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淞沪大战的来龙去脉

—淞沪大战的逻辑

作者:

问:打南京,在不在日本的计划中?

答:日本参谋本部原本没有攻击南京的计划。淞沪战役打响之后,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向侵华日军下发了《临参命第138号》令,其原文严令侵华日军:“作战地区大体为连接苏州嘉兴一线以东”。

问:苏州、嘉兴一线以东,南京在这条线以西吗?

答:是。南京在苏州、嘉兴一线以西。《临参命第138号》的意思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日军杀往南京。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计划要打南京。

问:但是后来为什么又要打南京呢?

答:因为日军前线的官兵打得太苦,伤亡惨重,到了11月中旬的时候,国民党部队溃退的势头明显了,日军战地司令官认为:国民党抗日气焰太甚,应予严惩,在这个时候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南京,以逼迫蒋介石签订城下之盟、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问题”。所以,前线司令官向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发了电报,要求批准打南京。

问:日本参谋本部批准了吧?

答:日本参谋本部内部还是有不同意见,但是后来对日军部队越过“苏州嘉兴线”一事,进行了追认,并最终拍板批准攻击南京。

问:当时日本人所说的“解决中国问题”,指的是什么?

答:当年日本人所说的“解决中国问题”,主要指的是以下几个内容:承认“满洲国”、“华北非军事化”、承认“内蒙古自治”等要求。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求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讲到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大家注意,在淞沪战役当中,日本最初还不敢提承认“满洲国”的要求。

问:日本最初的谈和条件是什么?

答:淞沪战役打到11月初的时候,日本政府通过德国大使陶德曼,向中方提出了以下的七项和平条件:一、内蒙古自治;二、华北非军事化;三、扩大上海非武装区;四、中国停止抗日国策;五、中日共同反对;六、中国降低对日本关税;七、中国尊重外国权益。

问:为什么日本这个时候不提出要中方承认“满洲国”的要求呢?

答: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事实上在1932-1937年这五年间,中日两国政府已经就“满洲国”问题谈判过无数回,日本很清楚:国民政府不会答应这点。第二个原因,在当时的淞沪战役中,日本军队打得很艰苦,伤亡惨重,日本想开个合理价、见好就收、迅速结束战争。

问:蒋介石不接受这些和平条件?

答:蒋介石一开始觉得这个方案可以作为谈论的基础,但是他一直在犹豫,同时也在等待赤俄的答复。

问:等待赤俄的答复?答复什么?

答:淞沪战役打起来之后,国民政府派人找了赤俄,希望赤俄伸出援手,赤俄一直在说:你等几天,你再等几天,我们很快就要召开苏维埃最高会议、要讨论你这个事了,你再等等……

问:最终的答复怎样?

答:赤俄最终的答复是,对不起,除了少数空军助战之外,我们不能派苏军陆军来华助战。可这个时候,日本说:我们一个月之前给你们中方开的和平条件,等你一个月了你都没回复,你显然没有诚意,你的拖延造成了日军在战场上死了更多人,所以一个月之前的条件已经“过时”了。于是日本提出了追加条件:要求中方承认“满洲国”、赔偿日本经济损失等。

问:蒋介石没有接受,对吧?

答:蒋介石召开了国防会议,讨论这个事,在会议上,有许多将领提出:割让东北总必亡国好。但是蒋介石力排众议,蒋介石对日本帝国表示极度的不信任,蒋说:今天割让东北,明天就割华北,后天就割南京,日本人是贪得无厌、言而无信、得寸进尺的。正是由于这样想,蒋介石说服了在座的将领和幕僚,会议的结果是达成了一致:抗战到底。于是国民政府决定拒绝日本的追加条件。

问:日方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作何反应?

答:日本没有从中方得到响应,于是首相近卫文麿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宣言,所谓“不以…为对手”,就是“再也不和你谈”的意思,这个宣言关闭了中日两国谈判的大门,从此日本定下了一个新的对华政策:打倒国民政府,并扶持亲日人士成立新的中国政府。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冯学荣读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118/152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