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味精吃还不吃好——餐饮界中的千古谜题 专家揭开味精秘辛

加工食品里一般有添加味精(图片来源:pexels)

餐饮界中的千古谜题-「味精」,它能将料理画龙点睛,并让主妇们轻松端出美味料理,但也存在很多争议。到底味精吃还不吃好?专家认为,味精被认定是安全的,可运用鲜味减少盐摄取。

许多外食者会以「嘴唇周边与舌头感觉到刺痛、用餐后口乾舌燥」判别店家汤头与调味酱中是否加入味精,外食选择时甚至会要求不加味精。

「味精」到底是货真价实的罪人或是含冤莫白的无辜者?由台湾营养学会、社团法人台湾国际生命科学会、实践大学食品营养与保健生技学系、台湾胺基酸工业同业公会今天共同举办的「麸胺酸、味觉与健康」研讨会,邀请各领域专家揭开味精秘辛。

味精(图片来源:Flickr/by Mr.TinDC)

阳明大学生理学科暨研究所教授李怡萱表示,脑里的麸胺酸很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传导物质,感觉、情绪、记忆、认知、运动都需要麸胺酸,但一般透过饮食摄取的麸胺酸存在于血液里,因为钠的浓度关系,很少能进入脑里,身体也有自然的调控机制,因此不用担心吃太多麸胺酸会影响到脑中麸胺酸失衡。

李怡萱表示,吃番茄跟吃味精摄取到的麸胺酸都是一样的,不用担心因为食用味精对脑的影响。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卢国贤则表示,味精是带钠的麸胺酸,也称为MSG,属于自然形成的最丰富的非必需胺基酸之一。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视为一般公认安全GRAS之一,欧盟则视它为一种食品添加剂。

馅料里一般添加味精(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Pictures)

包括李怡萱、卢国贤及社团法人台湾国际生命科学会秘书长张月樱均认为,鲜味物质是重要的减钠工具,透过麸胺酸钠的「鲜味」可以替代部份盐巴的用量,麸胺酸钠中的钠含量只有食盐含钠量的三分之一。使用麸胺酸钠加强食品的风味可以改善食品的可口性、接受性,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味觉感官损失者,有助改善老年人的饮食品质和营养状态。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台湾中央通讯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321/108759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