉自己不担心,有尽力就好。

6.遇到不如意,转个念头吧

每天难免有看不顺眼、不顺己心的事情发生,让想法转个弯,就可累积一点小平静、小快乐,例如有些人临老而悲伤,画家奚淞却自在看待:”我65岁拿到敬老卡后搭公交车、捷运有优待,更可轻松看遍这个城市,多好呀。”

即使生病也可换个想法过日子。作家蒋勋紧急动心导管手术后,必须展开漫长复健,这位美学大师跟所有病人一样身贴测量心跳的贴片走跑步机、踩单车,身体不听使唤、狼狈不堪,听到其它病友抱怨复健辛苦,他却体悟生死,病后才知身体需要什么,”这是最大的福气,”他有所感。

7.帮助他人

“自利,快乐不会长久;利他才能得到真正恒久的快乐,”经常开怀大笑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认为,慈悲心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他鼓励众生像母亲奋不顾身照顾子女的心情去帮助别人,快乐自然涌现。

106岁的新加坡国宝许哲也是一例,她长年热心公益,省钱过日,47岁学习护理,68岁创办养老院,90岁仍持续行善,活动力十足,常说自己每天都在喜悦中。

8.不只做身体检查,还要做心脑检查

台湾台大精神科教授胡海国建议人人定期做精神健康自我测验,发现状况不佳时就要及早求助。为了推广身心健康,他发愿在全台湾各小区村里发展3万个据点,鼓励人人每天善用压力、心脑操练,”至少要做到三个态度:当下气静而不乱、当日充实而不忙、当生关怀而不惑”,让自己在生活中培养对压力和困境的耐受性,淬炼出更具弹性与调适能力的自我,这位被后辈称为”快乐的行脚僧”微笑说着。(文章摘录自康健杂志170期,请参阅http://ad.cw.com.tw/ec/overseas/)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世界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128/28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