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薄熙来地方债遗产 孙政才拿着烫手

香港党媒大公报

8月10日,市委书记孙政才会见了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一行。在会见过程中,孙政才表达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并感谢审计署对重庆发展的贡献;刘家义则对重庆支持工作表示肯定,表示审计署将继续支持重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政情分析人士认为,刘家义此行或为加强对薄熙来遗产——重庆地方债——的审计而来。

地方债——薄熙来的烫手遗产

2009年以来快速膨胀的政府性债务,潜在的债务风险是境外对冲基金看空中国的重要理由。在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大力提倡的由政府引导的非透明经济模式而这种模式主要依靠的便是财政资金的投入。

仅在2011年,重庆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0亿元,占当年重庆经济生产总值比例高达76%。重庆投资之所以高速增长,是源于2003年创建的“八大投”(即由重庆政府拥有、授权经营的重庆城投、高发、高投、地产、建投、开投、水务控股、水投等公司)这样的融资平台。在上一轮地方审计中,重庆市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结果显示,到2010年末,全市区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159亿元;40个区县政府中有11个区县债务率高于100%、偿债率高于20%,偿债压力较大,债务风险较高。

薄熙来留下的债务遗产威胁着重庆健康发展,也成为继任者张德江以及孙政才需要应对的问题。去年3月张德江到任重庆便着手处理债务问题、清查各级政府债务。5月16日,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副主任邵宁、黄丹华亲率30多家重量型央企的高管赶赴重庆,给该市送上了一份厚礼—这些央企与重庆签订合作大单。此次集中签约项目一共72个,总投资额高达3506亿元。此举也被视为中央救市重庆的动作。

2012年11月20日,孙政才调任重庆市委书记后的第3天,重庆银监局即下发《关于当前在全辖银行业开展重点领域风险排查的通知》,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排查。在一年里重庆进行了2次政府债务清查。

新一轮地方债审计启动

6月17日,李克强到访审计署进行考察。7月28日,审计署便通过官网正式发布消息: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而据大陆媒体财新消息,此次审计是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审计署后“亲自交办的”。国家审计署将出800人,18个审计署特派办出2400人,加上地方审计机关,本次可能组织共8万人参与审计。

这也是继2011年之后的新一轮政府性债务审计。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通过融资租赁、集资、回购(BT)等都会被纳入此轮地方审计之中。

自启动此轮地方债务审计之后,审计署署长刘家义就开始拜访地方大员。梳理相关报道发现,刘家义拜会地方大员的第一站选择了广东。8月6日下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在广州会见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此后,刘家义于7日和8日到访广州和深圳。在到访广东之后,重庆成为刘家义的第二站。

刘家义拜会的前两站选择了广东、重庆,两地均由“60后”政治局委员执掌,两人亦同样被视为中共政治明星。有政情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行程安排亦具有别样的政治意涵。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大公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813/32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