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第一财经》提不动产定价重估 专家解读

上海官媒《第一财经》日前发表社论,声称根据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未来房地产,投资者需要做好不动产定价重估的准备。有专家表示,如果这代表着未来政策的信号,有可能是经济版的文化大革命

10月24日,中共二十大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一财经》发表名为“积极做好风险资产价值重估的准备”的社论,列举最新数据称,包括大连等十多个大中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跌破4%。

社论提到,9月,中共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住房信贷政策,对今年6〜8月新建商品住房售价连续下降的城市,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社论称,在如此低的融资成本下,像其它风险资产一样,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之下,房地产正面临着一场显而易见的风险定价重估。

以计划经济来管理硬着陆后的经济?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10月30日对大纪元表示,《第一财经》作为财经的专业刊物,在中共二十大后有可能走回计划经济老路的大背景下,它要提醒分析师和投资者,房市泡沫的破灭、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不可避免。“中国房地产泡沫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是个早晚要破灭、硬着陆和软着陆的问题,现在看来也很难软着陆了。”

谢田分析,中共现在正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控制。为了解决经济泡沫、房地产泡沫及如何着陆的问题,懂权术,懂捞钱、抢钱的中共当局有可能会让不同政治派系背后支撑的一些企业、金融机构等垮掉一批,牺牲这部分人的利益,让这个泡沫破灭。再通过“共同富裕”把有钱人割一批,用这个钱来支撑它这个要垮掉的经济。

“这也可能是它的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谢田说,二十大之前,中共基本上是在维持房市以维护这些大的地产开发商和银行,而事实上,当局可能已经托不住房价了,因为现在整个经济下滑,整个GDP下滑,人们收入减少,也不愿意买房,也不敢买房子,当然现行的房价也就会彻底崩溃。

谢田表示,如果当局现在不想维持了,它要一批企业或银行破产,那么现行的价格可能就要腰斩,甚至可能只有原来的一成、两三成,那么它就要重新估价。“这实际上给他们做一个心理准备,这个媒体应该是已经看到或感觉到即将发生的事情。”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很可能会出现这个国家掌控统购统销,让供销社起到一个更大的作用。”谢田说。

经济版的文化大革命?

由于《第一财经》有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背景,外界猜测,这篇社论的背后是否有刚刚卸任上海市委书记、有望接任总理的李强的影子,是否李强当总理以后,准备彻底放弃房地产,不再托底房价。

专栏作家王赫10月30日对大纪元表示,《第一财经》这篇社论其实涉及了一个非常大的全局性问题。但是《第一财经》毕竟只是地方性财经媒体。这篇文章只是一家之言,还是代表着未来政策的信号,现在还无法判断。

王赫分析,如果这代表一个政策信号,可能有两个考量。第一,从二十大的报告和人事安排来看,中国会有个大变局。中共在经济政策上或有一个基本性的、全局性的政策改变。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绑架了居民财富,绑架了地方财政,绑架了银行。那么中共想通过一些激烈的手段,把这个绑架拆解掉,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常态,这是一个方面的考虑。”

王赫说,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真的搞了价值重估,就可能是个经济版的文化大革命。“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太大了,大到可以把整个中国经济都吞噬了。而中国经济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泡沫问题,价值重估就是来解决这个泡沫问题做的一个政策尝试,一个政策努力。”

另一方面,二十大报告里面一个核心,“习近平新时代”的一个标志是“共同富裕”。从过去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现在的“共同富裕”,习近平他要收拾人心,他要打造他的政绩和历史地位,“共同富裕”是抓手。“房地产是中国贫富差距的重大推手,他从这个上面着手,通过租售并举、二次房改,让房地产资产价值重塑来推进他的‘共同富裕’。”他说。

不过,王赫也表示,这个政策推行下来,副作用是相当大的,全局性的影响是很难掌控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整个中国经济将处于一个爆炸性的局面,弄不好整个局面都被炸掉了。

“习近平如果想长期执政,从他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来看,年均经济GDP增长率要在4.5%到5%之间,那么他要维持这个经济增长,他不可能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冒险。”

王赫表示,不能推行这个经济政策还有其它的原因。其一,真的房产价值重塑,让房产资产暴跌,首先打击的就是中共这帮官员,这帮既得利益者阶层,“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套房子。他们手上的房子急剧贬值,那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嘛,所以这不光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背后爆炸性的当量是相当于一个核弹。”

“所以,中共目前的政策是所谓的三稳,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宁可有价无市,也不能让价格崩盘”。王赫说,各地方官员也竭力稳房价,生怕所在地的房市率先爆雷,地方财政、经济崩溃,成为房市危机击鼓传花中的替罪羊。

其二,房产价值重估,房产价格一崩,老百姓的财富就大幅度缩水,“中国老百姓的负债,中国那个38万亿的房贷怎么还?对银行来说,那么多中国的抵押资产贷款都是用房地产,银行怎么办?所以这个事情非常的危险”。

其三,现在搞资产重估,在政策上跟保交楼政策是打架了。“保交楼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但是它资产价值重估的时候,那个保交楼怎么办呢?所以,从经济政策研究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很棘手,根本不可能轻易做。”

“除非他做出一个政治决定向毛泽东当时要搞文化大革命一样,搞个经济版的文化大革命,只要这个资产重估一搞出来,就是经济版的文化大革命。”王赫说。

资产定价重估与官方基准价

这篇社论在文末还强调了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以此强调,投资者需做好不动产定价重估的积极准备,各地应把握刺激房市的分寸。

旅美经济学家黄大卫(Davy Jun Huang)10月30日对大纪元表示,《第一财经》这篇社论其实在提醒投资者,在做融资融券、房地产抵押贷款等时,不能按照过去官方公布的基准房价、基准地价来参考。要做不动产的定价重新评估的准备,“投资者接受房产抵押来炒股的、投资公司做债券的,你要重新评估其地产价格”。

黄大卫分析,以上海为例,近两年来,上海房价下跌非常明显,而官方现在没有非常准确的一个公布,经常会用旧数据覆盖新数据,而保守估计大概下跌了20%〜25%左右。“如果首付交了20%〜40%,房价跌下20%、25%,基本上首付就没有了,银行贷款就相当于是没有什么抵押贷款了。”

黄大卫说,中国房地产评估跟房地产计税里边有个重要的东西叫做基准房价、基准地价,这是由政府公布的,“你去银行贷款也好,课税征税也好,都会按照政府定期公布的所谓基准房价、基准地价。当然政府不会去公布一个跌得很厉害的基准房价、地价。”

“要是市场价格快速下跌,现在卖不出去了,市场价已经是不可控制了,那按照政府的所谓基准价,比如今年上海封城以来到现在,整个楼价快速下行,你买了一手房你卖不出去,二手房又不活跃,炒股的马上变成股东了,炒房的变房东了,因为它没有流动性。”

黄大卫说,作为投资者个体,或企业,或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对于未来的一些不动产,要重新定价。“重新寻找一个价值的计算方式,不能够盲目相信政府所谓基准房价、地价,也不能盲目相信所谓银行系统的定价。”

黄大卫表示,官方未来会保住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些大型的核心城市的房价并维持一定的区间。但其它地区的房价可能会有价无市。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大纪元记者易如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01/182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