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麻药会影响智力?影响伤口愈合?真相是

要点:

1.对于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成年人来说,各种麻醉方式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2.并没有一个权威答案证明儿童麻醉会影响智力。谨慎是对的,但是需要权衡利弊,不能因噎废食,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3.麻药也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相反术中适宜的麻醉管理和良好的术后镇痛或有益于伤口的愈合。

查证者:张玮|麻醉科医生

近日在网上看到某明星做耳部手术,坚持在缝合的全程不打麻药。我不太能理解新闻里强调不用麻药是想表现什么样的大无畏精神,偶像的坚强毋庸置疑,不过少了一些医学常识,多遭了这些个无谓的痛,和自己在家没事用刀扎大腿测试自己勇不勇敢无甚区别。这样的故事其实很多,古代有关羽刮骨疗伤,拒绝喝麻沸散,近的有刘伯承眼外伤手术拒绝医生用麻药,课文里绘声绘色的描述手术切了72刀,想想都淡定不了。相比这些英雄人物,我就只能自认狗熊了,切个小肿物,不仅上了长效的局麻药,还吃口服的镇痛药,我真的觉得,打那一针局麻药,都痛!

掀起麻醉的盖头来!对于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成年人来说,各种麻醉方式对智力的影响微乎其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拒绝麻醉最常见的顾虑就是麻醉药物会不会影响智力,是否影响伤口愈合?尤其手术对象是孩子的时候,这些问题更会被反复询问。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麻醉的种类吧,大体上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及区域阻滞麻醉(弱弱的说一句,明星的麻醉不在我介绍的范围内,术野局部的麻醉,段数太低,不需要麻醉医生出手,甚至不需要监护,可以在门诊直接完成)。椎管内麻醉就是平时病人们所说的“半麻”,主要适用于下肢手术,某些短小的盆腔及腹腔手术,比如尴尬难言的痔疮手术也是可以选择椎管内麻醉的。对于一些高位的手术,如乳腺、肺部手术等,已经较少使用椎管内麻醉,逐渐被全麻所取代。

椎管内麻醉从腰上(椎间隙)打一针,手术区域的痛觉被阻滞,患者保持清醒;区域阻滞麻醉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神经阻滞,是在某些神经主干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掉该神经管理区域的痛感,患者同样保持清醒。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这两类麻醉方式对智力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让我们忧心的,主要是全麻药物对于智力的影响。全麻过程中,患者的记忆几乎只停留在麻醉医师准备面罩供氧的瞬间,全麻药物迅速起效,抑制了大脑皮层,患者处于睡眠、制动且无痛的状态,在手术结束时停用药物进入复苏过程,这个状态是完全可逆的。目前使用的全麻药物可以做到快速代谢,患者多数能在术后半小时内自然醒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善的成年人来说,全麻药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麻醉相关意外死亡率为十万分之一,即使是在我国的医疗机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多数大型三甲医院的数据都可以接近这个水平,麻醉已经向越来越安全,并逐步倡导舒适、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儿童麻醉存在争议,但是不能因为害怕麻醉而拒绝治疗,请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

儿童麻醉确实一直在争议中发展,当你询问麻醉医师,麻醉药物是否会影响孩子智力的时候,多数也会得到模棱两可的答案。实在不是麻醉医师不想给您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而是这个答案,至今无解,而无解的原因多数是来自伦理学的因素,因为没有一个医学研究可以用少年儿童尤其是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只能从已有的临床数据中进行回顾性的研究。《Science》[1]杂志就曾经有文章,探讨了关于麻醉造成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并指出了这一类调查分析混杂了多种影响因素。

2016年12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了警示:3岁以下婴幼儿或妊娠晚期的孕妇接受手术或医疗操作期间重复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药或镇静药,可能影响小儿的脑发育。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立即就FDA的警告发出了临床通报,认为警告缺乏临床资料的支持,并认为发布影响产科医疗实践的安全声明,应该强调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参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也迅速做出了回应,认为目前全麻药物对孩子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仍然不清楚“remains uncertain”,不应过分解读。2017年3月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2]上的一篇文章也对FDA这一警告进行了分析。FDA的实验数据来源多数基于动物实验,包括蛔虫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但这些数据能否直接复制在人身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家长对麻醉的谨慎态度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在临床诊疗中,对于儿童来说是否接受麻醉,手术前如何权衡利弊才是更值得商榷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上周碰到了一个三天的低体重新生儿,由于先天性的膈疝,肠道疝入胸腔,完全压迫了左肺,如果不及时处理,孩子很快就会因为并发症死去。此时,要接受疝修补手术,就必须接受麻醉,在生命和麻醉药潜在的尚未经证实的智力影响面前,后者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而同样在数天前,有个朋友向我咨询,因为孩子早产,又在某项检查中提示颅内血流量存在异常,他们始终对孩子是否有颅内发育的问题耿耿于怀,问我该怎么办。从医生的角度而言,对于一个喂养正常、四肢活动灵活的孩子来说,严密观察就可以了,但是面对这对焦虑的父母来说,我只能在宽慰之后还是谨慎的说了句:实在不放心就做个核磁共振。但是此时的问题是,核磁共振存在很大的噪音,且检查时间较长,并且要求患者制动,一个刚满月的孩子显然是不能配合的,检查前使用镇静药物在所难免,而面对这样的情形,我更倾向于选择先观察。

对于一个有必要接受手术的患儿来说,父母对于麻醉的纠结,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此时您的孩子确实需要麻醉,需要睡一个“好觉”。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难以忍受的疼痛,都不是一个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能够承受,严重的疼痛,不仅带来诸多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人们常说要痛“死”了,也并非是危言耸听。由于害怕麻醉而拒绝治疗,无疑是因噎废食。实际的工作中对于儿童而言,不实施麻醉几乎不可能手术,即使强行手术,不仅无法保证手术效果,更可能因为承受痛苦的过程带来永久的心理障碍。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低体重新生儿,对于可待观察的疾病,我们可以考虑等待孩子的年龄更大一些,器官发育更接近成熟的时候实施手术。此时您需要听取专业的手术医生给您的意见。但不管怎样,在这里还是要给孩子的爸妈们吃一颗定心丸。梅奥医院的Randall P.Flick[3]医生带领他的团队对明尼苏达州某县共5357名儿童的学习成绩和病历进行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3岁前只接受过一次手术麻醉,那么他们在19岁前遇到学习障碍的风险不会高于常人。出现学习障碍的高风险人群都是在儿童时期接受过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人群,这显然只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因此短小手术的单次全麻,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仅应该合理的实施麻醉,还应该给予完善的术后镇痛,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难以描述不适感,甚至只能用哭闹来表达诉求,他们的疼痛已经被我们漠视了太久。

产妇无需过分担心麻醉药物会带来的副作用

关注了孩子,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孩儿他妈。剖宫产使用的麻醉方式通常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椎管内麻醉,局麻药给到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里,不会对中枢产生直接的影响。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可以毫不夸张的用“痛不欲生”来形容,而母亲的伟大,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许多准妈妈顾虑到麻醉药物对孩子的影响,选择了默默承受,需要手术时不得不接受麻醉,而对于分娩镇痛等可能大大缓解痛苦的干预措施却敬而远之。事实上分娩镇痛采取的是和剖宫产类似的操作方法,而使用药物剂量却远远小于麻醉剂量。让疼痛消失,是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在您了解了麻醉之后,也许会更亲近它呢,我们所期待的是每个产妇都能enjoy your labor。

怀孕后尤其是产后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围产期的激素分泌改变有直接的关系,“一孕傻三年”显然不能让麻醉背锅。甚至有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作用。另外由于孩子的诞生,产妇处于缺少睡眠,疲倦的生活状态,焦虑的产后过度过程无疑也给原本失控的生活状态雪上加霜。此时的新妈妈们显然需要家人更多的关注。

麻药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最后再谈谈,麻醉药物对于伤口的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困难的因素很多,只简单说几个常见的,感染伤口、患者肥胖、糖尿病患者以及营养状态不良都会造成伤口恢复速度明显减慢。另外疼痛造成的生理应激,也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麻醉并不会增加伤口不愈合的风险,相反术中适宜的麻醉管理和良好的术后镇痛或有益于伤口的愈合。镇痛良好患者往往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恢复胃肠道功能,有利于术后的恢复。所以回到偶像的耳朵吧,局麻药绝对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部分局麻药物还有抑菌的作用,局麻后的良好镇痛,能让他更好的休息,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个工作。

责任编辑: 陈柏圣  来源:腾讯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620/94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