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中共“球海战略” 测试令美中关系坠机式崩解 全球警惕

—中共发展“球海战略” 美中关系坠机崩解

作者:
测试任务的失败,却让国际社会警惕中共正在进行的“系统性全球间谍活动”,警惕中国专制体制的危害性,体认到习近平征服世界的野心,一如“好高骛远”的军用气球,既危险又深不可测。换言之,西方国家已经查觉间谍气球不是单一事件。

一颗“间谍气球”闯入美国,不仅使美中关系产生“坠机式”的崩解。(美联社

在击落中共间谍气球(spy balloon)之后,美国国会立即举行调查听证会,准备提出一项跨党派的谴责议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打捞气球残骸照片和初步调查结果,决定不会将落海残骸送回北京。除此之外,美国国务院还召集了驻华盛顿和北京40个国家的外交官进行简报,详细说明中共间谍气球入侵的过程。换言之,美国已向盟友分享中共庞大监视计划的阴谋与细节,塑造中国“间谍国家”的贼行与狼性,以示警惕和共同防御。换言之,美中关系持续处于急速恶化之中。

气球战:古典战术工具的复活

一颗“间谍气球”闯入美国,不仅使美中关系产生“坠机式”的崩解,也使双方处于“准战争状态”。中共一颗具有敌意性与威胁性的间谍气球,未经美国许可进入领空,这叫做“侵略”(invasion),美国以飞弹将恶意入侵的气球击落,这叫做“开火”(fire);在入侵与反击之间如果不是战争行为,难道是在拍电影?在此意义上,美中之间已经濒临战争边缘,乃至象征性的开战状态。

之所以称为“准”战争,是因为双方还没有做出后续的军事报复,截至目前,双方的冲突并未急速升高和扩大;之所以称为“边缘”,是指一旦双方进行军事报复,战争就会像星火燎原,一触即发。换言之,“准战争边缘”是对中共间谍气球入侵美国之后双边恶化关系的真实描述。然而,在美中处于此一状态的背后,一种新型的战略作战型态已经出现:气球战。这种以气球作为战争工具,不仅是古典战术工具的复活,更是未来战争型态的突变式演进。

战争未来学──“高空不对称综合作战球队”

从“战争未来学”的观点来看,中共的一颗“间谍气球”极可能彻底颠覆迄今为止人们对现代战争的概念与认知。为了在战略上压制美国,中共发展出一种我称之为“高空不对称综合作战球队”的模式。这里所指的“球队”,不是棒球队或足球队,而是“气球队”,也就是利用“气球”(balloon)作为一种战争工具,对美国进行“另类作战”。

所谓“高空不对称综合作战球队”,一种古典战争工具的改版与更新,亦即美国国防部所说的“平流层舰队”,是指利用“风筝式系留气球”(Kytoon)所组成的“高空气球作战联队”;这里的“联队”不是“机队”、“舰队”或“部队”,而是结合了风筝、气球、卫星、战略轰炸机等等概念于一体,形成一种高空领域、高智能、高附加价值的综合作战系统。简言之,这是一种“气球的军事化运用”,或者说,以气球作为一种“超限战”的刁钻工具。

这是一种“气球的军事化运用”,或者说,以气球作为一种“超限战”的刁钻工具。(美联社)

在现代科技水平上,这种作战球队可以结合材料科学(纤维材料)、流体力学、气象学、数位通讯、光学科技、通信中继装备(Repeater)、AI运算等等高科技组合,运用大气物理的原理与数据导航,发挥气球在缓慢移动、无热辐射作用、躲避雷达、战斗机无法接近、施放便利、滞空时间长的特性。这种作战模式,既符合“低作战成本”的优势,也达到“智能胜利”的目标。

军用气球──60度“球体作战”工具

中共近年来不断研究并恢复“军用气球”在“后现代战争”中的优越性,以进行针对美国的“高阶/低价不对称战略”;所谓“高阶”是指高级科技的综合运用,所谓“低价”是指利用成本低廉的战争工具来对付美国的高价武器,诚可谓小兵立大功,麻雀变凤凰。

我曾经提出一种“全景式新冷战”(the Panoramic New-Cold-War)的概念,它将传统的“平面作战模式”(海底、海面、陆地、空中),提升到一种360度的“球体作战模式”。这种作战模式着眼于“高空”,以“平流层”为空间战场,也就是以处于“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之间、离地面大约10-50公里、上下宽度约40公里的空域为基地。在此空域中,可以放置执行特定战略目标的军用气球,形成“类卫星”或“气球卫星”,弥补实体卫星的缺陷和不足;它同时又是一种战略飞航器,具有“好高骛远”-飞得很高、藏得很远-的特性,可以成为与火箭、人造卫星并驾齐驱并进行高层空间作战的工具。换言之,中共极可能把数以千计的军用气球施放在平流层,形成气球作战联队,向全球进行颠覆性的“球海战术”。

间谍气球是中共对美国的战略测试

正如中共对其境内进行国家恐怖主义的数位监视一样,中共也已发动国际恐怖主义的“主权监视”。这次(2023年1月28日)入侵美国的间谍气球,正是中共这种“高空不对称综合作战”的测试和演练。尽管被美国发现并击落,等同宣告任务失败,但并不因此中断中共这一“宵小政权”,继续研究与发展以气球为工具的新型不对称战略。换言之,只要中共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亡美之心不死”的偏见,就会促使美中两国进入“高空主权”的争霸,将两国推入无止境的“循环对抗”之中。

拜登的一句:“不要赌美国会输”,已经证明在“间谍气球”事件之后,美中关系已经进入地狱之门。(美联社)

在此同时,测试任务的失败,却让国际社会警惕中共正在进行的“系统性全球间谍活动”,警惕中国专制体制的危害性,体认到习近平征服世界的野心,一如“好高骛远”的军用气球,既危险又深不可测。换言之,西方国家已经查觉间谍气球不是单一事件。今天被间谍气球入侵的是美国,明天被入侵的就是世界各大洲,特别是被中共视为境外敌对的国家,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美中关系充满“战争云雾”

就在间谍气球入侵美国不久,美国总统拜登于台北时间2月8日晚间发表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这次,拜登真的生气了!他以激越和高亢的语调,对中共与习近平做出强烈的批评。尽管拜登并没有提及“间谍气球”一词,但强调如果中国威胁美国主权,美国会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拜登的演讲预告了美中关系已经纠结难解、无力回天。换言之,拜登的一句:“不要赌美国会输”,已经证明在“间谍气球”事件之后,美中关系已经进入地狱之门。拜登过去所主张的“竞争”关系已如过往云烟,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山不容二虎”的极限对抗。

尽管依旧不愿放弃“美中合作”的天真幻想,处在国内指责其“软弱”和中共攻击其“反应过度”的夹缝与压力中,拜登只能选择强硬对付中国,才能缓和美国民众对本土攻击的恐惧,抵挡共和党的逼宫大戏,挽回民主党政府的声誉。一个被视为领导能力完全溃败的习近平,以及已被中共威胁逼至墙角的拜登,两个世界强权的国家领导人,未来如果不是失控,就是有如蛮牛恶虎一般的继续缠斗。

战争的起源往往不是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投机与冒险。战略学家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战争论》一书中提出“战争云雾”(fog of war)的概念,意指战争因素就像不可测的云雾,其不可测的能见度,以及编织于云雾中的胜利幻想,往往使战争决策者陷入迷雾中的误判。大胆总是出自于盲目,战争总是起源于迷失。这次的间谍气球事件,证明了中共正处于不确定的盲目中,沉溺于迷雾中的虚假胜算,一句话:胆大妄为、咎由自取!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12/186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