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孩子年龄太小,分享教育没有意义,这个年龄前让娃自私一点也无妨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告诉孩子应该学会分享,不要那幺小气,不论是吃的东西,还是玩的东西,都希望孩子能够大方一些。

能够理解父母们的这种做法,但其实父母们在进行这种教育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是否适合。因为如果孩子的年龄较小,那么进行分享教育是没什么意义的,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排斥心理,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更不利。

三岁以前的孩子不懂分享是正常的

很多父母在孩子三岁之前就会希望孩子尝试着去分享,但其实孩子在三岁以前会有比较强的“物权意识”,他们知道某样东西是他们的,而且只能是自己的,暂时还学不会分享,他们将那些到手的东西视为是自己的,于是在别人进行抢夺的时候会哭闹,甚至进行反抗。

或许在家长们看来,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相对自私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大方一点,这样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也能收获到良好的友谊,但如果孩子过于自私,就会让其他对他感到不满,不愿意和他们一起交往。

因此,父母都喜欢教育孩子进行分享,但其实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并没有意义,因为这个阶段正好是培养孩子“物权意识”的关键时期。要知道,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培养重点,父母最好遵循这一规律,让孩子在这个阶段进行对自己权力的捍卫,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利。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也就是三岁以后,父母就可以慢慢给孩子灌输分享的观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分析为什么要分享,而不是教他们毫无理由地分享,这种分享只会害了孩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妈妈给孩子带了较多的零食,那么宝妈就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给朋友们分享一些零食,这样朋友们会更喜欢你,他们下次有好吃的零食也会分享给你。

三岁以后的孩子其实是听得懂这类说辞的,所以他们就会愿意分享,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把东西拿给其他孩子。如果长期以这样的方式去要求孩子,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出现两种较为极端的情况。

一方面孩子可能变得对分享极为抗拒,觉得自己没必要去分享。另一方面,孩子对父母毫无理由的分享一旦养成习惯,以后不论是什么东西,都会分享,甚至自己都没有的情况下也会分享,甚至会去透支进行分享,尤其是只为了自己面子的分享,这对孩子自身是不利的。

因此,父母们在孩子三岁之后,要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并且要进行的是应该是有理由的分享教育。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之后,认知慢慢丰富,能够接受较多的观点,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明白了想要进行社交,就要学会合作和分享。

但是在此之前,如果孩子们不愿意分享,父母们不要强迫孩子,让孩子自私一点其实也无妨,如果孩子在慢慢长大之后,仍然不愿意分享,那么父母就可以慢慢给孩子传达一些分享的观点。

同时父母自身也要做好榜样,比如平时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帮助分享的事情,自己家炒好的饭菜,或者是买的一些小零食、水果之类的,可以让孩子帮忙端去给邻居。再比如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准备东西出来给客人吃,这类做法都可以在潜意识里帮助孩子培养分享意识。

相反,如果父母自身都不愿意分享,平时较为小气,做什么事情也都斤斤计较。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会较为计较,同时也会吝啬于分享,而这对于孩子今后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关于生活和学习、工作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等到孩子慢慢习惯分享之后,自然也就成长了,成熟的分享对孩子的帮助较大,也意味着孩子的人情世故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成长。当然,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分享也需要适当,以及要有底线的分享,否则如果孩子对分享有所误解,同样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以后进入社会也会较为吃亏。

结语:成也分享,败也分享,父母们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分享,帮助孩子成长。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90育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27/178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