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海归回国变废物?这算拿来主义的全面崩盘吗?

12月2日的虎嗅网发了一篇稿子《江浙沪海归废物》,说的是一个江浙沪制造业二代,在海外拿了政治学的学位,回来几年,终于躺平,成了海归废物的故事。 

我觉得那个接受采访的孩子属于凡尔赛,一个制造业业主的后代,生活优裕,高不成低不就,无所事事,需要倾诉。说白了,那是个“海贵”,他爹的老本在后面撑着,大不了就是回去当个造二代,也没啥了不起。 

可是文中提到了豆瓣上的一个小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却很有意思,我上去探索了一阵子,就感慨丛生。

 

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图/豆瓣截图) 

去年我集中用过一批海归,怎么说呢,希望与绝望同样深沉。看到的希望是,他们的确深刻地认知到了自我的价值,并且几乎本能厌弃一切干预自我的外在;但绝望的是,他们的自我放纵与放逐,比本土成长的年轻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国内社会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只会将绝大多数的海归推进海废的遭遇之中,而终将逐渐消灭掉曾经风靡一时的留学潮。

我曾经也算半个海归:我到了国外做访问学者,但却并不曾拿学位。我几乎从来没有动过学位的念头,因为在新闻这个行当,实践才是一切基石。而我并没有那种能够成就学术研究的慧根,所以也就自我放弃了。 

然而我因此而观察到了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众生相。我以为可以粗浅地把中国留学生分成70后之前(前一代海归),和80后之后(新一代海归)两个代际。 

这个区分的原因很简单,70后之前的留学,基本上是依靠外来资金支撑,奖学金、个人资金或者公派资金;而80后的留学多数的资金来源,是家庭资金。

前一代海归留学的驱动力基本上都来自于自我,而留学的原因无非三种,看世界,学本事,找出路。

60后70后有沉重的改变自我命运的压力,留学的压力与高考的压力正可以相互印照。当他们从国内的大学毕业之后,所看到的是国家阶段与自我成长的局限性,以及全球化曙光乍现的璀璨朝阳。

2021年,海归硕士转行废品回收(图/中新网)

我的许多朋友、同学以及相识,都有过留学经历,而海归与滞留的比例,大约平分秋色。那些终于海归的,普遍都成为了如今各个领域的中流砥柱:学者、高管、官员、名流。 

他们的自我驱动力和国内对于海归的渴求,共同成就了他们。 

但是这两者缺一不可。在改变命运的驱动力之下,前一代海归普遍拥有比国内成长起来的“土鳖”更加强大的学理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快速展现海外所赋予的知识与秩序优势,因而占据有利地位。 

而在经济、学术、行政领域中狂飙突进的改革,对于知识化、年轻化管理者的突击性提拔,外资与外企席卷全国的发展,给予了他们无限的空间和想象。

当60年70后在这些海归红利的刺激之下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他们的孩子们长大了。 

他们长得很不一样。 

改变自己命运的驱动力,在父母这一代所提供的优裕生活中,早就消弭无形。而在充满了精细计算与周密设计的父母的安排之中,他们多数只是顺从了安排而已。 

留学不是自我增进的发愿,而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升学:这样的情形,几乎不分经济状况和阶层状态。即便是勉强为之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也都不过是随大流的流行。 

我并不会想说这些新一代留学生们都懒惰,虽然比起前一代的努力,他们根本难望项背。

从本质而言,新一代留学生关注的是成绩,而前一代留学生关注的是本事。他们或许有来自与家庭资金匮乏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因而比他们的国外同学更加努力获取好成绩,但他们其实多数并不清晰,自己如此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海归人士求职

而前一代不同。他们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在海外的眼界、资源、成绩,都将成为他们回国内竞争的资源要素。 

可怜他们的父母所无从体会的是,他们那一代走向海外所背负的自我期许,以及这一代走向海外时所背负的被动期许,早就已经埋下了不同命运的根底。 

教育从来都并不是独立与社会之外的修仙,而不过是与社会形态紧密结合的预备队培训。海外的教育是建立在普遍的个人主义与社会自治的前提之下,所以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建立人格的独立性,是大学的根本之道。 

所以新一代的海归们在回来之后,突然发现了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他们在海外学习时,耳濡目染,植入了他们脑子的个人主义与人格独立,在国内的职场环境中从来格格不入。 

海归之所以成为海废,是他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去祛除自己在公民自治社会中所形成的一切思维和习惯,从而融入到中国关系社会数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人际环境。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约束到自由易,由自由到约束难。 

在海废互助协会中,满是哀嚎的,便是他们如何无从与本土毕业的职场中处在竞争的劣势之中。 

他们既缺乏动力去改变自己的处境,更无从理解为什么自己成绩的优异竟然在这个环境中成了屠龙之术。

但更加重要的,是海岸上,已经变得非常残酷与不友好。 

过去40年来,经过前一代海归的不断教育与建设,中国在经济与管理层面上的能力,不断在向西方靠近。客观地说,在中低层次上的管治水平,距离拉近了不少。 

这就使竞争异常激烈。 

在海废互助协会上有个帖子,一个海外金融硕士,不过区区四千薪水;而帖子下的回复,4-6K水平的,比比皆是。 

如此便使得海归们十分迷惘:他们耗费巨资的留学,所为何来?

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这时却开始按照中国思维开始行事:国企、考公、就近,成了他们普遍的选择。当初他们殚精竭虑所想要早就的龙门鲤鱼,如今却成为了拖累他们的巨婴包袱。他们突然只想要孩子们平平安安凡凡。 

但更残酷的却还在后面。 

外资不仅所能提供的职位在减少,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在减少。欧美日韩在新形态的全球化下,已经普遍选择开始全球性的重新布局。中美地缘竞争的形态本身就已然令人不安,中国民粹主义的遍地开花,更加令他们难以承受。 

外资原本就是吸收海归的主战场。 

许多海归都提到,一线大厂,包括腾讯、字节、阿里,如今他们获得面试的机会,都已经难得。其实,像喜马拉雅、一条这样的二线互联网企业中,都已经对海归挑挑拣拣了。

 alt=

△海归人士求职期望月薪(图/《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互联网民企原本也是海归扎堆的地方,但是目前这些互联网民企已然是自身难保,滴滴退市所必然引发的海外退市潮,也必然让海归的处境雪上加霜。大家都在忙着回归本土化,海归还有什么前途? 

当然,在意识形态伦理已然在全面回归的前提下,海外的知识与秩序优势,已经全面沦陷,或许在业务侧,海归还略有生存空间,但是在思维、管理模式与知识生态领域中,海归已逐渐沉沦到边缘之中。 

时代的风向,大家都能看懂,在如此严峻的氛围中,海归焉能不成为海废?

一方面,竞争的加剧,与个人驱动的不足,让海归比较而言,变得比以前菜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海岸上城头变幻,对海外知识与伦理的排斥,使整体社会早就变了味道,让海归们更加步履维艰。 

在许多的自媒体中,包括油管、B站和许多的Podcast中,我发现许多十分优秀的留学生,在史学、科学、政治学方面,他们有着远比国内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严谨的研究态度,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更加广大的世界胸怀。 

国内的大学越来越像是职业学校,而国外,美英加澳,都依然秉持着兼容并包,独立自由与深远广大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在我曾经合作和接触过的许多海归中,我时时刻刻地发现着他们受到优秀的教育所闪现的光芒,以及在个人主义与公民自治中所获得的人格自尊。但是他们在祖国的土壤之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在与父母长辈的相处之中进退失据,在与社会的接触之中,恐惧焦虑。

他们本来应当还是这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顶级人才,因为网红和电商无法构筑这个社会的基础,而研究、学术、管理、文化、科学、技术,才能使一个社会继续上行,把过去的40年,夯实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由制度、市场与文化成长所构成的新型转型国家。而从海外拿来的知识、科学与制度文明,依旧是这个国家所紧缺与至关重要的元素。

哈佛大学图书馆

海归的彷徨与毁坏,是拿来主义的全面崩盘。 

因为当我们以为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国家的时候,我们才会认为拿来主义是过时的。而当我们把从优质文明那里学成归来的人才弃之如同敝履的时候,在他们成为废物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已经离废物不太远了。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清川书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03/169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