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习近平欲开历史枷锁?储安平魂归故土背后

海外挺习党媒多维/五大右派之一储安平的衣冠冢日前落成于江苏宜兴。从文革期间遭批斗生死不明,到如今得到当局默许“入土为安”,半个世纪后,中共当局是否会破除邓小平永不翻案“禁令”,成为舆论场内热议的话题。有分析人士称,种种迹象显示,习近平有意寻找一种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政治路径。当局亦在向外界释放正视问题、不回避问题的诚意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综合媒体报道,5月18日,曾因“党天下”言论遭毛泽东“引蛇出洞”的储安平“下葬”。报道称,当天位于宜兴西郊外龙墅公墓的储安平衣冠冢落成,储安平的儿子储望华在父亲的陵墓前说,“今天不是一个悲伤的日子,今天是一个纪念、追思和怀念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后,曾经被划为右派的55万人几乎全部“改正”,但是仍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其中便包括中央认定的五名右派分子章伯钧、罗隆基、彭文应、储安平、陈仁炳以及由各地方认定的90余名右派分子。而上述报道均提到,储安平的衣冠冢落成是得到了当局批准。

无独有偶,著名学者章诒和18日内发表纪念文章《屠狗功名,雕龙文卷,雨岂是平生意?》,文章对储安平生平事迹进行了回顾,章诒和认为储安平提出震惊朝野的“党天下”观点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飙’出的最高音,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是最高音。”文末点评称,“储安平江苏宜兴人氏,五十七载斯文遂绝,英雄献祭在国,魂兮归来在乡。于今唯留衣冠,何其悲也!”值得一提的是,检索后发现,此文得到了海外中文媒体的广泛转载,大陆互联网也没有屏蔽此文。

储安平

这在未获“平反”的右派中显得罕见,更令人诧异的是,中央近期频繁“关照”此类敏感人物。如中共已故改革派领导人赵紫阳“蹉跎”十年,近期终于有望入土为安。据赵紫阳家人4月5日清明节当天透露,当局已派员与之接洽,赵紫阳二子赵二军相信,当局不想拖延,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他说,“时间太长,已经十年,很可能出面压力比较大,他们也不想背负不准我父亲母亲落葬(的责任)。”实际上,2014年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当局力推的传记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曾出现胡耀邦、赵紫阳(虽未直接点名)这两个被指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领导者形象,这在外界被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

另一方面,2015年1月17日是赵紫阳去世的十周年纪念,中共当局虽没有宣布任何对于这位中共前总书记的官方纪念,但新浪微博不仅没有屏蔽相关的评论消息,且将网友发布的悼念微博推送至热门列表。中共官媒《环球时报》1月18日刊发社评,指出中共官方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避免谈论赵,这种沉默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态度”。有评论认为,实现政治脱敏,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逐渐放宽红线、播出的大剧等事例都是当局意志的体现,它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历史的交代,也在于破除政治禁忌,令争议人物政治“脱敏”甩掉历史包袱轻装改革。

种种迹象显示,习李政府上台后,并没有绕开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习近平有意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政治路径。当局亦在向外界释放正视问题、不回避问题的诚意和解决态度。中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首任社长、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曾彦修在北京逝世。事发敏感时期,一度传出这个“老右派”的告别仪式再低规格也不能举行。不过,有港媒报道称,在习近平表示要为曾彦修送花圈后,情况急转,随后的一天里多名高官纷纷送花圈。用曾的老朋友的话描述,“那是一颗炸弹爆炸了”,广电总局“炸开锅”,上上下下气氛紧张,赶快向刘云山报告,刘立即表示要送花圈。

时过境迁,此时再看当局批准储安平衣冠冢落成家乡,以及当地媒体亦予以高调报道,都足可窥见中共态度的转变,当局并没有遵循他们预设的方案,而是找到了一条令其崛起的道路。有观察人士称,习近平大力反腐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成绩以及决心有目共睹,相信他有足够的政治勇气,正视文革抑或是六四带来的“风风雨雨”,这也是一种中共自我革新制度上的“相信”。

在5月18日至20日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对历史的认识需要展现诚意,它必须是坦诚和磊落的。对中共来说,也只有当这种诚意被社会普遍接受之后,才能真正获得谅解与支持,才能真正维护执政党的尊严和增强道路、理论、制度上的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今对于中共,当真是一个对储安平、赵紫阳等人解开历史枷锁的时机了。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522/55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