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能跑的快跑!苦哈哈的日子又来了

—如松:哎,苦哈哈的日子又来了

全球化的繁荣,全球化给民众带来的好日子,它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馅饼。如果人们不珍惜基于自由航行基础上所形成的好日子,不珍惜意识行太被淡化之后对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苦日子就会如影随形地到来,就是孤岛化。 有人会问,全球孤岛化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是现在!

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叫《白银算盘》,说的是闭关锁国的情形会再次回归,后来讲课的时候又说过,各国经济会回归孤岛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些预判并不被多数人接受。今天,有一个叫格龙的人开始谈孤岛经济,算是有了同路之人。

全球化年代是各国的人口、资金、商品不断融入世界的时代,是世界更像一个地球村的时代,移民规模快速扩大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产物。而全球孤岛化,就是相反的过程,人口、商品、资金的自由流动受阻甚至完全停止,由于正常的移民越来越难,偷渡或走线现象再次回归,这是谋生的需要。

有人会问,全球孤岛化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是现在!

关于各国回到孤岛的内在原因,包括文化、人文、货币、政治、体制等原因就不再陈述,陈述这些内容的时间也过去了,今天就专门谈论外部因素,讨论一下是什么样的外部因素导致这种孤岛模式的再次回归。

其实,在过去的历史中,孤岛经济模式是世界的常态,全球化时代才是非常态。只有当世界上出现大帝国、而且这个大帝国有能力维持世界的和平、尤其有能力维护海洋和平的年代,国与国之间才有可能建立起比较紧密的经贸联系,各国才能摆脱孤岛模式来到全球化模式。

全球化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刚刚过去的这次全球化之前世界已经出现了两次全球化,那就是“西班牙治下和平”和“大不列颠治下和平”的年代,由于他们统治了海洋,各国的商船就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就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最终就带来了全球化,虽然当时或许还没有“全球化”这样的名词。

为什么海洋自由航行对于全球贸易是如此重要?

第一,大陆的陆地是被国家条块分割的,由于大陆各国之间有民族、领土、文化、法律、风俗等各种各样的差异或矛盾,这种矛盾甚至随时可能引爆战争,同时陆地还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要通过陆地实现人、商品、资金的自由流动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比如,亚欧大陆南侧自东向西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远东、南朝鲜、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然后进入欧洲的希腊,直到中东欧和西欧,您可以想象人、商品、资金可以沿着陆路经过上述这些国家从远东自由地流转到西欧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首先就是地理问题,有些地区无法施工或者工程成本太高,让交通设施建设不具有可行性;

其次是大陆国家都是基于民族或疆域建立起来的,而且欧亚大陆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领土矛盾错综复杂,根本无法解决,让国家之间的敌意根深蒂固,一般情形下各国都不会准许有敌意的邻国交通设施深入自己的本土,等等。

有些朋友立即会以中欧班列为例进行反驳,在现代通过铁路将部分国家联系起来确实是可行的,这取决于地理因素、国家之间的法律对接、国家间的矛盾是否会被压制,等等,就因为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为基础,让这种联系只能局限在部分国家之间,而且这种联系是十分不稳定的,随时可能被阻断,沿途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动荡、战争等因素都可能中断这种陆地联系。

但海运则不同,在海洋和平时期,从俄罗斯远东起航的船舶可以沿着欧亚大陆南侧的水域连续航行一直到西欧,这可以覆盖欧亚大陆的绝大多数国家,最终实现人、商品、资金的自由流动,只有极少数的内陆国家无法覆盖。

第二,陆地上布满高山、河流、丘陵,等等,让陆地运输的建设成本很高,维护成本更高,其竞争力远远不如海洋运输。

第三,当代的货轮已经达到几十万吨甚至百万吨,这是陆地运力无法相比的,即海洋运输的效率远远高于陆地。

空中运输的成本比陆地更高,而且空中运力太小,当然不可能成为主流的货物运输方式。

所以,只有海洋运输的繁荣才能支持经济全球化,陆地运输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而海上运输的繁荣必须建立在自由航行的基础上。

这种自由航行必须建立在一国掌握制海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相反,如果没有国家可以掌握制海权,陆地临海的各国就会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到海上,在自己海上的一亩三分地上实施自己的法律,陆地国家之间人文、地理冲突也会体现在海上,欧亚大陆的近海就会被条块分割,商船每到一地都要接受这个国家的检查,都要符合这个国家的法律,还不能将商品运抵与本国有敌意的国家,这就让自由航向就成为天方夜谭。

二战之后,虽然出现了一段时期的美苏对抗,但这是冷战而不是热战,再加上苏联的优势主要集中在陆地,这就让美英基本掌握了制海权,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英的制海权得到巩固,这就实现了自由航行,让海洋运输的繁荣达到了顶峰,也让经济全球化达到了顶峰。

但美英正在失去对欧亚大陆近海的制海权。

俄罗斯黑海舰队是一只著名舰队,即便旗舰莫斯科号已经被乌克兰击沉之后,它依旧是一只不可忽视的舰队,但就是这样一只强大的舰队,其舰船却不断被乌克兰的导弹、无人机和无人艇摧毁。1月31日,乌克兰使用航程约700公里的自杀式无人艇在克里米亚西部多努兹拉夫湖附近攻击黑海舰队的“伊凡诺维茨号”护卫舰,让该舰当场沉没,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宣布在2月14日又使用无人艇在克里米亚沿海击沉了黑海舰队“凯撒·库尼科夫号”大型登陆舰。在乌克兰无人艇、无人机和导弹的攻击之下,强大的黑海舰队现在只能龟缩在港口之内,即便如此依旧无法躲开乌克兰的攻击。

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红海。

19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发表声明称,胡塞武装通过导弹袭击了两艘美国船只,并精准命中,他还在声明中还表示,此前遭袭的英国“红宝石”号货轮已经完全沉没。也就说在二十四小时内,胡塞武装共袭击了三艘美英船只,一艘已经沉没,并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死神”大型无人机。

美国媒体18日援引美军中央司令部通报称,美军于当地时间2月17日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域实施了五次“自卫打击”,摧毁了三枚反舰巡航导弹、一艘无人水面舰艇和一艘无人潜航器。

这说明,导弹、无人机、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潜航器或无人潜艇都已经成为胡塞武装的攻击武器。既然乌克兰可以使用同样的武器击沉俄罗斯的军舰和大型登陆舰,伊朗和胡塞武装就不仅有能力在红海击沉商船,未来也有能力击沉欧美的军舰。

欧美的商船舰队未来会不会从红海海域撤出?估计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意味着美英失去了近海的制海权。之所以美英会失去近海制海权,既有全球化推动的产业链转移让美国的相对优势日渐衰落的原因,也有欧美财政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还有无人武器不断进化的原因。

当乌克兰、伊朗和胡塞武装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近海时,其它欧亚国家很快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近海,到这时,整个欧亚大陆的近海都会被各国按照条块分割开来。

欧亚大陆国家历史悠久,国与国之间有数不清的无法调和的矛盾,比如印巴之间的冲突长期无法化解,当印巴两国都控制了自己的近海之后,印度就不会准许有助于提高巴基斯坦国防能力的、来自东方的关键物资经自己的海域进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同样会如此;土耳其和希腊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双方都不会准许关键物资经自己的海域进入对方海域,再加上各国的法律都不同,等等,这就相当于各国将陆地上的矛盾延伸到了海上。到了这样的时候,海盗和国家“海盗”就会成为近海的主导力量,自由航行也就不在了。

除了自由航行的环境已经不在、正在撕碎全球贸易之外,意识形态因素对全球化的威胁最为致命。

全球化年代,是各国的意识行太被淡化的年代,人们购买商品时更注重商品的性价比,不太关心产地,更不会关心产地国是什么样的意识行太,与本国是否处于敌对关系,等等。

但对抗与战争年代到来之后,民族主义就会快速崛起,人们心中就会有这样的理念,“我购买一部苹果手机,就会给美军送去一排子弹”,人们开始以意识行太因素为出发点来选择商品,本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就会上升,进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下降,敌对国家的商品就会失去市场,这是民族主义崛起之后的必然结果,这种效应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体现。在这样的时期,国家安全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政府也会对进口商品进行国安审核,那些与本国的意识行太不同的国家,其电子商品、机电产品、自动化产品、通讯产品等都会遭到封杀,目前主要国家都在这样做。这就决定一旦两国之间民众的好感度下降、或进一步成为敌对状态,一国商品要进入对方的市场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意识行太因素会彻底撕碎全球贸易,让很多国家的经济回归孤岛化。

二战之后,全球经济的繁荣建立在自由航行和意识行太差别被逐渐淡化的基础上,当自由航行、意识行太淡化带来贸易繁荣之时,各国都可以进入全球大市场,这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生产活动,比如,韩国从一个农耕国家变成了有强大出口能力的发达国家,巴西从一个农产品只能自给自足的国家发展成全球基础商品的主要供给国,每个国家的需求都成为其它国家的供给,需求与供给的大爆炸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并形成了人口大爆炸。

当全球化被自由航行和意识形态因素撕碎之后,对于在全球占多数的、以出口立国的国家来说,失去了出口就会失去进口,各国经济就会孤岛化,就会被动“闭关锁国”。当失去一部分或大部分进口能力之后,各国能否使用自有资源养活现在的人口?各国能否使用现有资源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全球化的繁荣,全球化给民众带来的好日子,它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馅饼。如果人们不珍惜基于自由航行基础上所形成的好日子,不珍惜意识行太被淡化之后对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苦日子就会如影随形地到来,就是孤岛化。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如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01/2024359.html