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中国985毕业后我去澳洲当蓝领,即将攒到100万

路怎么走都会有的

明年下半年签证到期,我应该就会回国。其实我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大家说,国内到处都在裁员、35岁就没人要了。而这些情况,又和我如此贴近。

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发展轨迹,不可能再在职场上有什么野心了。不过依旧会有点“盲目自信”:我能接受这份工作不如之前的,但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吧?

我对自己有些信心。当初跳槽时,前公司的老板和hr都挽留过我,来澳洲之后,也有很多雇主夸我做的不错,辞去收银员工作时,老板会对我说,只要你想回来可以随时回来。我在西澳矿区的按摩店工作时,那儿的环境比较差,员工天天吵架,只有我看起来还能忍受。我离开之后,老板还天天给我发消息,问我要不要回他那工作。

土著社区的超市老板开着他的小飞机来接我

与此同时,我也想开了很多。

我的成长是个逐渐躺平的过程。人生前十多年,被灌输“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我也认可成绩就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小学没考到“双百”会哭,中学月考差一点没能进年级前五十,也会躲在厕所偷偷哭。上课做习题,我见老师站我边上,紧张得解不出题,课后被找去谈话,还难过了很久。

等到高考结束,我才明白不是这样的。有同学并没有考上985,但因为画画很好学了建筑,后来我看到他的朋友圈,他不仅是建筑师,还去各种比赛当评委,甚至出版了自己的书。或许,高分并不是唯一解。

其实我很羡慕他们,有一项爱好或者专长,能够为之持续不断地奋斗。我什么事情都能上手做做,但什么都做不长久。我思考过很久,是不是该给自己找一个坚定的理想或者生活的重心,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虽然想起来有点沮丧,但我也只能接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只能说我现在趁着年轻,多攒点钱,以后一旦我觉得生活无聊了,就去尝试一种新鲜事物。说不定哪天就让我找着真正喜欢的东西了呢?

这些想法,都是来了澳洲才有的。刚来的时候,我和其他背包客聚在一起聊天,才知道原来他们很多人都是来攒一年学费,然后去欧洲读书。大家会讨论哪里的学费比较便宜、去爱尔兰还是西班牙好、又有哪些国家有游学项目等等。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这么多选择。

在凯恩斯附近完成了跳伞的心愿

来澳洲之前,我以为这就是一次短暂的出逃。我会回国继续工作,继续面对升职加薪、相亲结婚。但当我真的踩上异国的土地,认识了全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按部就班,也不是唯一解。

前阵子我在国内的朋友来找我,说他在互联网公司996,实在是卷不动不想卷了,想换个环境生活。我跟他说,现在最基础的方式肯定还是先留学。他会有很多顾虑,说自己三十多岁,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还要再读书会不会太晚了。

如果我没有来澳洲,大概会和他是一样的想法。但我现在我会告诉他,什么时候改变你的选择,做出新的选择都是可以的。

来澳洲以后,我的人生变得更开阔了。当你看着身边的人做出各种各样看似不可能的选择,就会想,哦,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活。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看客inSight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816/179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