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哈佛、耶鲁校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让他掌握这3种能力

在我们家长眼中,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拥有优秀的成绩,将来能有一份好工作。

然而在诸多优秀教育者的眼中,真正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简单来说是注重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把孩子当做学习的机器。

就如北大校长蔡元培所说: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同样的教育思想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校长身上也有所体现。

细细观察这些名校校长的观点,他们很一致地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让他掌握以下这3种能力。

01:见识世界的能力

拥有三百年历史的哈佛大学,在诸多世界顶尖名校中也是佼佼者。身为哈佛大学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曾在演讲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认真地指出:

“了解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夸张,但是在21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中,有一定见识早已成为必备条件。

这位哈佛校长在演讲中提到:孩子见识世界的时间应该早点、再早点。

只有孩子见过了世界,才能将学过的课本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这位女校长自己的教育经验,每年不管多忙,她都会带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带孩子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知识。

只有孩子看过不一样的世界,目光才会长远,不会被眼前的东西所限制。

02:丰富的好奇心

2004年,哈佛大学拒绝了164个SAT满分的中国学生。

当时很多人不服,这些学生明明那么优秀,为什么会被拒绝。对于这样质疑,哈佛大学只给了一句话:“您的孩子,除了满分,什么都没有。”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中国孩子只知道死学知识,这与哈佛历来的教学理念相悖。

在2010年的中外校长论坛上,哈佛校长说: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学了很多知道的学生是否还具有创造性,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动力去探索新的领域;除了本专业的领域,是否有广泛的兴趣去关心其他领域的东西。”

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现在的中国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好奇的孩子”。

在2019年中国儿童科学教育高峰论坛上,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与好奇心成为重要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表示,教育应首要培养儿童的非常规思维,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只有孩子始终对事物保持好奇心,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学习需要的是内在驱动力,而不是被父母逼迫

03:灵活的思维能力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

“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育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观点拥有清晰的判断力和自觉自知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让孩子找一份好工作。拥有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

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校长的就职演说上说:

“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

如果孩子只是死学知识,面对庞大的知识量只知道死记硬背,要么沦为学习的机器,要么彻底对学习失去兴趣。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刻不容缓。

这里是智慧爸妈学园,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育儿干货。希望我的一点经验和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换个角度谈教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827/179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