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狐大医|王彦华:阿尔茨海默病有“黄金治疗期”,早筛早查需全家参与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阿尔茨海默病(AD)为代表的老年痴呆患病人数持续增加,防治形式日益严峻。“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大约在1000万,但早期就诊率只有14%,即便是晚期患者,就诊率也只有34%。”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王彦华教授援引数据指出。

更令临床医生挠头的是,不少患者和家属觉得这个病治不好,干脆就不治了。实际上,和溶栓一样,阿尔茨海默病也有治疗“黄金窗口期”,也就是从轻度进展到中度的3—5年时间,在此期间开展积极干预依然具有非常大的治疗价值和意义。

不睡觉、不吃饭?特殊症状别忽视

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最早轻度期到最晚重度期的患者,病程时间可达10—20年。一般认为从轻度到中度阶段,患病时间有3—5年。而中度到晚期的病程,可长达10—15年左右。患者病情的进展和日常照顾、是否进行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在王彦华接诊的患者中,不乏有抓住“黄金窗口期”进行治疗的案例。72岁的袁奶奶就是比较幸运的一位。大约半年前,袁奶奶在女儿的带领下,找到了王彦华。

“当时来看病时,她女儿说老人有睡眠障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家里养的花花草草也照顾不了了。根据以往经验,我一看就觉得袁奶奶不是单纯的睡眠问题,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王彦华对袁奶奶的就诊过程仍然记忆犹新。筛查结果证实了王彦华的设想,袁奶奶的确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86岁的王奶奶也是发现及时的代表。据王彦华介绍,王奶奶最初来就诊是因为她不好好吃饭、总往外吐,没想到一检查竟然是阿尔茨海默病。因为发现及时,在积极的药物和物理治疗下,袁奶奶和王奶奶病情几乎得到了控制。

“大家都知道记忆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这个病的症状非常多且各不相同,一些老人睡不好、吃不好,很可能就是疾病早期的表现。”王彦华告诉搜狐健康,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早期患者病变程度较轻,如果能在此时发现并给予合理治疗,是有希望延缓疾病进展的。因此,提高全社会的早期知晓率非常重要。

提高知晓率需要全家人参与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强调,中国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到80%。显然,我们目前的防治知晓率与目标相差较远。

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王彦华意识到,想要真正提高知晓率,需要全家人共同参与。“家里所有的亲朋好友、子女、孙子孙女,甚至小孩儿都要知道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的症状有哪些才行。”

王彦华解释说,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通常家人说不清楚起病时间,但它有典型的首发征象,也有一些行为上的异常。如果家里人都非常了解,很容易发现问题。

那么,子女都应该注意哪些蛛丝马迹呢?王彦华总结了四个方面:首先,患者出现的是记忆力减退,这一部分记忆力主要是近期的记忆力,早上吃了什么或者刚才要做什么事情很容易忘记,但是远期记忆,比如小时候、年轻时候的事情会记得很清楚;其次,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没有了,比如新买的小家电或手机,怎么教都学不会;第三,社交能力下降,与他人交流减少,阅读能力下降,计算能力下降,比如买菜时候不会算钱多少等;第四,穿错衣服,前后、里外穿反或薄厚与季节不相符等;第五,吃饭速度变慢,不知道吞咽,边吃边玩等。

如果老人已经出现行为异常,比如焦虑、抑郁、敏感、多疑,经常翻东西找东西、丢东西,甚至自己也走丢过,找不到家,那说明情况已经不太乐观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细节,马上临近过年了,希望当子女的多去关心关心自己的父母,如果有机会,带爸妈做个量表自测就更好了。”王彦华说。

同时,王彦华提醒,随着病情发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容易出现情绪异常,如暴躁易怒、沉默寡言、焦虑抑郁等。家庭成员一定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多沟通,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来源/ unsplash)

治疗用药连续两年进入医保

除了知晓率、早筛率和就诊率低外,阿尔茨海默病的另一个困境是没有根治性药物。“阿尔茨海默病的机理并不明确,科学界提出了多个致病理论,早年间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也十分有限。”王彦华说。

此外,传统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都是对症治疗,可以短期改善症状,但长期使用并不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信心。随着科学家对阿尔茨海默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观点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炎症性疾病,神经炎症早期即已发生且始终贯穿全病程。还有多项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失衡,造成菌群代谢产物紊乱,可能诱发外周免疫异常,进而诱导中枢神经炎症的发生。这意味着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炎症介导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病程发展,且早于Aβ等病理特征。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国产原创药物甘露特钠胶囊于2019年上市,成为国际上首个通过脑肠轴机制系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2022年、2023年,该药连续两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机会,也减轻了疾病负担。

王彦华告诉搜狐健康,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体多病”,在治疗上,医生会从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可负担性和用药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临床研究证实,甘露特钠治疗第4周出现疗效,在36周内能持续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且药效随时间逐渐增强,起到持续改善认知功能并延缓病程的作用。此外,甘露特钠对于患者血压、血糖无明显影响,可与许多慢病药物联用,有利于老年慢病的长期治疗。更重要的是,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按照各地不同的报销比例,患者每月治疗费用仅需300元左右,甚至更低。

鉴于中国庞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基数,虽然研发困难,但多家国内上市公司也都在积极开展相关药物的研发。对此,王彦华强调,无论哪种药物,最关键的还是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在“黄金窗口期”进行治疗才能尽早延缓认知功能损害。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搜狐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212/2016845.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