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漫天霾:为什么必须反对任泽平的“印钞无害论”

—一文读懂:为什么必须反对任泽平的“印钞无害论”

作者:

任泽平以前的一段视频,脸打得pia pia pia的!这跟他这两天主张要印钱鼓励生育的观点截然不同。他明确地知道:印钱会稀释人们手中的财富,是一种变相的税收;他也明确地知道,其最终的恶果就是津巴布韦委内瑞拉

他明明知道,但是却斩钉截铁、自问自答地说:“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不会。会不会产生不公平?不会。”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坏。

为什么必须反对印钞票?经济学——当然,不是任泽平所学的伪经济学——早就给出了清晰无误的答案:

第一,法币体系下的增发钞票,与伪造无异。

真正的诚实货币,是贵金属。它本身有价值、有工业用途,是被市场交易各方选定的,不是被法令决定的。

为了交易的更加便利,银行会发出货币仓单,作为货币的代用品。它必须是百分之百准备金的,满足存款人随时的提取要求。

货币凭证超发,超过了真实的货币库存,当所有人同时提取,银行必然破产。实际上,部分准备金银行,从一开始就处于破产状态。因此这是一种欺诈行为。

这时候通过法令规定货币凭证为法定货币,并且中止偿付、垄断发行等手段,强制人们使用纸币。这种法币,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现金储备的锚定,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发。

你想一想,假如你开了一家“馒头银行”,有人在你这里存了10个馒头,你却发出去了20张馒头票,你和拿到这些票的人,都可以用这些票去提取馒头,这到底是个啥性质。

这事只能点到为止。

第二,必须回归诚实货币——金本位。

哈耶克主张“货币的非国家化”,认为应当将货币发行交给市场竞争。

鉴于“它”以往的恶劣记录,应当被剥夺货币发行的资格。这没什么问题,就像一个坑蒙拐骗的商人会被消费者淘汰出局一样。

然而让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并不能堵绝欺诈行为。事实上,部分准备金的商业银行才是信贷扩张的“主力军”。

10%的准备金,1万元存款,理论上可以增发信贷10万元。而且,事实上不需要存款,贷出去又存进来即可,这就是“贷款创造存款”。

许多市场派认为只要将垄断了的某些职能市场化了就能解决问题,然而这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产权原则。任何侵犯产权的行为并不会因为私有化了就变得合理合法,其正确的归宿应当是被彻底取缔,回归金本位。

取得黄金的方式有且只有三种:一是从交易中获得;二是赠予;三是挖金矿。这是最诚实的货币。到时候,英镑、美元、法郎、马克,都回归到它们的本质:质量单位,这也是最有利于全球自由贸易、增进人类福利的货币。

第三,货币不是财富,消费品和资本品才是财富。

货币只是一种交易媒介,它本身并不是财富。只有真实的消费品,才是财富;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本品,才是财富。

增加货币供应,不会带来任何社会和经济效益。

人不能抱着钱过一辈子不是?人之所以爱钱,不是爱那些纸,而是这些纸能换回来柴米油盐移动电话汽车房子,不是吗?

第四,货币,多少都是够用的。

当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之后,就已经满足了交易媒介的功能,因此多少都是够用的。

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不变,必然降低货币的单位价值,也即购买力。反之货币少了,购买力就会上升。

因此印钞票是一种浪费行为。

货币供给必须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的观点,是胡说八道的谬论。19世纪金本位时代,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物价不断下降,人们福利迅速改善,那才是一个通货紧缩的美好时代。

第五,印钞票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钞票印多了,就贬值了,同样的商品你必须付出更多的钱了。这是必然的,是老农都懂的基本常识,不是任泽平胡说八道的不会引起通胀。

注意:不是因为物价上涨了,所以你要花更多钱了。一种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但是引起普遍性物价上涨的原因就是钞票印多了。

重复一下概念:通货膨胀不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就是它的字面意思:“通货”,膨胀了,即信贷扩张。

通货膨胀,是一个已经被“语言腐败”的词,是一个甩锅的词。以下用词,要按照其本意来理解。

第六,通货膨胀打击储蓄,摧毁财富,降低未来福利。

钱越来越不值钱,人们就不愿意储蓄,要么去购买“保值资产”、“跑赢通胀”,要么变得今朝有酒今朝醉。

储蓄,以及由此转化而来的投资,是通往经济进步的唯一可行途径。储蓄增多,人们才会投资到迂回生产中——就像鲁滨逊不是去徒手抓鱼,而是用自己的储蓄去先制造一个渔网一样。迂回生产会带来未来的更大产出,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那么打击储蓄,就是让人们的未来变得更穷。

在通胀之下,人们的真实收入下降了,但是名义货币收入看起来增加了,因此会扩大消费,这是资本的消耗,同样会降低未来生活水平。

企业看似盈利的项目,减除通胀因素实际上可能是亏损的,但是“膨胀”了的收入和“利润”,仍会被作为税收征收,这不但造成企业经济核算的错误,而且会减少未来的投资。个人的收入也“提高”了,在累进税率下,会同步提高征税级距,加重税负,被征收更多的税收。这同样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七,通货膨胀引发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

新增货币不会同时平均地落到每个人头上,它总是从某一点注入经济体,然后像涟漪一样逐渐扩散。这个过程引发了相对价格结构的变化——先拿到新增货币的人,在物价尚未上涨之前购买了商品;这种购买行为推动了物价上涨;最后拿到新增货币的人,则在物价已经上涨之后购买商品。这个过程完成了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

这就是著名的“坎蒂隆效应”。

然而这种再分配不是劫富济贫——虽然它也不对——而是劫贫济富。

谁是最早拿到新钱的人呢?以美国为例,当然是谁印谁就拿得最早,例如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其次是为美国政府供货的、能够从它手里承揽工程的、享受产业补贴的等等裙带企业家,例如洛克希德·马丁等军火商、大型建筑企业、放火箭的埃隆·马斯克、环保产业等等。这些人会通过拿到新增信贷赚得盘满钵满。

给这些裙带企业家供货的人,是涟漪的下一层。那么最后拿到新钱的是谁呢?

是那些辛辛苦苦赚固定工资的人、靠养老金生活的人。总之是与美国政府的权力离得很远的人。是的,他们是穷人。

这个过程秘而不宣,并不容易很快被人们发现。所以,这是一种大规糢的盗窃:将穷人的钱转移到富人、掌权的人手中。

其实说这么多,都不如乌干达独裁者阿明更加清晰直白,他坏得很“坦率”——印300亿,给自己留100亿。

也没有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和去年刚刚叛逃的总统加尼干得“漂亮”。前者将阿富汗央行变成了自己的私人银行,由他哥哥掌控,爆发了阿富汗历史上最大的腐败案;后者,大家都知道,叛逃的时候,美金装了四辆车。

第八,最大的恶魔——商业周期。

信贷扩张本来就会造成不负责任的投资,因为既然钱来的那么容易,何必谨慎从事呢?但更严重的是,它会扭曲生产结构,制造“繁荣-萧条”的商业周期。

随着信贷的扩张,利率的降低,企业家以为有足够多的储蓄可供支配,于是发生普遍的判断错误,竞相购买资本品,大规糢地投资到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生产中,生产结构延长了,就业增加了,名义工资提升了,经济似乎一片繁荣景象。

这就是凯恩斯主义信奉的:增发信贷可以“将石头变成面包”。

然而任何资本品的生产,都必须有真实的储蓄支撑,否则用什么生产呢?但是在通胀的情况下,企业家购买资本品用的是虚假的信贷,并没有真实的储蓄做基础。所以,当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继续投入后续生产时,会发现“楼盖到中途,没有原材料了”,债务的偿还发生困难,已经投入的资源被浪费,于是纷纷破产,劳动者大规糢失业。

而且,由于企业家将资源配置到了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生产中,这些资源被“绑定”在了这个结构中难以“释放”,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就不足了,因此就会发生排队买面包的饥荒景象。

一场波及所有人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是谁造成的?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要点脸行不行!市场经济又不会说话,你想咋甩锅就咋甩锅,你高兴就好。

你说那一直印不就行了?一方面,一直印,只会延缓、并不会避免危机的爆发,它只会使危机的时间更长,调整的过程更加痛苦,参考罗斯福新(胡)政(整);另一方面,当货币的贬值按天甚至按小时计算的时候,人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甩掉货币,“逃离到真实价值商品”。就像1930年代可怜的德国工人一样,每天早上去上班,领到钱以后立即交给妻子,妻子飞奔著换商品,什么商品都行,否则下一秒这些钱可能就一文不值。

这时候,整个货币体系就被摧毁了,人们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经济就崩溃了。参考任泽平提到的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漫天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29/170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