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走得快,活得久?《Nature》子刊:步速超6.4公里/小时,年轻16岁

体育哲学里讲“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老,而运动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移动,还要求我们在空间上有所移动。

常言也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走路这项温和的运动或能使人长寿。

不仅如此,一项登上生物科学顶刊《Nature》子刊的研究,为“走路与寿命相关”增添了现代科学性色彩,更是发现了走路快慢者之间寿命相差16岁。

研究团队来自莱斯特大学,他们收集了超40万多人(平均年龄56岁)的遗传数据、自我报告的步行速度、与佩戴腕带加速度计上的数据,首次建立步行速度与生理年龄相关性模型。

步行速度分为三个阶层:

(1)慢速(少于4.8公里\小时)

(2)中等速度(4.8-6.4公里\小时)

(3)快速(超过6.4公里\小时)

通过数据筛查与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中等速度参与者占比最大,有近乎1\2;与慢速步行相比,中速和快速步行参与者的端粒长短(生物衰老重要标志物)明显更长,且通过更为客观的加速度计评估的身体活动测量结果,验证了此结论。

研究人员进一步采用,更为严谨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每小时6.4公里的快速参与者的生理年龄,比慢速者年轻16岁。

2013年,国际顶刊《Cell》提出了九大生物衰老标志,端粒长度减少就是其中之一。而本次正是采用端粒长短这一标志物,研究步行速度和寿命的相关性。

端粒,被称为“生命时钟”,它像鞋带末端塑料帽保护鞋带免受损坏一样,保护着染色体。但随着时间推移,细胞分裂会导致端粒缩短。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生命周期就会停滞,生命戛然而止。根据端粒的缩短程度,可计算当下生物体的生理年龄,判断衰老程度,这是莱斯特大学本次研究论断的基础。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延长端粒的长度就相当于延长生命周期。

2008年,欧洲抗衰老研究“圣地”,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培育出一批转基因小鼠(提高端粒长度)。三年后,转基因小鼠存活率达40%,而对照组则近乎为零。不仅如此,端粒长的小鼠比同龄小鼠更年轻健康。

自此,抗老界一直在寻找能够延长端粒的方法。2020年,《Nature》发表深度综述,对延缓人体老化的技术进行深度盘点,哈佛辅酶I端粒延长技术(NAD+为沐艾茵主要成分),以重要抗老技术排列其中,为学界热门研究对象。

2013年该物质被哈佛医学院首次发现,后陆续在麻省理工、哈佛、东京大学多所高校临床试验中证实,外源性补充NAD+可延长小鼠0.3-1.3倍寿命,并显示其对中老龄人群的肌肉功能、睡眠、步速等方面,都呈现出正向影响。

该物质在科研界的大放异彩,引得资本也纷纷入局,使得该物质逐步走出实验室。但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民,还得突破技术和量产两道重要关卡。

人口老龄化严峻的日本率先进入“突破技术”这条赛道,但其产能低下、成本高昂,导致成果每克高达20000元,被富人垄断。而国产酶企业基因港,自主研创先进的全酶法技术提升产能,打破了此垄断局面,研制出价格不及日本同类产品1\10、而纯度更高的“爱沐茵”。使得普罗大众也可享用原先非常昂贵的尖端生命科技成果。

不仅是在突破技术赛道上“弯道超车”,在量产赛道上爱沐茵更是遥遥领先。由于爱沐茵科技在京东国际平台上,拥趸众多,成为了三、四线城市群体的账单“常客”。在刚过去的618里更是遭疯抢,再登销量榜首。为了满足狂热的市场需求,该企在宁波投资建厂,扩大产能,产能可达100-300吨,预计可满足120万人的消费需求。

本次莱斯特大学的研究,证实了走路快与延长生命期相关。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每小时6.4公里的步速,且体质各异,盲目地追求快速走路可能更会危及身体健康。

不过,该项研究刷新了我们对预期寿命的认知,正如国际杂志《时代》所说,死亡不再是超自然的问题,而是技术问题,科技或可打破寿命的桎梏。去年6月,华盛顿大学在《人口研究》中论证,我们的寿命极限正在发生改变,预计本世纪末将达130岁。伴随着爱沐茵类生命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有理由相信,我们正在走向所预测的百岁年代。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番茄医学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17/177680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