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融信托爆雷 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图)

—分析:中融信托爆雷 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

中国老牌信托机构中融国际信托近日惊传爆雷,爆雷规模或达3500亿元人民币。示意图。(STR/ AFP)

中国老牌信托机构中融信托近日爆雷。财经评论人士认为,中融信托的停兑风波将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引发连锁反应,更为重要的是市场信心将会崩溃,从而引发更为广泛的恶性循环。

8月8日开始,中融信托的投资者陆续收到理财经理的通知,“产品停止兑付了!”

短短两天,有关“中融信托产品暂停兑付”的消息在中国社媒上广泛传播,这些传闻在8月11日进一步升温。

11日早些时候,市场传闻“中植爆雷引发中融信托今天也停兑了。”“有投资者买的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信托产品也通知停兑。”一份聊天截图显示,一名自称为“刘宇轩”的人呼吁投资者立即赎回全部基金,理由是多家信托爆雷,购买这些产品的上市公司也遭受了损失,之后还会影响保险机构银行理财。“中国版雷曼要来了”。

8月11日晚间,中融信托就上述市场传闻向中国媒体回应称,公司正常经营,以官方信息为准。

财新网8月11日报导,多名“中植系”和中融信托人士表示,这两天中融信托“确实有产品出现停兑”。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近期市场情绪低迷,资金池产品出现了挤兑。其中部分产品是用于为中植集团提供融资,但这两天出现停兑的并非中植集团的产品。“这种资金池产品就是需要不断有进款,有人买才能兑付。但最近没人买了就兑不出来了,只能停兑,接下来要么有人买了给兑,要么就把卖底层资产卖了分钱。”

财联社也报导,有知情者称,目前暂停兑付的产品规模在3,5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托自营渠道产品,因为后者无法统计。

中融信托于1987年成立,前身是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央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的经纬纺机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37.47%;中植集团、哈尔滨投资集团和沈阳安泰达商贸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2.99%、21.54%、8.01%,位列二股东、三股东、四股东。

中植集团是中国大型的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公司和有关联的公司众多,常被称作“中植系”。中植系旗下拥有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四家公司,再加上金融旗舰中融信托及其它金融公司,共同形成巨大的资金池。

三家上市公司公告投资的中融信托产品“踩雷”

8月11日晚间,金博股份和南都物业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公告,他们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出现了逾期兑付的情况。

金博股份在公告中称,2022年8月10日至12日,公司通过恒天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天财富”)购买中融信托“隆晟1号”和“泽睿1号”各3,0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该信托产品本金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或者仅部分兑付的风险。如本息无法兑付将对公司2023年度利润产生影响。

南都物业也公告称,2023年2月9日,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购买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期限自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但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汇聚金1号本金及投资收益。

事实上,受中融信托牵连的并非只有上述两家上市公司。

咸亨国际8月5日公告,公司购买的中融信托旗下的中融-丰盈176号信托延期兑付,公司实际投入金额为2,000万元,尚未收回本金257.06万元。

还多家上市公司也购买了上述爆雷的中融信托产品,这些产品目前还未到达产品兑付日期。

微光股份曾于今年3月公告,公司分别有两笔5,000万的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8月20日和9月11日到期。

双成药业曾公告,2023年4月17日,公司与中融信托签署了《中融-隆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信托合同》,认购金额3,000万元整,产品到期日2023年10月17日。

ST民控3月份表示,公司滚存投资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金额1亿元,投资期限一年。

三家信托公司急“辟谣”

短时间内,中融信托旗下多个信托产品爆雷,引发市场对其它信托公司及产品的担忧。

面对市场“产品停兑”的传闻,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8月11日晚间紧急回应称,信托产品运营正常,针对不实信息进行报案处理。

对此,曾在中国公司任市场部高管的旅美政经分析人士陆远行8月14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过去一些爆雷公司的案例来看,许多公司在问题彻底曝光之前市场传闻其存在问题时通常会发布“辟谣”声明。

陆远行说:“实际上,这些公司的财务状况居多存在问题,它们怕投资者挤兑,因此紧急辟谣。现在最大的风险恰恰是这些公司不讲道德,它们没有一句实话,都是在骗,甚至在骗局被揭穿的前一刻仍在撒谎。就像中共许多贪污腐败的官员在被抓的前一天还在大肆谈论反腐倡廉。现在中国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信赖的了。”

YouTube财经自媒体博主“财经冷眼”8月11日也表示,许多公司发出的辟谣声明基本上都是虚张声势,这些辟谣声明事后几乎都被证明是“预言”。

“中国的信托公司大规模爆雷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财经冷眼”说,这些信托产品绝大部分都投资了房地产领域,但中国现在很多房子卖不出去,不少地产商倒闭,信托产品不发生违约几乎是不太可能,且基本上都是大亏,亏损之后就无法按期承兑。还有些信托产品投资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理财产品卖的是城投债或地方政府债务,一旦这些债务发生违约,信托产品的违约几乎不可避免。

“所以当前信托产品为什么会传出这么多违约的风声?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地产、债务都出现了问题。这些信托投资的产品全部都亏损,这才导致它们无法按期承兑。”“财经冷眼”说。

分析:中融信托爆雷将引发连锁效应

中融信托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续信托计划1633个,受托管理资产6,293.49亿元,其中房地产金额为672.59亿元,占比10.69%,这还是大幅压降后的结果。

尽管中融信托试图削减房地产资产的比重,但仍未能避免频繁爆雷的情况。在此之前,中融信托曾踩过恒大、佳兆业、阳光城、融创、华夏幸福等地产商的雷,导致多个房地产信托项目展期或违约。中国媒体“蓝鲸财经”称,在当前“中植系”这波流动性危机之下,中融信托或难以独善其身。

陆远行表示,中融信托在业内地位显赫,是属于规模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信托投资公司。这类公司出现问题后主要会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资金的本身会形成连锁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因为许多大公司,包括一些上市公司都购买了中融信托的投资产品。因此一旦其发生违约,这些公司也将承受投资亏损,从而引发连锁反应。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即市场信心会受到巨大冲击,从而引发更广泛的连锁反应。

“换句话说,如果像中融信托这样规模和背景的公司都出现问题了,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会开始怀疑还有可靠和可信的产品值得购买和投资的吗。”陆远行说,“资金需要流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这些公司无法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后者可能会失去投资的信心和兴趣。本来中国的投资渠道就很少,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认为风险过大而停止投资,这将进一步阻碍中国的经济复苏。在疫情之后,市场的消费能力已经相对低迷,现在如果投资信心再崩盘,会形成恶性循环,整个经济就会更加萎缩。”

陆远行表示,中融信托此前在许多房地产公司的投资都踩了雷,那些爆雷的房地产公司也并非只有中融信托一家投资其中。“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房地产投资在中国都是暴利、很赚钱的项目,因此这些信托公司中绝不会只有中融信托踩雷,其它公司只不过是问题没严重恶化不承认,都在捂着盖着而已。”

他还表示,疫情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几乎陷入崩盘状态,哪怕政府和房地产公司刻意维持房价也没用,因为没有成交量,很少人去买。有钱人不需要买那么多房子,没钱的人买不起房子,疫情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市场需求大幅下降。那些房地产公司很多都是高杠杆经营,因此爆雷问题还会不断出现。这会发生连锁反应,将波及到信托公司及购买了信托理财产品的公司和个人,因此后面还会出现更糟糕的局面。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4/194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