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美媒:中国真的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市场了吗?

作者:

近期经济数据显示,疫情后中国经济反弹并不如预期强劲,内需疲软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经济失去动力。

在急需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外资的情况下,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时说,他希望“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并且“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

7月21日,中共官方报纸《环球时报》发表英文文章发表评论称:

“美国的打压、遏制和保护主义做法持续拖累全球经济,与之相比,中国除了努力保持自身增长势头,还一直坚持对全球投资者开放。”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从3月开始,中国对外资咨询公司和调查公司进行了全面打击,投资者信心受损。同样在今年,中国更新了数据隐私和反间谍法,使得许多在华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运营风险显著增加。

对咨询业的打压

今年,中国对提供市场经济数据的外国咨询和调查企业发起打击,称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今年3月,中国官员关闭了美国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Mintz Group)的北京办事处,并拘留了其五名员工。美思明智集团在全球设有18个办事处,专门对欺诈、腐败和工作场所不当行为指控进行调查,并进行背景调查。

今年4月,美国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Bain&Company)表示,中国警方到访其上海办事处,并对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称,警方没收了该办公室的电脑和手机,但没有拘留任何员工。

就在一个月后,总部位于纽约和上海的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 Partners)成为了最新目标,安全部官员突击搜查了其位于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的办公室。凯盛融英提供“专家网络”服务,让投资者能够直接向各行业的专家进行咨询。

正如一位美国商人告诉路透社(Reuters)的那样,此类事件表明“北京想要外国资金和技术,但不会接受美国公司对中国合作伙伴或商业环境进行尽职调查。”

在被问及对凯盛融英的突击行动时,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这是依据中国法律开展的正常执法行为,旨在促进有关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上海美国商会主席郑艺(Eric Zheng)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需要在针对像凯盛这样从事尽责调查、帮助外国公司做出投资决定的咨询公司采取执法行动上更加透明。“如果当局更清晰地阐述公司可做或不可做的尽责调查的地方,将会很有帮助。这将给外国公司更大的信心,能使它们遵守中国的规定,”他说。

数据安全和反间谍法

与此同时,中国今年新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增加了外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风险。

6月1日,北京开始实行跨境数据传输的新规,加强政府对国内大数据的控制。

《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境外发送数据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这包括信息处理者必须是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处理个人信息不能超过100万人,自上年1月1日其累计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不满10万人等等。

新规令一些国际公司感到担忧,因为他们的日常运营涉及从中国分支机构向海外总部发送信息。

与此同时,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式实施。该法律扩大了间谍活动的定义,并禁止传输任何被视为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信息。

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对间谍活动的定义模糊,其中包括“与间谍组织有关联”以及非法获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反间谍与安全中心(NCSC)6月30日向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发出警告,如果 中共当局将美国公司和个人列为间谍活动或称他们正在协助外国对中国实施制裁,美国公司和个人可能“因传统商业活动而面临处罚”。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主席克雷格·艾伦(Craig Allen)在一篇博客中写道,修订后的反间谍法“引起了人们对开展某些日常商业活动的担忧,这些活动现在有可能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名义被视为间谍活动。”

He added that the law is having“a chilling effect on business sentiment, and confidence in China’s market will suffer further” without a clear defini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espionage.

他补充说,如果没有明确定义什么是间谍活动,该法律将在商界“产生寒蝉效应,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将进一步受到打击”。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27/193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