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1小时1万美元!中国昔日高薪行业如今现状太惨

中国监管部门最近突击检查了凯盛融英多个办公室,包括在上海这座大厦里的办公室,并在官方电视台上播出了搜查细节

据称拥有中国最大“专家网络”的咨询公司凯盛融英成为了中国政府的反间谍调查目标,不仅仅是凯盛融英,海外投资者、中国银行业和外国企业所依赖的整个信息供应链都面临着威胁。

凯盛融英(Capvision)的创始人们将一种利润丰厚的商业模式引入了中国:为投资者和其他客户与内部信息提供者牵线搭桥,后者凭借其行业情报可获得最高达每小时10,000美元的报酬。

现在,这个据称拥有中国最大“专家网络”的咨询公司成为中国政府的调查目标。不仅仅是凯盛融英,海外投资者、中国银行业和外国企业所依赖的整个信息供应链都面临着威胁。

本周早些时候中共官方电视台播出了一段15分钟的调查报道,在摄影师跟踪拍摄下,中国监管部门最近突击检查了凯盛融英多个办公室,报道还播出了搜查的细节。该报道称,一些为凯盛融英客户提供信息并收取报酬的专家分享的信息涉及国家机密,这些专家中包括一名之前被判处六年监禁的国有企业前雇员,以及一名从事国防工作的专家。

中国罕见的公开这一调查,愈发凸显了近几个月中国政府日益释放的一个信号:有关中国的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关系到国家安全,而向外国人透露这些信息可能招致牢狱之灾。

根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凯盛融英首席执行官徐如杰微信账号周一一篇帖子的截图,他表示,作为行业领先者,公司有责任履行其义务。上述报道播出后不久,凯盛融英在中国发布了一份网上声明,称将坚决贯彻国家安全发展观。

周三,凯盛融英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声明称,公司已新成立一个合规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徐如杰在内的三名高管组成。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的一位凯盛融英香港办事处人士不予进一步置评。记者打给该公司中国内地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寻求置评的电子邮件也未获回复。

根据一份凯盛融英的股份出售文件草案以及对该行业现任和前任员工及客户的采访,凯盛融英的主要作用为客户与提供信息的人牵线搭桥,这些信息提供者是在特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士,或供职于客户感兴趣的行业或公司。然后,凯盛融英通常会主持一场电话会议,参会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根据2021年的一份法庭文件,使用凯盛融英服务的公司包括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和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ICBC Credit Suisse Asset Management)这样的投资者。前者是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当时由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中国国有合作伙伴上海信托(Shanghai Trust)拥有;后者由中国和瑞士的银行共同拥有。

在这段15分钟的电视报道中看到的上海凯盛融英遭突击检查的一幕,视频中文字幕称该公司沦为“境外情报机构帮凶”。凯盛融英称,将坚决贯彻国家安全发展观。图片来源:CCTV/ASSOCIATED PRESS

凯盛融英遭突击搜查之前发生了多起类似事件,有关部门造访了一些从事信息收集并为外企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司。

有关部门于3月突击搜查了Mintz Group北京办事处,并拘留了其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五名工作人员(均为中国公民),Mintz Group的中国业务随后关闭。同样在3月,一名日本药企高管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拘;4月,美国咨询公司贝恩公司(Bain& Co.)称,警方对其上海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话。

与此同时,中国有关部门已加大力度限制海外机构和人员获取其长期以来倚重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企业注册信息、专利、采购文件等。

上述举措出现在中国反间谍法适用范围扩大之后,让外企高管愈发担心,曾经被认为是正常的一些商业活动正日益成为禁区。

上海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会长郑艺(Eric Zheng)说,如果有关部门能更清楚地划分出公司可以或不可以进行此种尽职调查的领域,那将会很有帮助。

根据凯盛融英的网站,该公司2006年在上海创立,联合创始人是曾在中国供职于贝恩公司和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的老将。当时,专家网络业务最早是由GLG格理集团(Gerson Lehrman Group)等美国公司开创的,不过,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投资者对中国信息的巨大需求使这些公司迅速扩大了中国业务的规模。

专家网络业务是一项在法律上走钢丝的业务。该行业的现任和前任顾问以及公司雇员说,提供专家的公司有严格的合规协议,以确保顾问不会泄露机密信息。

凯盛融英在中国各地开设了多家办事处,包括北京的这家。图片来源:GREG BAKE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曾担任凯盛融英驻上海合规主管的Robert Guterma表示,他制定该公司合规计划时遵循了西方竞争对手设定的标准,并聘请了一家纽约顶级律师事务所来进行设计。但他称,中国当地的企业文化可能不像西方竞争对手那样重视合规。

Guterma说,合规作为一个正式的商业概念和公司内部的专门职能,在中国仍然相对较新颖。他称,在把合规方面的政策、程序和个人裁量嵌入公司的文化和DNA之前,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Guterma目前担任总部位于纽约的新闻和信息供应商China Project的首席执行官。

凯盛融英没有回应关于其合规文化的提问。

根据凯盛融英去年2月提交的IPO招股说明书草案,在巅峰时期,该公司建立了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号称在该领域内全球收入排名第五、中国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该公司网络中拥有近40万来自公司、学术界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凯盛融英称其2021年头九个月收入接近1亿美元。

凯盛融英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拥有超过1,400家客户,其中一半以上是金融业客户。其余的客户包括咨询公司以及涵盖技术、医疗和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公司。招股书文件披露,凯盛融英顾问拿到的时薪最高可达到每小时10,000美元,但大多数人的时薪低于人民币1,500元(约合215美元)。

凯盛融英在中国各地开设了多家办事处,其中包括北京、上海、苏州和香港。尽管凯盛融英自称是一家跨国公司,在纽约也设有总部,并在德国和其他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但专家网络咨询行业的现任和前任高管都说,凯盛融英的业务重心和主要收入来源始终在中国。

凯盛融英的招股书对投资者作出有关风险的警告,随后被证明是有先见之明:任何不遵守政府规则或义务的行为“都可能损害我们的声誉,使新老客户和专家不愿使用我们的服务,或导致政府机构的罚款或其他处罚以及私人索赔或诉讼。”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华尔街日报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513/190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