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潘功胜意外获任央行书记 专家:习应急之举

中国经济衰退导致资金外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下跌。在这一背景下,高层金融人事出现意外变动。在中共二十大上未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成为新一任央行党委书记,有消息指他或将兼行长。专家认为,这是习近平当局在经济危局下临时调整用人计划,希望以相对专业的人来解决问题,但作用也不会大。

2019年3月10日,在中国北京,中共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在媒体中心出席了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闻发布会。

中国经济衰退导致资金外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下跌。在这一背景下,高层金融人事出现意外变动。在中共二十大上未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成为新一任央行党委书记,有消息指他或将兼行长。专家认为,这是习近平当局在经济危局下临时调整用人计划,希望以相对专业的人来解决问题,但作用也不会大。

潘功胜任央行书记出人意料 专家指应急安排

7月1日,原中共央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接替郭树清任央行党委书记。亲北京港媒《星岛日报》援引消息指,潘功胜或将接替易纲,担任央行行长。

有关潘功胜的最新任命令外界感到意外。59岁的潘功胜是上届中央候补委员,但他在二十大上不但未成为中央委员,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此前仕途并不被看好。

《华尔街日报》今年2月曾引述消息说,习近平亲信何立峰(今年3月任副总理)可能兼央行党委书记,而时任中信银行董事长朱鹤新,可能担任央行行长。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日报导称,潘功胜任央行书记这项出人意料的任命,直到上周才决定,而最终敲定潘功胜是因为他具有国际背景,期望他能更容易与全球央行行长合作。

潘功胜长期在中国金融界任职。他曾在剑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担任哈佛大学研究员。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7月3日对大纪元分析说,这次潘功胜的任命安排出乎外界意料,至少说明两点:

“第一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情况可能超出外界的想像,中共当局是清楚的。它现在要找能干事的人,解决问题的人,目前潘功胜条件最好,所以就把他扶上来。”

他认为这算是临时应急的安排,说明去年中共二十大的人事安排计划,是基于乐观的经济形势评估,现在情况比较危急,所以把别的考虑放低,突出人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共二十大后,去年11月,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36。而到今年6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又跌破7.28关口,刷新去年11月以来新低。

王赫表示,中共要搞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已跟一些国家达成协议,双方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现在人民币还在贬值,等于打脸当局。在这种危机状态下,当局要解决问题又没有别的人选,而潘功胜是外汇管理局局长,就把他提上来了。

“当局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严重失误,现在临时性地做了一个重大的(用人)调整。”王赫认为,这也说明习家军没有人才,在经济危急的情况下习也不敢拿那些人来赌一把。

上届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刘鹤有海外留学学历,央行行长易纲和副行长潘功胜,也是知名海归。而现在的金融大总管、副总理何立峰,是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学专业毕业,其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在职获得的。5月上任的首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以及已卸任中信银行董事长、之前传闻任央行行长的朱鹤新,也都只有本土学历。

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7月3日对大纪元表示,在金融业本来就应该是海归吃香,在专业能力上,海归明显比在国内培养出来的所谓金融专家要强很多。但是当局对海归人员并不真正放心。

分析:何立峰盯紧金融系统 潘功胜作用有限

中共央行网站在报导潘功胜的任命时,提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有待巩固”。《证券时报》则提到,他“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多家陆媒都提及潘功胜的金融专业资历和成绩,强调他在中共国有大行股改(工行和农行)和国家汇率改革中的作用。

王赫说,现在中国经济衰退情况很难扭转,这是长期畸形发展的爆发,再加上国际经济环境逆转的叠加,潘功胜很难有大的作为。“他的作用只是从专业角度给当局提供一些建议,但他的建议能不能被采纳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王赫表示,当局敢用潘功胜,也是因为他属于技术官僚,没有很明显的政治派系问题。加上中共搞金融机构改革,成立了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应该是何立峰掌管,在这样的领导架构下,现在央行的权力跟过去央行权力相比是弱化了的。

李恒青说,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换了一个央行负责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最近中国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跌,李恒青说,“中共政府已经认定了,现在大量外资在出逃,不管怎么样它也控制不住。然后内资它不管怎么样也不让你逃走。至于汇率如何变化它就不是很在乎了。”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03/192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